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上來說,桂花是一道養生佳品。中醫上常用來治療胃寒腹痛。
冬季天氣寒冷時,很多人就會感到胃部不適,特別是脾胃虛寒的人,很可能在寒冷的冬季反復出現胃脹、胃痛等毛病,胃痛在中醫上又叫做中寒、內寒、里寒,這時就可以泡上一杯暖暖的桂花茶來緩解不適。桂花對風寒感冒、咳嗽痰多、牙痛、口臭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桂花茶做法:取1.5~3克桂花,代茶泡水飲用即可。
桂花酒因其甘美深受世人的喜愛和追捧。據說,周恩來總理在出訪法國時,就曾用桂花酒設宴,戴高樂將軍和夫人喝了十分贊賞。
自制桂花酒:取半斤陰干的桂花,與等量的白糖(粉狀冰糖最好)攪拌均勻,放入酒缸內發酵2~3天后,加入五斤左右三十五度以上的高粱酒。男性可另加半斤枸杞子,或半斤杜仲;女性可加半斤當歸、半斤黃芪。原料加好后密封,放于避光通風的地方窖藏三個月即可。
取一些新鮮的桂花或去藥房、茶葉店買些干桂花,泡茶喝或做成糕點,不僅能暖胃,還能健脾開胃。
桂花糯米藕:藕兩節,糯米四兩,桂花適量。將蓮藕洗凈后擦干,從一端切下2厘米長左右的一節作為帽蓋;糯米洗凈后塞入蓮藕孔內,塞滿后將蓮藕帽蓋蓋上,以牙簽扎牢,上蒸籠蒸透(約需2小時);蓮藕取出,泡水刮皮,去掉帽蓋,分切為0.5厘米厚片狀后,放入大碗中,加桂花,再以玻璃紙封住碗口,上蒸籠以小火蒸上一個半小時后取出,倒扣入盤中,即可。此方中蓮藕和糯米都有健脾的作用,與桂花同用,健旺脾胃。
附:桂花食療藥膳方選
喘咳痰多:①桂花3克,半夏10克,白蘿卜500克,水煎服;②桂花12克,麥冬9克,水煎服;③桂花、麥冬、桔梗各10克,甘草6克,魚腥草30克,水煎服。
月經前小腹脹痛: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紅糖30克,于月經來潮前水煎溫服。
胃寒氣痛:桂花果實10克,砂仁10克,良姜15克,水煎服,1日1劑。
風濕筋骨痛:桂花枝條,桂花葉適量,濃煎溫敷患部,每日2~3次。
大便下血:桂花根60克,槐花10克,銀花1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每日分3次服,每日1劑。
肝胃氣痛:①桂花6克,香附、高良姜各10克,砂仁8克,水煎,代茶飲;②桂花、玫瑰花各30克,沸水沖泡,代茶飲;③單味桂花6~12克,水泡,代茶飲,此方亦可治蕁麻疹;④桂花露(桂花經蒸餾而得的液體)適量備用,每次取1~2匙,溫水沖服。
腹中冷痛包塊,寒疝:取適量桂花,用布包好蒸熱,熨患處;另用桂花3克,水煎內服。
虛火牙痛:桂花根60~90克,路邊姜、地骨皮各適量,水煎或燉五花肉服用。
風濕麻木及腰痛:桂花根粗皮500克,搗爛,麻油250克,炒黃丹250克,先將炒黃丹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煎煮,去渣,再將根皮、麻油加入,繼續熬煮成膏,取出冷卻,裝入磁罐中,用時稍燉,攤貼痛處。
經閉腹痛:桂花30克,荔枝肉適量,兩者同煮,沖入黃酒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