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誕生的本身就在于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的融合。產業鏈融合是移動互聯網不斷發展的必然結果,在移動互聯網的網絡、終端與應用中,相互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多。無論是電信運營商、手機制造商還是互聯網企業,都在彼此之間尋找著利益的契合點,從而實現可以至少在表面上達到雙贏的合作。這在上半年微軟和諾基亞的合作中達到一次高潮。
同時,由于業務的發展,對于相關領域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迫切,由此帶來一些巨型企業在產業鏈上的延展,如一向在軟件領域擁有自己的小眾群落的小米科技推出的手機。產業鏈的延展對于自身市場的擴大在一定時間內自然會產生巨大的優勢,這在蘋果公司的產品里有著很好的體現。這種在產業鏈上的延伸最近的事件自然是谷歌對于摩托羅拉手機的收購,一向以開放示人的谷歌在產業鏈上的延伸雖然被普遍解讀為對于蘋果接二連三的專利起訴的應對,但從開放的系統提供者身份進入手機制造,這在行業上產生的連鎖反應同樣值得關注。
延伸:網上的霸業
而在產業鏈上的延伸也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這一點上首先要說的是蘋果。
蘋果憑借其在技術上的絕對領先向用戶提供極致體驗,并由此在整個移動互聯網掀起軒然大波。喬布斯成為一代教主,對內對外都保持了既有的強硬作風。但這是建立在其已有的絕對優勢之上,甚至因此還復興了早已近于絕跡的平板電腦,為其帶來又一次生命。封閉的iOS系統是蘋果眾多產品的根源所在。正是憑借這一系統優異觸控能力,為整個移動互聯網業帶來了一場腥風血雨。行業需要重點企業的主導,企業需要優秀領導的帶領。但通過產業鏈延伸獲得成功需要極大的魄力和對于行業走勢準確的把握,這在今天移動互聯網領域似乎一個喬布斯而已。在喬布斯淡出江湖之后,蘋果的進一步發展引起了人們諸多的猜測,畢竟這是一個曾經在離開了自己的領路人后進入衰退期的公司。硬件廠商出身的蘋果如此,軟件廠商出身的谷歌則在反方向做著自己的努力。
一個月以前的8月15日,谷歌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在為谷歌構建出完整的終端、應用、社區開放平臺,帶著開放基因的谷歌實現其產業鏈上的質的延伸。而在之后的8月16日,曾經在應用上有所建樹的小米科技自己推出了它的手機。互聯網企業在產業鏈上的延伸秉承著其自身的固有傳統,似乎并沒有人會擔心在此造成的壟斷形象,只是在國際巨頭面前尚顯弱小的小米科技引來不少人對其前程的擔憂。
事實上,在中國,真正能通過產業鏈延伸形成絕對優勢的,還是百足不止的電信運營商。由于積年形成的對通訊業務的依賴,我們今天的運營商尚未明確其在移動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的可能位置,然而一旦運營商們賴以維持的基礎受到撼動,但凡其出現一點轉變,也足以對移動互聯網產生巨大的震動。
從Kik Messenger登陸App Store開始,跨平臺免費消息成為賣點,Viber發布帶來了免費通話。小米科技的米聊,騰訊的微信,紛紛為移動通信帶來新空氣。馬云在第八屆網商大會上提到他對改變坐在位置上不做事的事情比較有興趣,而這些直接撼動運營商最根本的通化業務的應用及其母公司勢必也會對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開拓道路。
電信運營商如若窮則思變,就必須能夠在應用上有所建樹,前后腳成立的三大運營商的應用程序商店是電信運營商試圖涉入應用程序這片汪洋的有益嘗試。能夠把電信運營商的利益真正和應用開發掛上鉤,對于提高移動互聯網發展的環境質量有著重要影響。
合作:團結就是力量
從工業化時代開始,大多數杰出的產品都是跨部門合作的結果,進入信息時代,這仍是產品開發的基礎。PC時代英特爾和微軟的聯盟稱霸業界,無人能夠撼動,
在應用提供商和手機供應商的合作方面,硬件方面空手套白狼的谷歌做在了所有人的前面。Android開放手機聯盟為谷歌團結了幾十家手機制造企業,而未來軟件廠商和運營者的合作本身就意味著一種開放。
在以操作系統為核心智能手機市場上,微軟和諾基亞都在尋找著自己新的增長點,兩個昔日的霸主窮途末路之間,相互伸出了合作之手,旋即諾基亞便開始推出基于微軟系統的手機系列。雖然效果不甚理想,但諾基亞仍能由此找到自己的開發點,在微軟建立在多年成熟PC系統基礎之上的手機系統可以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找到自己的位置,諾基亞實在的手機制造方式作為其載體,至少可以在新的征戰中占據一塊生存空間。
我們知道就在本月的13日,英特爾已經和谷歌共同宣布了開發合作伙伴的關系。這一消息宣示了曾經最重要的硬件生產商與后來居上的軟件生產商的同仇敵愾。聯發科只靠提供給山寨手機的芯片就成就了一時之勢,而以生產芯片稱霸PC市場的英特爾如能把優勢發揮在智能手機上,再配以谷歌對軟件市場特別是安卓系統的掌握,這一組合對于蘋果地位的挑戰自然受到業內很多的期待。當然,由于兩家在各自行業內過于巨型的優勢,相互之間的磨合難免會造成一段時間的內耗,但畢竟在這兩家之中并不存在喬布斯式的人物,特別是對于習慣開放自由的谷歌來說,在自己并不熟悉的領域接受別人的思想不會是一件難事。
云計算:另謀生路的免死牌
無論是移動互聯網產業鏈上的任意一環,優勢都在于對于應用的把握。而能夠為應用的開發和交付提供良好后臺服務的云計算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延展與融合之外的又一條道路。
就在去年剛剛收購了WebOS的惠普今年8月放出重磅炸彈,準備退出經營已久的PC業務。醞釀多時背水一戰的移動互聯網戰略宣告走向死胡同,落荒而逃。
現在云計算已經改變了組織運營和交付應用,使其基于聯網設計,并需要急速完成。這給開發者帶來了挑戰,因為在快速完成的同時,異構開發環境通常會帶來安全和性能上的失衡。這需要服務商提供一種可以使團隊有效交付應用的解決方案。而惠普就推出存儲架構融合了擴展軟件和服務器及存儲平臺,以此改變數據訪問,加速了IT服務的交付。
應用開發的企業通常以中小企業為主,這決定了其在IT服務設備上由于資金等問題帶來的天然不足,云計算的發展正是為這樣的企業帶來了契機,能夠提供云計算包括存儲和即服務等方面的服務,也是在移動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在努力自我發展走向固步自封和大力開發尋找合作伙伴之外的求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