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憧憬著壯闊草原上真正的牧場生活,放牛、牧馬、擠奶、割草,因為沒有切身體驗過,所以總對這種生活異常向往。今年到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牧場的旅行,讓我體驗到了真實的牧場生活,也了解到高品質的牛奶到底是怎么誕生的。
到達牧場時天還沒亮,四周寂靜,只有擠奶車間亮著燈。一進車間,就看到一個轉動的巨大圓盤上站滿了奶牛,頗為熱鬧,每只奶牛的乳房上都裝了自動擠奶器。奶牛們排著隊進入圓盤里一格一格的擠奶位置,進入后柵欄門會自動關上。奶牛的面前擺放著配好的飼料,工作人員將吸奶器固定在牛的乳頭上,然后擠奶器就會自動擠奶,擠出的牛奶順著軟管流到冷藏儲奶罐中。
待奶牛的乳房被擠空后,由于壓力的變化,吸奶器會自動掉落,這時候圓盤差不多轉了一圈,奶牛面前的飼料也吃光了。之后柵欄門會自動打開,奶牛就會走出擠奶設備,順著一條通道走出。觀看了整個過程,感覺奶牛們舒服愜意,有條不紊,從容安詳,看來擠奶設備設計得很“牛性化”。
為了保證奶牛的乳頭不受污染,很多奶牛的尾巴都被剪短,這樣就不會掃到乳頭上,牛尾上的穢物也不會污染乳頭。自動化的擠奶設備和清潔的生活環境不僅保證了牛奶的質量,同時也減少了奶牛患乳腺炎的機會。
我們了解到,在這家牧場里,不幸患上乳腺炎的奶牛不會輕易使用抗生素,打了抗生素就必須停掉一個月的奶。這些措施都由維多利亞乳品安全局負責監管實施,該體系是世界上最嚴格的監管體系之一。
牧場主告訴我們,愿意的話可以親手體驗給奶牛安裝吸奶器,同行的一位美女主動請纓,我很擔心她會被“洗淋浴”——奶牛隨時都可能抬起尾巴“噓噓”。我問牧場的人:“你被尿澆過嗎?”他笑著說:“當然。”“什么感覺呢?”他想想回答道:“很暖和……”
在這里擠奶的奶牛都在哺乳期內,在這9個月的時間里,奶牛有豐富的乳汁,而在9個月哺乳期以外的時間里,它們會得到充分的休息。每只奶牛的耳朵上都有編號和電腦芯片,在經過機器設備的時候,牧場通過掃描芯片可以得到每頭奶牛每天的產奶量和其他數據。擠奶完畢的奶牛從專門的通道走出,安裝在墻上的掃描儀可以根據牛耳朵上的電腦芯片得出今天的產奶量,從而配比出明天的飼料量,每只牛各不相同。
在看完給奶牛擠奶后,我們抽空到牛圈看了小牛。小牛們很可愛,長得就像小鹿。我一伸手,小牛就湊過來舔我的手指,像幾個月大的嬰兒一樣。看奶牛們的奶都被擠奶設備擠空,我們都有一個疑問:“小牛們吃什么呢?”牧場工作人員回答:“其實小牛每天大約只需要11升牛奶,而母牛每天可產奶30升,所以,不必擔心母牛們的奶都被吸走,小牛會因而餓肚子。擠奶越多產奶也就越多,這些奶小牛根本吃不完。每次擠奶完畢后,會專門放出一部分奶來喂小牛。”
正說著,收奶的灌裝車來了。牧場運奶的罐裝車都是冷藏車,運奶車每天出發前和運奶結束以后都會進行徹底清潔,看起來锃光瓦亮。運奶車到達以后,要等待擠奶完全結束才能裝奶。給普通奶牛擠完奶,清潔完擠奶設備后,工人們還要給剛剛生完小牛的奶牛擠奶,這些奶會被單獨儲存起來,那就是珍貴的牛初乳。
等擠奶車間清潔完畢,收奶車的司機就開始工作了。司機先將運奶灌裝車的運輸管拉出,連接在儲奶罐上,然后通過儲奶罐中的標尺觀察儲奶罐中的奶量,再取出運奶車冷藏柜中的樣品瓶,給牛奶取樣。整個運輸過程是全程冷藏的,保證牛奶從擠出后就是全密封冷鏈。只有滿足了這種運輸儲存條件,才能將牛奶制成巴氏鮮奶。
這時,小牛們終于可以開始吃奶了。工人們將給小牛準備的牛奶倒入一個特制的大桶,大桶周圍有很多橡膠奶嘴,小牛們爭先恐后地湊近奶嘴吸奶,吸得噼啪作響,一臉歡快的表情。
我在澳洲喝到的牛奶以及酸奶無一不是淳厚天然的,沒有香精味,喝得出青青大草原的味道。中國國內牛奶頻頻曝光質量問題,搞得大家談奶色變,而這次澳大利亞之行卻讓我看到了真正讓人放心的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