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認為,動物臟器為“血肉有情之品”,較草本藥物更易被人體吸收,因而能迅速起效,在調養、補益方面效果明顯。另外,動物臟器與人體相應內臟在形態、組織成分構成和生理功能等方面有諸多相似之處,當人體某一內臟發生病變時,用相應的動物內臟來治療或作為補益,往往會收到很好的療效。隨著現代科學研究方法的引入,對臟器療法的研究取得了明顯進展,也進一步證實了“以臟補臟”有一定的科學性。如從動物胰腺提取的胰島素可治療糖尿病;從豬肝中提取的豬肝核糖核酸可治療慢性活動性肝炎及慢性遷延性肝炎;眾多動物膽汁所含的膽酸鈉、去氫膽酸等,均有明顯的利膽作用,可治膽囊炎、膽石癥、膽囊切除后綜合征等。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人只要有了胃痛就要吃豬肚,得了心臟病要吃豬心,發生性功能障礙就要吃鞭類,骨折了就得喝骨頭湯……具體的病癥在每個人身上表現不同,治療和食療方法也不盡相同,還是應該區別對待。
吃肝補肝,肝病患者不宜
專家提醒,肝臟是人和動物最大的解毒器官,動物體內的各種毒素,大多要經過肝臟來處理、排泄轉化、結合,從市場買回的動物肝臟大多暗藏著各種毒素,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損,難以及時分解掉這些毒素,這就會加重肝臟負擔,影響肝病的康復。肝臟還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和“化學加工廠”,可產生多種激素、抗體和免疫細胞等,而這些物質往往對異體有害,肝病患者食用后,無疑會受其害。另外,動物肝臟內含銅量很高,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低下,不能協調地調節體內銅的平衡,過多的銅會在肝臟及腦組織內積聚,引起黃疸、貧血、肝硬化、腹水及發生肝昏迷而死亡。因此,肝病患者是不能吃肝補肝的,日常飲食也應少吃肝為佳。
以腦補腦,老人不宜
老年朋友常常有不同程度的健忘,中醫認為這多半是因為腎氣逐漸虧虛,不能上榮于腦。而根據“以臟補臟”的理論,豬腦可起到補益大腦的作用,因此,許多老年人熱衷于“吃腦補腦”。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豬腦屬于高膽固醇食物,而老年人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脂、動脈硬化等問題,過多食用高膽固醇食物會加重病情,甚至誘發中風等疾病。因此,老年朋友在補腦時不妨選擇核桃、黑芝麻、魚肉等食物來代替豬腦。
以血養血,老少皆宜
血液是維持人體基本生理活動最重要的物質之一。民間常常用各種動物血液治療貧血或血虛,這是值得推廣的一種食療方法。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血紅蛋白中。動物血液中含有豐富的鐵,且為易被人體吸收的血紅素鐵。黑木耳、海帶、芝麻等,雖含鐵量也較高,但所含的鐵為非血紅素鐵,其吸收率多在10%以下。與牛血、羊血等相比較,豬血的含鐵量最高,每100克豬血中的鐵為44.9毫克,是缺鐵性貧血患者的食療佳品。此外,豬血中的蛋白質含量也很高,所含的氨基酸比例與人體也接近,非常容易被機體利用,特別適合消化功能較弱的老年人和兒童食用。
此外,像“吃心養心”“吃腰子補腎”“吃肺潤肺”等說法,從理論上來說雖然有一定的科學依據,臨床實踐證明在部分患者身上是有效的。但是,在具體使用時,還得因人而異。例如豬腎具有補腎的作用,但腎結石患者就不宜食用,他們反而需要限制動物內臟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