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身誤區多
擁有健康的身體是老年人的共同心愿。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老年人在健身方面存在著誤區,他們雖然堅持經常鍛煉,但健身方式卻并不盡科學。
聞雞起舞不科學 晨練是大多數老年人的選擇,一些老年人甚至早早起來外出晨練。專家指出,這種做法并不科學。太陽出來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較高,污染物在空氣中的堆積比較多,呼吸了這些污濁的空氣對人體會產生有害的影響,因此晨練應該安排在太陽出來后。另外,老年人晨練不宜選擇車流較多的馬路旁、樹林密集的地方,因為那些地方聚集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無益健康。專家建議,綜合考慮,老年人最好不要晨練,而選擇“晚練”或“黃昏練”。
搖頭健身害處多 有些老年人迷上了搖頭健身法,認為晃動和搖擺頸部可使頭腦清醒。結果事與愿違,常常出現頭暈、眼前發黑現象。專家指出,老年人在體育鍛煉時不要過度活動頸部,特別是患有動脈硬化的老年人。平時也盡量不要用力回頭或扭頭,以免造成缺血性腦中風。
飯后不宜百步走 “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很多老年人信奉的健身格言。其實這種做法根本站不住腳。飯后人的胃正處于充盈狀態,此時步行,會造成消化道缺血,使胃腸不能正常消化,很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如進食過飽,還易加重胃腸負擔,可能導致胃下垂等疾病?;加行哪X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不能飯后運動,因為飯后腦部血流相應減少,立即運動會使心腦臟器的血液供應量相對減少。增加老年人腦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專家建議,老年人最好在飯后40分鐘再進行散步,比較劇烈的活動要等到飯后兩個半小時后進行。
牛奶補鈣不及豆腐
長期以來,乳制品能補鈣的觀念一直深入人心。但科學家們的研究表明,乳制品中的鈣含量可能比綠葉蔬菜還要少,易于吸收的豆制品才是補鈣的最佳食品。
研究指出,兒童根本不需要喝更多牛奶,加強運動配合適量攝入含鈣豐富的食品,比如豆腐、椰菜等,便可以獲得強壯的骨骼。不僅如此,提高牛奶或其他乳制品的攝入量并不是提供我們每天至少400毫克鈣質所必要的,或者說最好的方法。一杯強化的維生素橙汁或一碗煮熟的甘藍菜、一碟豆腐都與一杯牛奶的補鈣效果相同。
骨湯營養非你想象
人們通常覺得骨湯既好喝又能補鈣??墒?,因為骨頭里的鈣大都不溶于水,骨湯的鈣含量遠沒有你想象得高,大大低于牛奶。
骨湯好喝,因為脂肪高
俗話說“廚師的湯、唱戲的腔”。湯的美味自古為人所稱道,其中骨湯按照色澤可分為清可見底的“清骨湯”與口味濃重的“白骨湯”。而傳統中餐最常見的白骨湯就屬豬骨湯了。
豬骨湯呈白色是因為骨髓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隨著湯料的熬制,分散的細微脂肪液滴被蛋白質包裹,在散射的光線下呈現出白色,通常白色越濃說明脂肪越多(除非湯里已經浮起了一層油)。
人類的進化過程使得人們比較青睞高熱量的食物,三大產能物質(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中,脂肪的產能效果最強,也最能給人們帶來香醇的口感,再配上能挑起鈉感受器興奮的鹽和呈鮮味的含氮浸出物,骨湯想不好喝都難。
骨頭含鈣,但不溶于水
越是好喝的湯往往鈉和脂肪含量也越高,這對“營養過?!钡奈覀儊碚f弊大于利。
具體到骨湯又怎樣呢?雖然動物體內99%的鈣都存于骨骼當中,但鈣只有成為離子狀態進入腸道才能被人體所吸收,因此凡是口服的食物或補充劑,要想分辨是否適合補鈣,得同時考慮鈣含量、溶解度、吸收率、成本這四個因素。
究竟骨頭湯里有多少鈣呢?醫學營養專家研究顯示,用去除掉了鈣、鈉的三蒸水(經過3次蒸餾的水)熬制的骨頭湯,鈣濃度往往都在2毫克/100毫升以下,與肉湯沒什么區別。而改變實驗條件,如用壓力鍋代替瓦煲,從煮1個小時延長到4個小時,多放一些骨頭或是選擇特別的部位(如椎骨),雖然能略微提高骨湯中鈣的濃度,但差別也不大,都不超過4毫克/100毫升。
“不超過4毫克/100毫升”是什么概念呢?牛奶的鈣濃度在100毫克/100毫升以上,是骨頭湯的數十倍。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雖然骨頭里有大量的鈣,卻主要是以羥磷灰石的結晶存在,它是不溶于水的。骨頭中雖然還含有微量的非結晶態骨鹽,但其中主要的磷酸鈣、檸檬酸鈣、碳酸鈣也都難溶于水,一般熬湯很難將其中的鈣鹽溶解。所以,按照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日鈣攝入量800毫克,換算成骨頭湯的話得喝幾十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