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語言,要想學好英語,需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并且要持之以恒。
一 培養興趣
濃厚的興趣可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激發起他們強大的學習動力,促使他們頑強拼搏,努力學習。為了培養學生學習外語的興趣,我們需要做到:
1.明確外語學習的重要性
向學生強調英語的重要地位及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的遠大志向,幫助他們形成明確而強烈的學習動機。
2.采用啟發式教學
教師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通過設問、質疑等方式,創設問題情境,采用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起他們新的探究活動。
3.選擇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教學材料
教材安排了新穎有趣、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就第一冊而言,安排有歌曲、游戲、謎語、押韻詩、小對話、小表演等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4.培養師生關系
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高超教學技巧和熱愛學生的教師往往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喜愛,而融洽的師生關系又能進一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樹立信心
要想學好英語,除了有濃厚的興趣外,還得有堅強的決心和高度的自信心。一旦學生有了自信心,他就能克服困難,滿懷熱情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心理學研究表明,自信心的培養與下面幾個因素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
1.成功的學習經歷
建議在學生初學英語時,教師要幫助他們建立一個切合自己實際的目標,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及一點一滴的進步,使他們逐步建立起成功感。成功越多,自信心就越強。
2.教師的態度
學生非常在意教師對自己學習的評價。教師的一句話、一個手勢或一種表演,往往都對學生具有強烈的暗示作用。教師首先需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對學生要以鼓勵表揚為主,多給學生成功的暗示,不要輕易打擊學生的自尊心。
3.學生的自我評價
要鼓勵學生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評價。過高或過低地自我評價都不利于自信心的培養。對學生而言,往往有缺乏自信、自我評價偏低的傾向。因此要多鼓勵學生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學好英語,鼓勵他們多動口,勤動手。
三 養成良好習慣
每個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學習習慣。好習慣能幫助一個人提高學習效率,使其終生受益。
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很多。學習單詞時要知其音,明其形,懂其義,要掌握正確的字母及字母組合的拼讀規則。在學習語法時,強調語言應用,善于歸納總結。在做聽力練習時,克服緊張心理,第一遍光聽不寫,明白大意;第二遍邊聽邊寫。掌握細節;第三遍復習檢查,查漏補缺。在進行口語訓練時,要克服怕羞心理,踴躍發言,敢于開口說英語,積極參加課堂上的各種教學活動。在閱讀課文時,注意方式和速度,善于了解事實,發現問題,推斷未知信息。在做寫作練習時,起始階段要注意標點符號、大小寫,字跡要清楚。平時養成按時完成作業,勤用工具書,科學利用時間等好習慣。
四 形成正確的學習策略
外語學習策略是指在外語學習過程中用以提高學習質量,學習效率的任何活動。它涉及學習背景、學習目標、個人知識、學習計劃、學習方法和技能及學習中的自我監控與調節等各種與學習有關的因素。
1.語音學習
這是學好英語的基礎。要學好語言,首先要用心聽老師的發音或聽正確的錄音,聽準了,就要大膽開口,反復模仿,耐心糾正,直到發準為止。
2.詞匯學習
英語用的是拼音文字,大部分的英語單詞的拼寫和讀音還是有規律可循的。因此,從開始學單詞起,就要注意單詞的讀音和拼法之間的關系,即拼讀規則,這樣學習單詞,不僅記住了讀音,而且記住了拼法。逐步掌握了拼讀規則后,遇到符合規則的單詞,就可以舉一反三,知道怎樣讀了,做到“見形知其音,聽音知其形”。
3.要掌握正確的學習語法的方法
要學好英語,語法是不能不學的。但是光聽懂老師講的語法規則,或是能背誦語法規則,是學不好英語的。語法包括詞法和句法兩個方面。對于各種詞形變化,不但要能辨認,而且要用得熟練準確。句法比詞法更重要。不掌握句法就無從造句。不會造句,就不能表達思想,不能運用英語達到交際的目的。句法的重點是句子結構。對英語的常用基本句型要多練,達到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地步。
五 端正學習態度
1.要勤學苦練
外語是一種交際工具。學習外語就是學到熟練地使用這個工具的本領。掌握工具的主要途徑是練。學外語的過程是一種練功夫的過程。學英語,語言知識是必須學的,但是只有通過足夠的練習,才能領會所學的知識,逐漸達到純熟運用的地步。而要達到能聽懂、看懂英語,能用英語說和寫,也就是能使用這個交際工具,非勤學苦練不可。
2.要積極大膽
要大膽地說,大膽地讀,注意克服畏難、怕羞、不敢開口的心理。
3.要持之以恒
學習英語,要靠日積月累地堅持,最忌一曝十寒。開始學習時,覺得新奇,興趣很濃,往往忽視學習的長期性和艱巨性。不少學生,開始學得不錯,但漸漸跟不上了,原因很多,而怕困難、不能持之以恒,往往是其主要原因。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