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一個胡進士,家里雇傭了一個叫鄭阿三的長工。一天,鄭阿三病了,時而高熱不退,時而寒冷顫抖不已。胡進士怕阿三的病傳染,叫他帶上工錢火速遠離村寨。鄭阿三走到一片茫茫的湖邊,只覺得天旋地轉,倒在草叢中。鄭阿三醒后感到口渴就喝湖水,饑餓無法忍受就口嚼草葉、草根充饑。十幾天過去了,鄭阿三的寒熱病竟不藥而愈。
康復了的阿三,又回到胡家。此時,胡家少爺正患著與阿三同樣的病,寒熱交加難以控制。胡進士見到阿三,十分驚奇。阿三把經過敘述了一遍,胡進士就命阿三去湖邊采回救命的“神草”來給少爺治病。
阿三再次來到湖邊,見到長勢茂盛似細竹葉的草就拔了一大包帶回去。胡少爺吃過草藥,寒熱病也同樣痊愈了。鄭阿三名聲大起,人們叫他“鄭草藥”。原來湖邊的這種草被附近村民用來當柴燒,人們為了紀念此草治療胡少爺有功,干脆取名為“柴胡”。
柴胡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根或全草,性味甘、辛,有和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的功效。柴胡同時又是治療瘧疾之要藥,有清熱、和解、截瘧的功能。
現代醫學藥理研究認為:柴胡含皂甙、揮發油、脂肪油、柴胡醇、側金盞花醇、β-谷甾醇、蕓香甙等物質。有利膽、抗脂肪肝和抗損傷作用;皂甙有鎮靜、鎮痛、鎮咳、降壓作用;柴胡煎劑有解熱、抑瘧原蟲生長發育,進而消滅的作用。
九轉巧延年
段春林
“延年九轉法”是清代方開所創的養生術。方開堅持此法練習,身體強壯,年過百歲。當時許多人也學習此法,都收到良好效果。清代葉志銑的《頤身集》中記載了此功法。
延年九轉法動作簡單、緩慢,運動量不大,少年、中年、老年人皆可習練。近些年一些中老年人堅持練習此功法,都收到了效果。他們體會到,練習后食欲好、大便通暢、精力充沛,許多人腹脹、便秘、高血壓、肥胖等病癥得到了改善。此功法共9節。
預備姿勢:頭枕矮枕,平身仰臥,兩腳并攏。
第一節:用兩手中三指(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心窩,從左順時針圓轉摩動21圈。
第二節:用兩手中三指,從心窩向下摩動,邊摩邊向下移動,直至恥骨。
第三節:用兩手中三指,從恥骨處向兩邊分摩,沿臍兩側邊摩邊向上移動,直至心窩兩手匯合為止。
第四節:用兩手中三指,從心窩向下直推至恥骨處,反復做21次。
第五節:以臍為中心,用右手從左順時針繞摩臍腹21圈。
第六節:以臍為中心,用左手從右逆時針繞摩臍腹21圈。
第七節:左手插腰,大拇指向前,四指托后,用右手中三指,從左乳下直推至大腿根部,反復做21次。
第八節:右手插腰,大拇指向前,四指托后,用左手中三指,從右乳下直推至大腿根部,反復做21次。
第九節:推完后即起身盤腿坐定,兩手握拳分按兩膝上,兩足十趾也稍稍鉤曲,將胸自左轉前,由右歸后,反復搖轉21次。又照前自右向左反復搖轉21次。
搖身時,向左即將胸肩搖出左膝,向前即搖伏膝上,向右即搖出右膝,向后即引腰后撤??傊?,搖轉滿足為妙,不可急搖,不可用力。
做前八節時,須凝神靜慮,動作緩慢,前八節依次做完為一度,連做7度畢,然后起身盤腿坐定,做第九節。
此功每日早、中、晚做3遍為常。倘遇有事,早晚2次必不可少。初做時,一回做3度,3日后一回做5度,6日后一回做7度,不可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