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積累運用(12分)
1.下列黑體字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急湍(tuān)軒邈(miǎo)
泠泠(líng)經綸(lún)
B.蕭然(xiāo)吝情(lìn)
晏如(yàn)銜觴(shāng)
C.駢死(pián)槽櫪(lì)
執策(cè)米粟(sù)
D.嗜學(shì)碩師(shuò)
叱咄(duō)負篋(xiè)
2.下列黑體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蟬則千轉不窮(盡)
B.橫柯上蔽(隱蔽)
C.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跑)
D.造飲輒盡(就)
3.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3分)
A.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B.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C.才美不外見
D.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下列對文言句意理解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橫柯上蔽,在晝猶昏。
譯文: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
B.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譯文:環繞四周都是蕭條的景色,不能遮蔽大風和烈日。
C.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譯文: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于發財做官。
D.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譯文:曾經跑到百里外,捧著經書向當地有名望的前輩請教。
二、閱讀理解(48分)
(一)閱讀下面的選段,完成5~8題。(10分)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5.解釋下列句中黑體詞。(2分)
(1)鳶飛戾天者(2)風煙俱凈
(3)負勢競上(4)互相軒邈
6.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7.“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這句寫出了江水氣勢磅礴的動態美。《三峽》中類似寫江水的句子是
。(2分)
8.文中“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題。(10分)
趙襄王學御
□[戰國]韓非子
趙襄王學御于王子期,俄而與子期逐,三易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術未盡也。”對曰:“術已盡,用之則過也。凡御之所貴,馬體安于車,人心調于馬,而后可以進速致遠。今君后則欲逮臣,先則恐逮于臣。夫誘道爭遠,非先則后也。而先后皆在于臣,上何以調于馬?此君之所以后也。”
(選自《喻老》)
9.解釋下列黑體詞。(2分)
(1)俄而與子期逐(2)三易馬而三后
(3)術已盡,用之則過也(4)上何以調于馬
10.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子之教我御術未盡也。
(2)人心調于馬,而后可以進速致遠。
11.趙襄王與王子期賽馬為什么會落后呢?讀了這則短文后,你得到什么啟示?(4分)
(三)閱讀下面的說明文,完成12~17題。(12分)
走近2012:哭泣的冰川
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庫,也是地球上除了海洋以外最大的蓄水池。它在高寒地區由雪再結晶聚積成巨大的冰川冰,后又在重力這一主要因素的推動下形成。
全球70%的淡水被儲存在冰川中。除了大洋洲以外,其他六大洲都有冰川。其中淡水資源最富有的是南極洲、格陵蘭島和喜馬拉雅山等山脈。
自1850年小冰期結束以來,全球冰川開始出現退縮,這種退縮屬于正常氣候變化現象。然而,近幾十年來來自世界各地的資料表明,全球冰川正在以有記錄以來的最大速率在世界越來越多的地區融化著。20世紀90年代開始,全球冰川呈現出加速融化的趨勢。2010年,世界冰川監測機構關于冰川融化的最新評估顯示,冰川年消融速度是2000年以來的兩倍。
這一時段也正好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為溫暖的10年。科學家們認為,造成冰川融化的罪魁禍首正是全球氣候持續變暖,大量的碳排放破壞了生態平衡。冬季過于干燥,夏季過于炎熱,都在加速著冰川融化。
冰川的加速融化與消退對環境和人類福祉有著極大的影響,全球冰川消融將帶來洪水、泥石流、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災害。人類首當其沖要面對的潛在氣候災害,便是北極圈里的格陵蘭島的冰蓋消融。
據測算,這個全世界最大島嶼上的冰蓋,每年約有220立方公里的冰融入海洋。如果這些冰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7米。海平面每上升1米,全球就將有1.45億人的家園會被海水吞沒。
