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玲熱衷于各種類型的算卦,35歲了依然樂此不疲。一天傍晚,吳玲在一個網站里輸入自己的生辰,結果很快就出來了。吳玲看得心花怒放,回身招呼廚房里忙碌的丈夫劉強:“快來看,這一卦說得有多準!”劉強一邊拍著沾滿面粉的手,一邊從廚房里面跑過來:“說什么了?”吳玲得意地瞥了他一眼,朗聲念道:“這一天出生的女士,在婚姻中會成為丈夫的依靠。怎么樣,劉強,現在承認你依靠我了吧。”劉強撇撇嘴,轉身就走,“我依靠你什么了……”吳玲暗暗地橫了他一眼,嘟囔道:“肉爛嘴不爛的家伙。”
半小時后,劉強“咚咚”拍著書房門,悶聲道,“吃飯了。”吳玲像沒事人一樣坐到餐桌前,新蒸的饅頭面鮮個大,咬一口滿嘴香,再配上最喜歡吃的菜,吳玲吃得滿面春色。在一旁大口吃飯的劉強,看吳玲一直不搭理自己,捺不住性子說:“要是沒有我,你連飯都吃不上,還說什么我指望你!”吳玲抹了一下嘴,燦然一笑:“嗯,還真得指望你呢,你就是咱家的男保姆!”
剛結婚那幾年,吳玲對自己的婚姻還是有過后悔的,她本科學歷,公務員身份,相貌不錯,卻看上了高中畢業、工人身份的劉強。但這段看似并不般配的婚姻,卻有驚無險地維持了下來。結婚10年來,兩人走的是女主外男主內的路線。吳玲不擅廚藝,而劉強天生對家務事有興趣。剛結婚時劉強嬌慣著吳玲,什么也不讓她做。兩三年之后,甜蜜期過了,吳玲已經養成油瓶倒了都不扶的習慣,劉強再想逃離廚房已經不可能了。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孩子和吳玲嘴都很刁,只吃自家蒸的饅頭,劉強天天蒸饅頭,技術也芝麻開花節節高。
可吳玲不但不感恩,卻說劉強要依靠她,這讓劉強好不郁悶。他馬上就奔四了,再不折騰折騰,這一輩子真的就交給廚房了。想起哥們兒攛掇他一塊兒經商的事,劉強猶豫的心突然堅定了,他一賭氣,迅速停薪留職,和朋友做起了生意。
劉強整日東奔西跑,整個人顯得憔悴無比。有一天,他抽空回趟家。一進門,冷清的房間讓他鼻子一酸。吳玲和孩子都沒在家,劉強挽起袖子鉆進廚房。兩小時后,隔著窗子就聽到了吳玲和孩子驚喜的大叫,孩子直奔豐盛的餐桌。吃著飯,看著有些消瘦的吳玲和孩子,劉強心里的發財夢幾乎要破滅了。沒想到,吳玲卻鼓勵他堅持下去,讓劉強心里滿是酸酸的感動。他忽然發現,吳玲真的有很多優點。
在外頭混到第三個月,劉強還是卷起行李回了家。吳玲用手指了一下他的腦門,得意地一笑:“那以后還是指望我吧!”
后來,劉強的單位越來越不景氣。吳玲理解丈夫,沒有任何埋怨,但劉強偶爾看到昔日的朋友一個個發達起來,心里難免不平衡,倒是吳玲每每勸他:“現在咱家一不缺吃,二不缺穿,挺好的。”
大學同學聚會,吳玲和另外三個女同學都攜老公出場。這些同學的老公,數劉強的社會地位最低。出席之前,劉強本來拒絕參加,吳玲卻一拍他的肩膀:“老大,自信點!”那頓飯吃得氣氛熱烈,三個女同學的老公和吳玲天文地理地神侃,而劉強則和那三個女同學熱火朝天地探討做菜。分別時,穿金戴銀的三個女同學,齊齊地趴在吳玲的耳朵邊,一個勁地夸吳玲有福氣。
這次聚會刺激了劉強。幾天后,劉強將準備開一家饅頭店的想法告訴了吳玲,她吃了一驚。劉強看了一眼吳玲,“我擔心別人笑話你,說你老公做這種小生意。”
吳玲怔怔地看著劉強,眼里忽然噙滿了淚水。她一直小看了自己的男人,在劉強心里,從來都沒有放棄過責任和雄心。
劉強的饅頭漸漸在小城打出了名氣,吳玲心疼劉強天天早出晚歸,也開始試著做點家務。相濡以沫的生活終于讓吳玲明白了一個道理:幸福的婚姻是一個大寫的“人”字。其中,她是那一撇,而劉強就是那一捺,彼此依靠著,少了誰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