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認為喬布斯是這個時代的偉人,他的光芒罩住了所有明星。風云變幻,他始終在那里。但喬布斯有一天也會死,所以我們還有機會。我們生存的意義就是等待著他掛掉?!痹诮邮堋秳摌I家》采訪時,雷軍所說的這段話引起了軒然大波。很難想象,這是出自一個剛開完“蘋果喬布斯”式發布會、自稱崇拜喬布斯多年的人之口。但實際上,當你細細審視雷軍這些年的成長軌跡,就不難理解其背后動機了——雷軍,太想成為喬布斯了,同時,卻又不自信并想擦掉模仿他的痕跡。而在這種糾結中,喬布斯成為雷軍心中越來越無法逾越的大山。
夢斷金山
20多年前,學生時代的雷軍看過一本名叫《硅谷之火》的喬布斯之后,做一家世界頂尖IT企業的夢想就開始縈繞在他心頭。這段回憶,在金山于2007年香港上市后愈發清晰,15年的心血,除了錢,似乎什么也沒給他留下。如果說當初在忍痛賣掉卓越網時還有對金山的希冀,在即將走入不惑之年時,雷軍年少的夢想徹底破碎了。離開金山后,迷茫落寞的雷軍陷入人生的低谷期。
但很快,雷軍走過了這段調整期。2007年以后,雷軍持續著一系列的投資:包括UCWeb、多玩網、拉卡拉、7K7K、樂淘、凡客誠品、金山網絡以及樂訊等?,F在,雷軍已經是17家初創型企業的投資人,而且這些企業沿著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和社交三條線整齊分布——雷軍還在努力尋找著下一個目標,尋找著下一個能承載他夢想的創業機會。易凱資本董事長王冉如是說:“全中國都是雷軍的試驗田?!?/p>
押寶小米
在金山上市的同一年,喬布斯一手打造的iPhone席卷全球,在世界范圍內掀起新的蘋果風暴。對此,作為喬粉的雷軍不可能沒有想法。雷軍曾回憶到:“iPhone使我對做手機有了濃厚的興趣。這種軟件、硬件和互聯網結合的趨勢讓我開始琢磨怎么做手機。”iPhone的出現為雷軍帶來了巨大的希望和熱情,并更加積極的投入了對移動互聯網的深入了解和研究。
“移動互聯網比將PC互聯網大十倍!”重新找到精神支柱的雷軍迅速堅定了自己的觀點,這種態度也決定了日后的小米為何能成為雷軍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創業。
這時候,對移動互聯網和手機行業做了大量調研工作的雷軍思路也更加清晰了。雷軍描繪了這樣一張大致的前進藍圖:組建一個包括谷歌、微軟、摩托羅拉和金山原成員的專業團隊;先做軟件和系統后做手機,培養粉絲,塑造品牌形象;手機堅持做頂級配置并強調性價比;借鑒互聯網的商業模式,用互聯網的方式生產和銷售手機,把手機變成渠道,最終的盈利點是通過服務和互聯網應用賺錢。在充足的資金支持下,小米公司在2010年4月份正式啟動——事實上,雷軍所有投資中,只有小米科技是他親自參與了創辦和運營的全過程,其他公司更多是得到了他的資金。小米成為雷軍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糾結未來
今年8月,在小米手機的發布會上,雷軍似乎在用一場模仿秀向喬布斯致敬。在粉絲團的歡呼聲中,雷軍隱約看見了多年苦苦追尋的夢想、看見了年少時他最想成為的那個人。
當喧囂散去,冷靜下來的雷軍意識到了前路的坎坷。從商業模式上說,小米只是簡單復制了一個類似于蘋果的硬件、軟件加服務的產業鏈。但是目前來看,其影響力卻完全不具可比性。從小米手機的初級目標定位在“發燒友”這樣的窄眾上,可見雷軍也深知,小米手機很難在短期之內迅速擴大用戶群體——而沒有大量的小米手機用戶為基礎,雷軍所有的美好構想都將付之東流。畢竟,小米手機還沒有讓我們真正感到耳目一新的地方,雷軍所看重的CSP的概念也并沒有成為焦點。
這也就很容易理解,對于喬布斯的辭職雷軍為何會說出那番話來。有一些無奈,又有一些不甘,矛盾的情感在雷軍心中揮之不去。雷軍太想成為喬布斯了,太想成為擁有閃耀光環的喬布斯了。但不知雷軍可曾想過,喬布斯的iPhone和他的小米究竟有什么本質上的不同?要知道,喬布斯也更多是尖端技術的整合專家:數字音樂播放器,多點觸控,Wi-Fi,平板電腦,這些早就出現甚至無人問津的技術,喬布斯卻能成功發掘并整合它們引發革命性的新浪潮——而雷軍整合了各種新技術、高性價比的小米,真正的差距又在哪?
喬布斯做iPhone,是向內求,問道于自己。喬布斯一直是信奉禪宗的佛教徒,而禪宗思想強調悟到本性,強調修心。喬布斯有著個人的審美觀、價值觀和哲學思考,所以基于喬布斯自我需求所打造出的iPhone,才會個性魅力十足,而這種個性的成功也引起了大眾的共鳴——從人類需求層次的發展來看,這也代表了越來越多人從外界尋找存在意義過渡到探尋自我的存在和需求的趨勢。而反映到互聯網和IT領域,這就是從以前的“E”時代到喬布斯引領的“i”時代的發展軌跡——當然,如果從哲學上來思考,未來會不會有一個達到“超我”境界的“You”時代,就是下一個想PK掉蘋果價值觀的創業者所考慮的問題了。
反觀雷軍,雖然在小米發展路線的規劃上有獨特之處,但對于小米,卻缺乏基于自己真實需求的思考,沒想清楚自己為什么要做小米。只看到了喬布斯的“Phone”,沒看到“i”。正是如此,雷軍才會看到互聯網有新熱點,就急著拿資本去開路;看到蘋果的產業鏈模式,就復制了一個米聊+ MIUI+小米;看到智能機越來越高性能,就搞出雙核的概念,到底什么是真正屬于雷軍的了?喬布斯的蘋果是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高度契合,而雷軍的小米有沒有自己的思想在底層支撐呢?看到了蘋果光環下的CEO喬布斯,卻沒看懂個體的喬布斯,這是否也說明,雷軍會不會僅空有一個創業成功的夢想?
事實上,在對喬布斯的崇拜和學習過程中,雷軍一直都忽略了自己——而喬布斯真正信仰的是他自己,要成為喬布斯的真正內涵也就在于成為你自己。任何模仿喬布斯的行為都將成為一種形式而最終背離喬布斯的成功哲學。當崇拜一個人到極點,他將成為你心中最難逾越的大山。所以,iPhone能成為一款有靈魂的科技產品,而當雷軍還在糾結于為iPhone挑漏洞的時候,卻埋下了小米將和雷軍的內心一樣迷茫的隱患。能否看清“中國喬布斯”不過是一種形式上的稱號,能否真正有更多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創新,能否想清楚自己真正要達成的人生目標并義無反顧執著于此把它做到極致,決定了雷軍的小米手機未來的命運。
最后,不妨引用兩句喬布斯的名言:時間很有限, 所以不要將它浪費在重復其他人的生活上;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