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內部控制指引》開啟了基層央行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基層央行內審從借助“法律、法規、程序、計劃、預算、合同及內部管理制度”開展查錯糾弊,開始關注業務流程、人員、崗位、制度和行為,圍繞“一套流程、一套制度”活動,開展“內部環境、風險評估、內控活動、信息溝通和監督”評估,從主體、目標和過程透視組織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內審價值鏈在遞延。
一條通向風險導向審計必由之路:風險管理的滲透
以流程描述、風險提示、崗位整合、內控文化探究為主旋的基層央行內部控制建設,從組織層面、業務層面、IT控制和應用建設著手,挑起了任重而道遠的神圣使命。依據“保障組織依法、正確、有效履職,各項工作規范、有序、高效運作,資源有效利用,資產安全完整和信息真實可靠”的內部控制目標,建立了與內部控制相適應的信息、資金和資產管理的組織保障和激勵補償制度,沿著“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應對”的流程,運用定性和定量法,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性,開展量化、界定和管理的探索和試點,基于風險評估,遵循“人人管理,全員參與”的內部控制活動與風險管理一脈相承。將風險置于最小容忍度的風險導向審計便是對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應對進行重新確認,對既定的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進行評估、量化,排序剩余風險,確定符合性測試和實質性測試,以推動組織建立消除不可接受損失的管理制度和組織對風險偏好的清楚表達。
一扇風險導向審計信息共享之門:控制自我評估法的啟用
風險導向審計的前瞻、預警和預測特征的顯現,取決于信息資料的完整、可靠,取決于風險監測手段和分析水平。日前,基層央行內審風險監測尚處于人工業務流程控制探索階段,通過資料報送和調閱方式獲取信息資料。《內部審計具體準則第21號——內部審計控制自我評估法》提供了一種有效、快捷、便利的方法,評估主體不單是內審人員,還包括管理人員和各崗位的業務人員,評估范圍和內容取自于組織管理層的內在需求,遵循“崗位自評、部門測評、內審評估并出具評估報告”的操作流程,由內審部門牽頭,圍繞“目標、控制、風險和過程”出具調查問卷,召集專題討論或開展管理分析。這種皆在充分調度全員積極性,聚斂集體智慧,提高工作效率,促使內控評估面均勻分布,評估資源有效利用,崗位分離、制約與合作進一步增進的管理工具,有助于內審人員以合作伙伴的身份開始分析、查找差異和缺陷,發揮顧問、建議、推進和培訓作用,基層央行內審瞄準時機,輕輕點擊內控自我評估,利用自身在內部控制過程中的保障作用,策劃并演繹起“警察”、“伙伴”和“醫生”的角色。
一把開啟風險導向審計的鑰匙:國內、外準則學習浪潮的掀起
皆在統一執業水準,認清形勢,了解現狀,找準目標的全員性“學準則、找差距、推進內審轉型與發展”活動,增強了基層央行內審人員對國際內部審計專業實務框架的了解,增強了對國內內部審計準則建設與發展的認識,增強了“根據風險重要性水平確定審計項目優先秩序,評估與改善組織風險,促進價值增值”的風險導向審計理念;增強了對“維系內審獨立性和客觀性的報告關系,反映內審地位與作用的協助關系,促使被動審計向主動審計轉變的咨詢關系和能夠獲取充足信息的協調關系”的認識;增強了以準則為指南,把住時機,開拓創新,實現防弊、興利和增加價值職能定位的工作信心。
拉開了風險導向審計實戰陣勢:規章制度的全面清理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央行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全面清理工作,是對人民銀行九大區分設以來各職能部門規章制度建立、健全情況的一次全面清理,是人民銀行風險導向審計的一次戰前準備。三個月的清查工作,基本厘清總行——分行——中心支行——縣支行這條主干線上的規章制度,使基層內審人員對內設職能部門及組織整體制度建設構架有一全盤性的了解,掌握了“保留、廢止、應建和修繕”內部管理制度的第一手資料。內控制度建設屬于內部控制活動范疇,也是風險評估的主要內容,通常按規章制度健全、較健全和不健全,結合行為人的執行情況,采用定性文字描述法界定風險等級,確定控制重點。內控制度的建立與健全性是各類審計項目的“必修課”,制度清理工作是內審人員對各業務流程和制度的一次重溫,是對非現場審計信息資料偏差的一次修正,是對內審依據庫的一次增刪,是風險導向審計試點基地選擇的一次契機同時,也是對內審人員流程嫻熟度、制度知曉度的一次檢驗。
