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社會提供大量的應用型技術人才,但就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的現狀來說仍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目前,高職院校都在進行課程教學改革,項目教學法在不同課程中得以實踐應用。本文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多媒體動畫設計》課程特點,將項目教學法應用于該課程的教學中。把項目教學法的理論引入該課程,詳細講述了項目教學理論在本課程的應用中各個環節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項目 項目教學法 職業教育 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09-0011-03
一 緒論
近年來,隨著黨和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高職院校都開始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因此高職院校畢業生的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無論是在實際工作能力方面,還是在動手能力方面,以及其他綜合素質方面。但是,職業院校畢業生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理論聯系實踐能力較差;沒有相關工作經驗;適應能力較差;社會角色定位不準等。
社會需要職業院校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基礎理論課與專業理論課的教學,使學生具備較扎實的理論基礎;在教學中還應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鍛煉,培養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及實際操作能力,提高畢業生工作后的適應能力。針對職業院校的特點以及社會對職業院校畢業生的需求,職業院校需要改變教學模式,提高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文中對項目教學法在高職院校《多媒體動畫設計》課程教學中運用時各個教學環節做了詳細介紹,力圖為項目教學法在其他計算機應用類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提供一個可操作的教學模式。
二 項目教學法概述
項目教學法就是將綜合性較強的能力單元、實際中的真實案例轉化為教學項目,圍繞著項目組織并展開教學,使學生直接參與全部項目的一種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其目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把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項目教學法一般按以下教學階段進行:
1.明確項目任務
通常由教師提出一個或幾個項目任務設想,然后與學生一起討論,最終確定項目的目標和任務。
2.制訂計劃
由學生制訂項目工作計劃,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并最終得到教師的認可。
3.實施計劃
學生確定各自在小組中的分工以及小組成員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確立的工作步驟和程序工作。
4.檢查評估
先由學生對自己的工作結果進行自我評估,再由教師進行檢查評分。師生共同討論、評判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學習行動的特征。通過對比師生評價結果,找出造成結果差異的原因。
5.歸檔或應用
項目工作結果應該歸檔或應用到企業、學校的生產教學實踐中。例如:作為項目的維修工作應記入維修保養記錄;作為項目的工具制作、軟件開發可應用到生產部門或日常生活和學習中。
三 項目教學法的實施
在項目教學法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將需要解決的問題以項目的形式呈現出來。項目教學一般以小組協同工作的方式進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給予學生有限的指導。項目學習的過程是學生根據項目要求及項目學習的一般流程共同制訂項目計劃、搜集整理相關資源、在小組協作中完成項目的制作并進行有效的評價。學生在項目實踐的過程中,理解和運用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同學間協同工作的樂趣,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中的具體項目是針對某個教學內容而設計的,原則上學生在先前知識的基礎上由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并能夠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的項目任務。因此所設計的項目需要滿足如下條件:(1)教師設計的項目要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要時學生可以參與項目的設計;(2)每個項目有一個清晰的任務說明,讓學生的學習更有目標,讓那些即使沒有項目學習經驗的學生也不會在學習中迷路,無所適從;(3)項目的設計要將教學內容涉及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4)必要的時間保證,時間上的保證是項目教學實施的重要因素;(5)放權給學生,項目教學與傳統教學的不同之處也在于給學生更多的自由,項目教學中學生遇到的問題應由他們自己探索、解決,教師只是給予有限的幫助、指導;(6)項目教學的最后應有明確而具體的作品呈現,教師應根據明確的評分標準對作品進行評價;(7)教師設計的項目盡量與學生畢業后的崗位能力需要相符合。
1.設計項目
針對課程《多媒體動畫設計》的能力單元“Flash MV動畫的整體構思與設計能力”,設計一個項目,見表1。
2.學生分組
學生分組是項目教學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分組的方法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學生自愿組合。這種分組的結果通常是個性相近的學生在一組,優點是小組成員之間易于交流,但不利于學生之間的取長補短。第二種是教師將不同能力等級、不同個性的學生適當組合,這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取長補短。不論采用哪種組合,每組人數都要適當,組內成員要進行合理的分工。
在本項目中,先由學生自愿組合,然后教師適當調配,將4~5名同學分為一組,采取組長負責制,由組長統籌安排其他組員的分工。
3.確定項目學習目標
第一,通過瀏覽欣賞相關的Flash MV之后,選定MV選曲,并確定本MV動畫的框架、風格、結構和內容。
第二,確定MV的內容主題之后,各小組及時準備搜集、設計相關素材。
第三,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選定的MV動畫的設計和制作,包括MV動畫中的角色、場景、動畫表現形式等。
第四,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增強集體意識、責任意識。
4.學生實踐
這一階段主要是學生自主選題、搜集整理素材、進行制作,見表2。
5.總結交流
這個階段主要是展示學生的作品,進行學生自評、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價,總結、交流學習體會。設計這一環節,目的是為了鍛煉學生的綜合表達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同時使學生進一步發現問題,以便于今后的學習和提高;學生可以在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暢所欲言,通過自我評價,逐步養成學生客觀、實事求是地看待問題,培養學生自我反思的能力,發展和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通過學生口頭表達,也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能力。
6.教學評價
對課程開展項目教學后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是項目教學開展的關鍵環節,它既是對前一階段項目教學成果的總結,也是后續教學開展的起點,只有及時總結經驗,才能更好的把握項目教學的質量。本項目中通過三種方式對項目教學法在該項目教學中應用效果進行評價,借助Flash MV作品制作評價量表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對學生學習情況量表進行分析、對項目教學后的調查問卷進行分析等。
在對作品進行評價時,重視對動態的、持續的、不斷呈現的學習過程及學生進步的評價,而不是僅僅局限于對結果的評價;將過程和結果的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
對于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選題是否恰當、版面設計是否適當美觀、內容是否充實合理、資料是否多源豐富等的評價主要評估學生的作品,采用記分式評價。評價量表,見表3。
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協作精神、合作意識的評價采用觀察的方法進行,可以借助學生參與學習情況量表,對學生在項目學習過程中的一些行為表現進行觀察,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項目教學的效果。學生參與學習情況量表,見表4。
說明:根據你在項目學習中的學習行為表現,在合適的選項里面畫對號(√)。
為了了解學生對項目教學這種新的教學方式的認識和適應情況,在項目結束之后,對該班學生進行動態考察,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包括學生對于學習這門課程的態度、對項目教學法的評價等。
四 結論
如何深化教學改革,培養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更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既是本研究的起點也是本研究的歸宿。在教學應用案例的具體實施中,嘗試將項目教學法應用到《多媒體動畫設計》課程教學中,通過對項目教學整個過程的前期分析與設計到后面的具體展開教學,基本上達到了項目教學目標的要求,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同時,提高了職業院校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龍娟.項目教學法在高職電子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
[2]冉建平.淺析中職專業教師教學能力標準的建立[J].科學決策,2008(11):96~97
[3]毛晚堆、楊明、劉冬梅.基于項目教學法的課程教學方法的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9(23)
[4]劉琴.與時俱進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項目教學法在中職Flash課程教學中的實踐[J].考試周刊,2009(26)
[5]賀福軍.基于項目教學法的教學設計案例[J].職業教育研究,2010(3)
〔責任編輯:陳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