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作文能力的高低直接體現著語文課的教學效果。但一提“作文”二字,往往都是老師搖頭、學生嘆氣,老師發愁作文難教、學生發愁不會寫作。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始終是廣大語文教師普遍關注的教學目標。
作為一名在教學第一線連續工作二十余年的中學語文教師,本人不斷對作文教學的得失進行反思和總結,并對“如何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如何培養學生的構思能力”、“在閱讀賞析中滲透作文教學”等問題進行了探索和總結。
近兩年,本人結合自己和身邊同事的教學實踐,開始對作文批改進行研究,發現我們依然在沿用傳統的作文評價,往往會自覺不自覺地把作文批改的任務當成查問題、找缺點,一拿起學生作文就開始看格式對不對、語句通順不通順、有沒有錯別字,下筆便是“主題不突出,思路不清晰,內容不翔實”等消極性評價語言,嚴重挫傷了學生作文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在我們的“打擊”下,愁作文、怕作文、無話可說便成為了一種普遍傾向。
《語文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中提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查學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這段話表明,語文評價的功能應該由側重甄別與選拔轉向側重激勵和促進學生的合理發展。所以,激勵性評價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積極方法,應在作文評價中引起語文教師的廣泛關注、認可和運用。
一 激勵性評價能夠達到學生的認同,有利于增強學生作文的興趣與信心
中學生思維活躍、感情脆弱、自尊心強、對外界的評價十分敏感,那種居高臨下、咄咄逼人的評語,會降低說服力,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教師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教育對象正處于吸納知識的受教育階段,正因為他們不懂或知之甚少才有必要教育培養。對他們在作文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教師要學會包容,給他們以恰當的、激勵性的評價。
本人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就像欣賞名家名作一樣,發出真誠的感嘆贊美,敢于打高分。如:“文章善于觀察,詩意盎然,文采飛揚!老師期待著你的下一篇佳作。”如果學生作文整個“文面”不行,就盡量挖掘學生作文的閃光點,哪怕一個生動的句子,甚至一個優美的詞語,也不容忽視。如:“這句話很形象,長此下去,作文會增色不少。”“這個詞語貼切傳神,恰如其分地表現了人物的心理。”“這次書寫比上次工整,你是個上進的好孩子。”從一個詞一個句子,到整篇文章的材料、內容、立意及表達技巧,甚而是工整的書寫,都應給予熱情的肯定。對文中的不足應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但避免使用“不好”、“不該”、“差”等傷害學生自尊,絕對禁止使用侮辱和帶歧視性的語言。教師激情的稱贊能夠使學生在成功的快樂中點燃自信的火花,展開想象的翅膀。
二 激勵性評價展示了教師的文化素養和師德,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作文觀
學生受生活經驗、知識儲備、成長閱歷等方面的限制,心里想的、筆下寫的往往都是身邊瑣碎的小事,反映的是自己和自己經常接觸的人和事。語文教師應充分照顧到這個現實,盡量站在初中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的特有角度,對學生作文做出客觀公正的有見地的激勵性評價,千萬不要對學生作文刻意提高要求,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人文關懷和心靈溝通。“親其師,方可信其道”。教師在作文評價中采用激勵性語言,往往更能贏得學生的尊重與愛戴。
作文評價的范圍極其廣泛而又靈活。一篇作文可以評選材布局、思想內容,也可以評結構線索、語言修辭。凡作文涉及的語言現象、語法知識、修辭問題、邏輯推理、文學道理都可以列入評價范圍。作為教學的實施者,語文教師如果能夠始終保持認真、嚴謹的態度,在作文評價中身體力行,像寫“下水文”一樣,寫出言語懇切、用詞精當、點撥到位的評語,則必然會取得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從而向學生傳遞一種健康向上的思想觀念,培養學生正確的作文觀和認真做事的良好態度。
三 激勵性評價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評價觀的具體體現,作文評價應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則和方法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從而培養各種能力。激勵性評價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是,當它作為一種方法運用時,并不是不問是非、不講原則的隨意鼓勵。該鼓勵的不能直白地不加修飾地一個“好”字了結,該否定的一定要否定,但在語言上要用恰當、委婉、容易接受的方式否定。
激勵性評價的方法很多,但吃透作文很重要。只有作文吃透了,才能評得準確、評得恰當、評得透徹。否則,下的評語只能是隔靴搔癢、似是而非,對學生不會有什么實際意義上的幫助。其次是注意語言運用藝術。激勵性評價的語言應當是積極的、健康的、上進的,或充滿激情、或幽默含蓄、或機智風趣。同時,評價語言還要力求簡潔,寧精勿濫,可一字概之即一字概之,可一句概之即一句概之,可一小段概之即一小段概之,切忌長而無味的空洞評價。我記得有本優秀作文選上有一句關于“名人與明星”一文的夾注:“把自己打扮到鬼的妖冶就成了明星”。評語入木三分,極其鮮明地揭示了明星的特征,雖偏頗卻令人警醒。最后,作文的評語要切中要害,抓住重點突破之,切忌面面俱到。一篇作文“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如果評價時面面俱到恐非易事。對于作文中的優點、缺點,通過縱橫比較、合理揚棄,凸顯優中優、劣中劣,抓住主要的、帶有普遍性的長處與不足進行評價即可。這可以集中問題焦點,便于學生充分認識不足。
激勵性評價是作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評價方式。它的出發點是“評”,核心是“鼓勵”,目的著眼于作文水平的提高與發展。如果我們在作文教學中能夠自覺合理地運用激勵性評價,則作文教學幸甚,我們的學子幸甚!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