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春天的一個午后,卡夫卡神情疲憊地走在柏林的一條大街上,他患有嚴重的肺癆,時間對他來說已經所剩不多。
一個小女孩坐在地上,哭泣聲引起了他的注意。小女孩丟失了心愛的洋娃娃,那個洋娃娃是她用積攢了一年的零花錢買的。
卡夫卡摸了摸口袋,他居然連一分錢也沒有帶。他想不出別的辦法來安慰她,只好哄她說洋娃娃沒有丟,可能是到別的地方玩去了,玩夠了就會回來的。小女孩不聽,仍舊哭??ǚ蚩ò欀?,小女孩的哭聲讓他難過。突然,他的眼睛一亮,對小女孩說:“洋娃娃要是過幾天還沒回來,她就會給你寫信的?!薄敖o我寫信?”小女孩止住了哭,好奇地看著他。“是的?!彼σ饕鞯攸c著頭。小女孩露出了笑臉——她倒要看看洋娃娃怎樣給她寫信呢。
幾天后,小女孩果然收到了“洋娃娃”寫來的一封信。信里,洋娃娃詳細地向她描述了自己的情況,比如現在在哪里玩,沿途都有些什么美麗的風景以及當地的風土人情等。小女孩讀著,覺得真是神奇極了。以后,每隔一周,小女孩都會收到一封信,這些信在她的眼前展開了一個神奇的夢幻般的世界。她真是太羨慕她的洋娃娃了。
可是,兩個月后,“洋娃娃”再也沒有來信。洋娃娃好像突然消失了。小女孩收不到洋娃娃的信,整天哭哭啼啼,飯也吃不進去——她真怕她的洋娃娃出現什么意外。
一天,一位中年女人來到小女孩家,拿出一封信給了她。信是“洋娃娃”寫的——熟悉的筆跡,調皮的口吻。小女孩捧著信,驚奇萬分。
女子是卡夫卡的遺孀,她在整理丈夫的遺物時發現了這封未寄出的書信,所以就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了過來。
弄明白事情的原委后,小女孩的媽媽眼睛睜得大大的,一把抱過小女孩說:“孩子,你知道給你寫信的人是誰嗎?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卡夫卡啊!”小女孩可不管什么作家不作家,她知道自己受了欺騙,知道可愛的洋娃娃再也回不來了時,又傷心地哭了起來。
多年后,小女孩長大了,從課本里,她第一次看見了卡夫卡這個名字,帶著好奇,帶著一點點的激動和困惑,她開始慢慢走進他的文字世界。20歲時,女孩已經讀完了卡夫卡的所有著作,再后來,她開始研究他,揣摩他,寫了很多關于卡夫卡作品的論述。
那些書信,她一生珍藏。其間,有人出巨資想購買卡夫卡的一封書信,她笑著拒絕了。最后,她全部捐給了國家博物館。至今,那些書信還靜靜地躺在維也納博物館里,作為一段感人故事的見證,也見證著一顆偉大的心靈。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是卡夫卡最好的作品。
梅蘭芳的廣告
鮑海英
20世紀30年代,梅蘭芳先生初到上海,雖然他唱功絕頂,但要在大上海一下子出名也難。那時,報紙為了生存,需要靠廣告收入來維持,可那時候的廣告,要么吹得過分,要么說某產品有什么特別療效,介紹演出也是說什么蓋世絕頂,這樣的廣告在報紙上比比皆是。為了宣傳梅蘭芳,當時替梅蘭芳籌劃的這個戲班子就想在報紙上打廣告,但是這個廣告要怎么登,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呢?
經過一番籌劃,他們決定在報紙上只印三個字一梅蘭芳,之后什么都不說,廣告就這樣登出去了。第一天就開始有人議論:“這梅蘭芳是誰呀?”第二天的報紙上還是不小的版面,三個大字——梅蘭芳。這下子議論的人就更多了,連登了幾天之后,上海市街頭巷尾就都在議論了:“您知道梅蘭芳嗎?”由于這個特殊的廣告特別引人注目,“梅蘭芳”這個名字很快就傳遍了當時的上海。
當時上海的市民并不知道梅蘭芳是誰,因為好奇,都在互相打聽,就這樣,梅蘭芳的名聲越來越響,連登了一周之后,報紙上登出了一條詳細的廣告:“梅蘭芳——京劇名旦,今晚在上海某戲院登臺獻藝歡迎觀看”。廣告一出,票立即賣了個精光。大家都想去聽聽梅蘭芳究竟唱得怎么樣,看看梅蘭芳先生的功底。
從此,梅先生在上海一唱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