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的錯綜變化,世界各國已認識到加強銀行業監管的必要性與緊迫性。銀行業的成敗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命脈,各級領導及銀行業自身也認識到金融穩定的重要性。隨著銀行業“案防活動年”、“案防鞏固年”、“案防深化年”的掀起,各商業銀行認識到合規即效益的理念,銀行內審部門的重要性也日益受到應有的關注。雖然政府審計相對銀行內部審計來說,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及獨立性,然而隨著銀行機構的延伸、業務的拓展、品種的豐富,政府審計力量極其有限,加強銀行內部控制管理、做好案件防治工作絕大多數還是取決于銀行內部審計。
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銀行內部審計存在以下局限性:
1.內審機構及人員配備嚴重不足。有的金融機構內審部門人員短缺,有的基層機構則沒有內審人員或只有兼職內審人員。
2.內審人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缺乏專業培訓或后續教育。
3.檢查的頻率高、任務重,多以抽查為主,難以保證必要的檢查時間、難以覆蓋銀行監管的各個環節、難以保證檢查的深度。
4.涉及到中層以上領導責任審計時,往往難于開展或深入檢查,真有問題時也是在案發后才暴露。
5.內審人員的薪酬偏低且由行內決策人員決定其薪酬分配制度,難以保證銀行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針對上述實際情況,加強銀行內部審計工作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建立相對獨立的內部審計體系。內部審計機構直屬領導的層次越高,其獨立性越強,權威性越高,工作也就容易開展。銀行內部設立的內部審計監督部門,應獨立于其他業務部門,直接對董事會或監事會負責。內審機構應具有較高的地位,其部門負責人由董事會(監事會)直接任命;再次,總行的內部審計監督部門對各分支行的內部審計監督部門應實行派駐制,各分支行的內部審計監督部門受總行的內部審計監督部門直接領導,其人員的工資報酬、晉升福利均由總行決定。
2.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審計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審計人員必須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審計隊伍,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審計人員是發展我國商業銀行審計工作的必備條件。首先,對內部審計人員要進行系統性的業務培訓,加強后續教育,可采取定期脫崗學習、專家講座、案例指導、經驗交流以及有針對性地安排審計人員到審計現場加強鍛煉等;其次,建立審計機構和人員的激勵機制,使審計人員責、權、利相結合,從而調動審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發掘和培養內部審計人員的創新思維能力,激勵他們努力學習和掌握新知識。
3.內部審計工作要突出重點,要加強審計工作的深度和力度。其主要任務是推動銀行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督促依法合規經營、加強風險防范和對銀行的經濟效益進行檢查和評價等。審計工作應圍繞業務經營中的主要風險環節開展,要以風險為導向,加強對內部控制及業務流程的審計,從整體上推進銀行經營水平和經濟效益。科學合理的安排審計項目,防止疲于審計,應開展“參與式”審計,從而使內部審計更有的放矢;出具的審計報告,不單純指出問題,而是著重指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并提出建設性的改進措施。這種“參與式”的審計,既能夠突出審計的重點,也能夠增強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贛州市章貢區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