2010年,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期間,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上,樹立起一抹亮麗的“中國紅”,這抹中國紅就是新鮮出爐的《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在這部60秒的片子里,59位中國人先后登場,涵蓋了諸多行業的精英人物。有媒體把出場的人歸了類,諸如:“讓世界思考的中國人”“讓世界沉醉的中國人”“讓世界重視的中國人”等等。其中郎朗、譚晶、宋祖英、劉歡等代表“讓世界沉醉的中國人”,下面讓我們一睹他們的風采。
郎朗:時刻準備著
曾經,郎朗為自己設想的成名之路是參加比賽。在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少年郎朗對非常看好他的老師格拉夫曼說,自己要努力把所有的成人比賽全部拿下,就像打網球的人拿下大滿貫,那樣,才爽!
老師反問了他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那需要很長時間,而且,你難道還沒比夠嗎?”老師提出的建議是好好學習,學盡可能多的新的曲目,等待機會,總有一天,你能一炮打響。
“怎么打響?”
“或許會被大指揮看中,讓你在重要的音樂會上壓軸;或許會遇上著名的音樂家忽然生病,你可以當個超級替補。”
郎朗覺得有點像天方夜譚。1999年,他只是第六替補,即便是著名音樂家突然生病,也得前五名替補都生病才輪得上自己啊。但他按老師講的做了。
而事情竟然真的像老師說的,一個偶然的機會來了,郎朗當了著名音樂家安德魯·瓦茲的替補,一舉成名。
其實這個法子在從前的戲班子里經常用的。有才、有志的后生偷偷背熟師傅所有的臺詞,包括一招一式,時刻準備著,只等亮相的機會,一旦機會來臨,就可以一鳴驚人。
關鍵是能不能時刻準備著,以最好的狀態準備著。
使用提示:郎朗的事例告訴我們:成功屬于有準備的人。但是我們的認識不能僅停留在總體的印象中,應該從事件的細節中窺見深層的、細致的東西。少年時,郎朗想得最多的是拿下比賽,而不是在努力中等待機會。老師對郎朗的啟示就是,默默地等待成功的機會,機會有時比比賽本身更重要。成功的前提是什么?就是準備。如何準備?那就是默默地努力,堅信機會定會到來。
適用話題:機遇 人生積累 不要總是想著與別人爭 堅信自己的閃光點
譚晶:我沒有背景,只有好人緣
作為一名歌手,譚晶的聲音無可挑剔,有人形容她聲音純凈,有如水晶。她成為中國受邀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獨唱音樂會的第一個通俗唱法歌唱家。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譚晶演唱的《天空》作為放飛和平鴿環節的背景音樂響徹鳥巢。12月9日,她在深圳成功舉辦了個人獨唱音樂會。
譚晶貢獻給公眾的,還有公民的良知。她熱心公益事業,數次為災區、貧困地區捐款,被中國婦女兒童基金會評選為“慈善之星”,并任“大學生防艾活動形象大使”。汶川大地震,她先后捐款30萬元。她當之無愧地獲選第19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之后,譚晶已經連續9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成了一位當紅的“晚會歌手”。在這些年里,她自己的歌唱事業也是一步一個臺階地穩步上升。
維也納金色大廳的獨唱之后,譚晶的成績全國人民都是“有目共睹”的——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殘奧會開幕式、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就在國慶大典之前的2009年8月22日,譚晶在慕田峪長城主烽火臺舉行長城獨唱音樂會。成龍、陳凱歌、章子怡、李云迪、賈樟柯、楊利偉等各界名人都來捧場。
對于這一次次盛大演出的成功,對于大家對她背景的好奇,譚晶坦然道:“我只是在機遇來到的時候,盡力把自己的事做好。”著名音樂人金兆鈞說:“譚晶在圈內是出了名的好性格、好人緣,這應該也是她迅速走紅的重要原因。”
使用提示:譚晶的坦言讓我們看到了好人緣的重要性。好人緣在人的一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往往能夠決定你一生的命運,讓你擁有更多的成功機會。人緣好的人處處受歡迎,辦事皆順利,可以在一個更大的舞臺上演繹精彩的人生。
適用話題:好人緣 背景 人際交往 財富
【劉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