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脊柱好比帆船的桅桿,而筋就好比固定桅桿的繩索,如果繩索出了問題,桅桿當然不會穩定和正直,身體也是如此。筋出了問題,比如痙攣了,就好比繩子打了結,對應在人體叫做“筋結”。如果我們能像解開繩子扣一樣,把筋結解開,那疾病自然就痊愈了。
解開筋結的方法,中醫的學名叫做“理筋手法”,它包括點穴、按摩等。常見的理筋方法主要有摸法、滾法、揉法、按法、拿法、彈撥法等,這里簡單地介紹給大家。
摸法 主要是指用手觸摸肢體、穴位、筋結,以疏通經筋,調節經脈的方法。摸法主要用于檢查和尋找身體的壓痛點和筋結,方法是用拇指或中指指腹觸摸,稍用力上下左右滑動,痛覺特別敏感或遲鈍的地方就是壓痛點和筋結。
滾法 主要是指用手背近小指側部分或小指、無名指、中指的掌指關節突起部分,附著于一定的部位上,通過我們腕關節屈伸外旋的連續往返活動,使產生的力量輕重交替,持續不斷地作用于治療部位。其動作要領在于肩臂不要過分緊張,肘關節屈曲120°~140°角,手腕要盡量放松,滾動時掌背要緊貼身體,不能跳動或摩擦,壓力盡量均勻,動作協調而有節奏,不能忽快忽慢或時輕時重。這種方法接觸面較廣,壓力較大,適用于肩背腰臀部及四肢等肌肉較為豐厚的部位,具有舒筋活血,滑利關節、緩解經筋痘攣、促進血液循環及消除肌肉疲勞等作用。
揉法 主要是用手掌大魚際、掌根部分或是手指螺紋面,用力按在某個部位或某個穴位上,動作輕柔緩和,環旋轉動。其中用大魚際或掌根部著力的稱為掌揉法,著力面較廣,刺激緩和舒適,具有寬胸理氣、健脾和胃、消腫止痛的作用。
按法 是用手指、掌根按壓體表以向經筋透力的方法,具體分為指按法、掌按法。指按法是用拇指或食、中、無名指指面按壓體表的一種手法。最常用的是拇指按壓法。將拇指伸直,用指面按壓經絡穴位或經筋筋結點,其余四指伸開起支持作用,協同用力,這個方法的接觸面比較小,刺激的強弱容易控制,對全身各處的經絡穴位都適用,具有較明顯的開通閉塞、散寒止痛作用。掌按法是用手掌根、魚際或全手掌按壓體表的一種手法,適用于面積較大而又較為平坦的部位,如腰背部、腹部等,這個方法的刺激比較緩和,具有疏通筋脈、溫中散寒的作用。
拿法 拿法是用拇指與食、中指相對,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逐漸用力內收,并做持續的揉捏動作。這個方法的動作要領在于:腕部要放松靈活,指面用力,揉捏動作要連綿不斷,用力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它的刺激性較強,可用于頸肩部和四肢經筋筋結點和穴位,具有疏通經絡、鎮靜止痛、開竅提神的作用。實施拿法后,常輔苡揉法來緩和刺激。
彈撥法 彈撥法可細分為彈法和撥法。彈法是以拇指和食指指腹相對緊捏肌肉或肌腱,用力提拉,然后迅速放開,使其彈回,好像拉放弓弦的樣子,適用于胸背部的骨肉及淺表的肌腱部,有舒筋活絡、暢通氣血的作用。撥法則是把手指按在穴位或某個部位上,適當用力下壓,到有酸脹感時,再做橫向撥動。實際應用時,可根據指下的“筋結感”,選擇使用彈拔法,能解痙止痛,對于松解軟組織黏連有一定作用。
具體應用的時候,應該根據疾病的程度和癥狀不同而采用相應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