一次風險導向審計的實戰演練:感受風險導向審計
統一的審計方案撩開了風險導向審計神秘的面紗,業務風險控制流程圖、內部管理制度、上次內審結論、整改匯報、專業檢查和績效考評等信息資料成了基層央行內審人員手上轉動的“魔方”,經驗、判斷、典型案例與問題頻點的“記憶”發揮得淋漓盡致,一張靈活表述各類風險發生可能性和嚴重性,集結內審小組集體智慧的風險熱圖操縱著風險評估全程,概率論和線性代數縮短了理論與實踐的間距,一滴滴汗水灑在一組組權重、賦值和數據換算上,感受著定性描述數據轉換的神奇過程。驗算,推理,再驗算,再推理,結識了富有決策性的多目標、多標準兩兩比較的層次分析法,耳熟能詳的剩余風險魔幻般的成了預警數據和圖表。職業謹慎與專業判斷即將與實際對接這一瞬間,基層央行內審人員懷著一分新奇、一分喜悅,將小小戰果翔實記錄,圈出現場審計作戰重點、作戰策略,嫻熟駕馭起符合性測試和實質性測試,感受風險導向審計預警的奏效性。聯系、全面、發展地看待問題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從行為、過程、目標,分析原因,剖析現象,一份載著決策建議與意向,載著全體內審小組共同心聲的審計報告,亟待組織領導層的裁決。從未有過的期盼和擔憂,纏繞著業已圓滿完成實戰演練的基層央行內審人員,風險導向審計端口前置的無限魅力,尚鎖在內審供給與組織內需是否均衡,內審成果是否認可等一系列思索上。
風險導向審計留給我們的深思:總結、完善和提高
實戰演練開啟了基層央行現代內審監督體系新紀元,使基層央行內審看到了從演練嘗新,到試點基地開辟,再到典范推廣過程中的機遇與挑戰,切身感到內審職能地位正漸入評價和改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及治理程序的效果上,開始應用現代內審理論,踐行“為組織價值和改善組織運營,幫助組織實現即定目標”這一神圣使命,以風險評估為基礎的內審計劃編制這一承諾即將有痕兌現。
顯然,經驗總結與交流是最有效的平臺。基層央行內審應依據《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內部控制指引》中的風險類別界定和描述,記錄與保存風險量化實踐操作過程的每個細節和理由,利用內審項目整改臺賬跟蹤法,監測評估效應,修正風險級別,累積工作經驗,為制定和出臺富有央行職能與業務特色的風險量化評級標準、操作流程和制度提供有參考的建議。
那么,宣傳、引導理解與認識應是全面鋪開風險導向審計最有力的支撐。基層央行內審應將風險導向審計原理、目標、步聚、現實意義與作用,采用適當的宣傳媒介,讓領導層、管理層和操作人員了解當下和今后內審工作重心和轉型方向,減少風險導向審計試點期的冷漠和消極應對,增添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積極元素。力爭試點一個,成熟一個,帶動一片,從單一業務到組織層面,從單一試點單位到一級內審監督層面,形成層層監督、逐級反映的風險評估預警體系。
學習與實踐多種評估方法是推進風險導向審計走向成熟的快捷之徑。基層央行內審演練的方法屬于流程分析法,這種方法是利用業務流程控制圖,灌注了風險熱圖,層次分析法的機理,運用調查法,檢查表法、因素分析法和小組分析法得出風險評估結論,確定審計重點,是日前啟用較廣、易于掌握的一種。基層央行內審應熟悉、優化,靈活應用,避免人為、主觀意向因素存在,此外,還應積極學習和了解風險管理常用技術方法,如:蒙特卡羅方法、關鍵風險指標管理和壓力測試等方法,開展實證研究和驗證,歸納總結出適合基層央行各類業務活動的風險預警方法。
自我完善和提高是風險導向審計的內在所需。從風險導向審計的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記錄或報告評估、擬定審計計劃與方案、實施現場審計、出具審計報告和后續跟蹤八個完整步聚中,洞悉基層央行非現場審計操作流程和報送制度建立與規范的必需,內控自我評估考核機制創建的必要,非現場審計信息系統開發的美好前景與藍圖,團隊建設的重要性及人員培訓的緊迫感。基層央行內審應充分利用現有大監督工作機制,填補風險管理委員會和內控評估領導小組工作職能,建立信息聯絡員制,加強溝通、協調和報告關系。從內審工作質量控制流程和內審人員專業勝任能力考核方面加固“報告風險”和“道德風險”防線。有擇重地介紹風險導向審計相關聯的軟件和分析工具增強內審人員的理性認識,啟發創新思維,跟進業務和規則。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江西上饒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