世界自然基金委員會發表的一份報告稱,到2050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50厘米。北極冰川到2070年幾乎會完全融化。而如果地球上所有山岳冰川全都解體流入海洋的話,將導致海平面升高50米~70米。
那如果冰川最終消失了,我們的世界又會是什么樣子?簡直無法想象。
(選自《視界》坎昆會議特刊)
12.標題“哭泣的冰川”的含義是什么?(2分)
13.造成冰川融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14.冰川的融化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災害?(2分)
15.文章第六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6.“據測算,這個全世界最大島嶼上的冰蓋,每年約有220立方公里的冰融入海洋。”句中的“據測算”能否刪去?為什么?(2分)
17.如果冰川最終消失了,我們的世界又會是什么樣子呢?試著聯想一下。(2分)
(四)閱讀下面的現代文,完成18~24題。(16分)
順便的愛,最好的愛
□魯小莫
那段時間她生病住院,來看望她的人很多,親戚,朋友,下屬……她不得不打起精神一一應對。
每一位來訪者,噓寒問暖,囑咐她安心養病。她知道大家都很忙,耽誤了別人的時間,她感覺抱歉。目光在來者中逡巡,她看到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垂著雙手,有些羞澀地站著。
她想起來,女孩是她贊助的一名貧困女生。那時候,她剛開了一家美容院。女孩的資料是從報紙上看到的:父母在一場事故中去世,女孩與奶奶相依為命。一對一的贊助方式,是每年付出1200元錢。她有些憐惜女孩,決定贊助她,并給女孩和她奶奶一套小房子。
如今,她很想對女孩說點什么,比如,問問成績,或者生活得怎樣,可女孩被擠在一群人后面,像一朵最不起眼的小花,她也就閉了嘴。朋友們走了,女孩也走了,自始至終都沒有說一句話。
她沒有想到,第二天清早,她剛起床,女孩像一只小貓,輕手輕腳地走來,手里拎著一只保溫桶。她沒有開口,女孩先笑了,說,阿姨,喝口粥。她打開保溫桶,一股清香溢出來:白米,紅豆,大棗,蓮子……八寶粥裊裊冒著熱氣,她的肚子在那一刻“咕咕”叫起來。
每天早上女孩都來送粥,這給她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早上,愛人要照顧兒子,又要送兒子去幼兒園,忙得不可開交。女孩的參與,直接幫他們家解決了一大難題。可她隱隱不安:學生學習緊張,她耽誤女孩太多時間了吧?女孩卻安慰她,阿姨,不礙事的,醫院在家和學校之間,我順路。我也要吃早餐,給您送來,只是順便而已……
隨著住院時間的延長,來看望她的朋友越來越少,她不抱怨,只是心里滋生了越來越多的寂寞。但是女孩,不離不棄,每天早上準時到來,拎著香噴噴的八寶粥。她問,你奶奶好吧?女孩點點頭。她問,期中考試考完了?考得怎么樣?女孩臉上飛過一抹紅暈,說,別的科還行,就是英語,不太理想。她有些著急,說,抓緊時間補補呀!女孩點點頭,臉更紅了。
她的身體恢復得挺好,那天她醒得早,醒來后感覺神清氣爽,穿衣下床,信步走出來。再過兩天就要出院了,她想去女孩那里看看。路程不遠,10分鐘就到。抬手準備敲門,她笑了,這是自己的房子,自己有鑰匙。她把鑰匙插入鎖眼,門開。女孩在餐桌前,見了她,“呀”一聲,趕緊站起來。
她走進來,四下環顧:屋子有些亂,被子在床上沒有整理;小小的餐桌上,半個饅頭,一碟咸菜,旁邊還攤開一本英語書。女孩在邊吃邊學。她問,奶奶呢?女孩說,奶奶身體不太好,被叔叔接回老家了。她詫異地看著女孩,走進廚房。廚房里,沙鍋在火上“咕咕”響著。打開蓋子,她一眼看出來,半沙鍋的八寶粥,不多半口,正是每天送給她的量。
一種說不清的滋味在心里溢開。她轉過身,看看這個14歲大的女孩,想起女孩的話:阿姨,我只是順便而已。她的眼睛慢慢濕潤了。曾經,她把最“順便”的事,做得最不“順便”;而女孩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把最不“順便”的責任,“順便”承擔下來,卻讓她心安理得地享受著。
慚愧在心里席卷而來。擁有單薄的女孩,仿佛是絲絲春雨,輕輕滌蕩她的心。
(選自《青年博覽》2009年第18期)
18.本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用簡單的語言概括出來。(2分)
19.本文題目的作用是什么?(2分)
20.文章第三段,運用了怎樣的記敘順序?有什么作用?(4分)
21.“隨著住院時間的延長,來看望她的朋友越來越少,她不抱怨,只是心里滋生了越來越多的寂寞。但是女孩,不離不棄,每天早上準時到來,拎著香噴噴的八寶粥。”請分析這句話的表達效果。(2分)
22.“一種說不清的滋味在心里溢開”,猜測一下此時“她”的心理活動。(2分)
23.“她的眼睛慢慢濕潤了”,說一說她的眼睛為什么會濕潤。(2分)
24.本文結尾的作用是什么?試著進行分析。(2分)
三、作文(40分)
25.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無論是生活在喧囂的城市,還是生活在幽靜的農村,每個人都會對自己生活過的地方產生一種留戀。那里有你摯愛的生活,也有陶冶你性情的大自然,從那里你獲得了人生中最大的感悟。
請以“________讓我留戀”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在橫線上填上相應的內容,補全題目。文體不限,不要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