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勃為真菌類馬勃科馬勃菌的子實體(菌體),內含無數孢子,動之孢子呈煙塵飛揚。主產于內蒙古、甘肅、陜西等地。說起馬勃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相傳宋朝湖北、安徽一帶有一位醫術高明的外科郎中,專治各種出血癥,藥到病除,止血神效。他所配的“止血散”是一種褐色的藥末,只要遇到出血的病人,不論是鼻出血,還是外傷出血,他在創面上撒一些藥粉,稍加壓迫,血立刻可止。這位外科郎中的高超醫術,一傳十,十傳百,一時名聲四起,前來求治和討藥者絡繹不絕……
其實,這位外科郎中所用的藥末就是馬勃的內容物孢子。從這個傳說可以看出,馬勃用于止血由來已久,且療效顯著。
馬勃性平,味辛,入肺經。具有清肺利咽、解毒止血的功效。臨床醫生常用于以下幾方面:
1 清熱解毒、利咽喉:馬勃菌體上浮,能宣透肺熱,肺熱得解,則咽痛可除,故解毒之中善利咽喉。用于熱邪火毒壅滯所致的咽喉腫痛,咳嗽失音,可與玄參、桔梗、甘草及土牛膝等同用。
2 止血:多用于外傷止血,將馬勃外敷。
3 馬勃還用于治療吐血、衄血,以及臁瘡潰破,久不收口。用蔥鹽湯洗凈,拭干,將馬勃粉、風化石灰等量混勻,敷于患處,效果頗佳。
臨床應用上,還常將馬勃制成含片、丸劑,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制成軟膏治療凍瘡、癤腫等均有一定效果。
據化學分析,馬勃含有亮氨酸、酪氨酸、馬勃素、尿素、麥角甾醇及大量的磷酸鈉。現代醫學研究還發現,從馬勃菌的發酵物質中提取出的馬勃菌素有抑制腫瘤的作用。
用于治療凍瘡,按瘡面大小敷上馬勃,包扎約3~4天可治愈。如瘡已有破潰,可先涂磺胺噻唑軟膏,再敷上馬勃。
馬勃對口腔出血性疾病有明顯的止血作用,因含大量磷酸鈉,有機械性止血作用。但因為不為組織所吸收,故不能作為組織內留存止血。
馬勃的功效和臨床研究顯示,馬勃是一種解毒止血的良藥,常用于外科手術止血、口腔科止血及刀傷、挫傷、刺傷等外傷止血。
臨床醫師常用的有3種止血劑型,可以自行制作,供家庭選用:
1 馬勃紗布
根據應用范圍大小決定,用適量的馬勃粉和45%的酒精調勻,使之成為混懸液,然后將紗布放入浸透,取出擠出液體,干熱消毒即成。然后按傷口大小,用所制成的馬勃紗布覆蓋或填塞,并注意更換。
2 馬勃菌絲海綿
將適量的馬勃剝去其包被,切成不同厚薄、不同大小的塊狀,高壓消毒即成。
3 馬勃粉
取馬勃適量,將馬勃剝去其包被,挖出內容物,篩出孢子;或將馬勃置于錐形瓶內使勁搖動,使孢子脫落,收集后高壓消毒即成。
注意:以上幾種止血劑型,使用時撒于或敷于傷口上,稍加壓后繃帶包扎,均能收到良好的止血效果。
溫馨提醒:
1 馬勃質輕,劑量宜小,一般內服1.5~3克,宜用布包煎。外用適量。
2 凡屬風寒勞咳失音者忌用。
“噓”字功養肝明目
中醫的“噓”字功是護肝的重要方法之一。練習方法:全身放松,用鼻吸氣,用口呼氣。同時發出“噓”字音,如此反復六遍。
噓字功宜每天早晚各練一次,最好天天堅持。不僅可以養肝明目,還可治眼疾、肝虛、肝火旺、頭暈目眩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