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對人們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在人與人的情感思想交流和溝通中,更需要每個人具有較強的口語交際能力,以及在交際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待人處事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由于競爭需要,能說會道、具有良好口語能力,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人才必備的素質和立足社會不可缺少的本領。所以,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
在中職學校中,相當部分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都相對較低:或詞不達意,讓人產生誤解;或結結巴巴,無法清晰表達;或語無倫次,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大致有兩個:一是對口才在現代社會生活及未來的職業中所起到的作用認識不足,平時不重視口才訓練;二是不懂口才訓練的基本方法。
語文,曾被定義為“口頭為語,書面為文”。口語以口頭語言為媒介進行交際,不依賴文字而傳遞信息,其快捷和高效更符合信息化社會人們交際的需要。我們可以利用語文課教學的優勢,在課堂教學中利用一切可用的資源,盡可能地創設機會讓學生進行口語交流,引導他們全身心地投入系統的口語訓練,在師生的雙向互動中,讓所有學生都談吐自如、出口成章,培養他們在人際交往中靈敏、機智的語言交際能力和待人處世能力。
一 轉變觀念,提高學生參與度
不少教師以為朗讀能代替口語訓練,認為只要讓學生多讀、多發言,就能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及交際能力。有的教師為了讓學生“積極”發言而絞盡腦汁,設計許多思維難度低的問題,使人人都有發言的機會,尤其是在公開課教學時,為了所謂的課堂氛圍而“精心備課”,使學生的回答缺乏系統性,揣摩老師的意圖以答案為中心而投機作答,缺乏想象力和創造性。
要改變這種口語教學現狀,必須轉變教師的觀念,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性,在學生參與的時間、內容、形式、方法上下工夫,為學生參與口語交流提供量的保證,在注重量的積累的同時,口語作為一種技能必須在方法上加強指導,在提高教學效率上動腦筋,保證口語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不是以簡單的讀說為途徑。
二 克服心理障礙,激發學生交流的興趣
課堂交流發言是學生進行口語交流的基本形式,也是進行口語訓練的良好載體。從中既可以了解學生的口語發展水平,更能據此分析學生存在的口語障礙,從而實施積極的訓練策略。教師應認真反思,努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克服學生的心理障礙,鼓勵學生大膽交流。
口語交際因為其直面性、情感性、交互性,即使是平時口語流暢的學生,也難免由于環境、氣氛因素而影響表達的效果,口語能力較差的學生,更是怕開口。其實,學生之所以怕交流,不在于說什么,而是在于與誰說。學生之間交流時,能談笑風生滔滔不絕,而與老師交流時就面紅耳赤、渾身不自在。因此,教師必須從自身做起,牢固樹立師生平等意識,在言行、情感上與學生平等相處。同時,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學會以放松的表情、自信的心態與人交流,逐步養成平等交往的習慣;要教育學生學會尊重他人,認真聽講,不挖苦嘲笑他人,增強學生主動參與的信心和興趣。
三 創設情境,在聽說訓練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在實踐中進行口語交際的培養是口語教學的鞏固和延伸,也是口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我們要把口語交際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在課內外組織各種形式、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鼓勵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既學會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也要學會傾聽和幫助別人,養成留心聽、聽明白的習慣,能對別人的話作出評議。在聽、說過程中培養學生互相交往的意識和技巧,通過雙向互動的口語交流,增強學生的口語交際意識,有效地激發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愿望和訓練的興趣,從而把學到的知識變活,在不斷的聽說訓練中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四 課外延伸,營造口語交際大環境
口語訓練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還應在課外拓展延伸,充分利用學生相互間的合作交流,營造口語交際大環境,達到拓寬訓練面、增加訓練量的目的。(1)“課前3分鐘”,布置學生事前做好充分準備,每晚輪流安排一兩個同學在晚自習一上課時用3分鐘左右的時間走上講壇,說一說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談談身邊的事情,或有趣的見聞、故事等。雖然時間短、說的話不多,但由于是當眾說話,勇于面對全班同學,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很有幫助,此外也讓學生學會舉止文明、說話做事大方得體。(2)采訪活動。教師有意識地布置采訪任務,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從采訪同學、老師到采訪社會人員,從校內到校外采訪,內容由簡單到復雜,要求從低到高,促使學生人人參與社會實踐,鍛煉人際交往能力。(3)演出活動。讓學生按興趣組成“臨時劇組”,利用課余時間嘗試排演課本劇,甚至把生活情景搬上“舞臺”,從中體會不同場合、不同角色,運用情景、語調的不同,體會朗讀與口語的不同。演出臺詞的準備過程,都是學生語言積累、體驗與提高的過程。
通過拓展延伸,使口語訓練成為學生經常性的、樂于參加的活動,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這些活動過程的意義遠遠大于活動的結果,在提高學生語言的豐富性和情感性的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語言的生活化和個性化。這樣,通過多樣的活動形式去引發興趣,培養學生的表現欲,使其充滿信心進入角色、投入活動,從而更有效地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只要語文教師注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通過雙向互動的教學,在語文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善于創設各種交際情境,拓寬提高口語交際的渠道,實現信息的溝通和交流,學生一定會在口語交際的能力上得到不斷的提高,為培養新世紀高素質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