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的形式是多樣化的,而音樂教學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藝術活動來調動人的興趣,打動人的情感,讓人愉快地受到教育。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多方面的能力,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優勢。轉變學生學習的目的,以創設愉快的課堂教學環境為手段,開放教材、開放學習過程,通過學生的興趣愛好轉化為感受音樂、感受藝術、體驗快樂。
【關鍵詞】音樂教學 樹立信心 激發教學 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09-0122-01
“音樂是人類精神的食糧。”的確,在生活學習中音樂無時無刻不伴隨著我們,有了音樂我們的一切變得那么輕松愉悅。在我們兒時的記憶中所學過的每一首歌曲至今依然記憶猶新,每每聽到熟悉的旋律時都會把我們帶到美好的回憶中,還記得小的時候,每當上音樂課,大家都拿著歌本提著凳子往一個教室跑,好幾個班擠到一起上,雖然喧鬧的教室沒有一點學習音樂的氣氛,但是我們還是學得那么起勁,以至于下課了一邊往教室跑嘴里還一遍一遍地唱,至今都無法忘卻。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音樂教育尤為重要,打開孩子心扉,讓音樂走進每一個孩子的心里就成為每一個音樂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
作為音樂教師,如何讓音樂真正走進每一個孩子的心里,最主要是音樂教學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須營造寬松愉悅的氛圍,而善于為學生營造寬松、愉快的成長環境,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為重要,童心就像一張白紙,有待于我們去描繪,童心又像羽翼未豐的小鳥,有待我們去哺育。因為教師與學生相互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贏得感情。教師努力營造讓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環境,在教學生認真學習的前提下,教師個人首先投入到音樂情感中去,再而感染學生學習、參與和互作。
一 通過音樂的魅力讓學生樹立信心
在每次音樂教學中,我們都能或多或少的看到一些學生不參與音樂課,你上你的課我寫我的作業,使許多音樂教師很困惑,我想所有的一切都源于教師在傳授音樂知識的過程過于老化、沒有創新意識、缺乏情趣。音樂課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藝術活動來調動人的興趣,打動人的情感,讓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鑒于這一特征,“新標準”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放在課程目標的首位。可是在現實音樂教學中,也有學生對它興趣索然,這種現象地形成,主要是來自于學生對自己學習能力缺乏正確的認識而表現出的信心不足。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學習主動性,讓他們看到自己行的一面。在音樂課的教學中許多學生都不想參與,可以說是不敢參與,他們害怕自己會丟丑、害怕同學們笑話。針對這種情況,我想每一位音樂教育者所做的不僅是認真上完每一堂課,怎樣使學生建立信心、看到希望,肯定自己的價值,當通過老師的引導,哪怕微不足道的參與獲得了全班同學熱烈的掌聲和老師的表揚時,學生感受到了收獲,逐漸樹立了信心。“其實做什么事情不要怕就一定能做好!加油吧!”有了信心做基礎,學生們學習的勁頭更大了。心理學家研究證明:當學生的行為表現受到教師的肯定、激勵和贊賞時,他們就會產生愉悅、積極主動的情緒體驗,就會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學習中。
二 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不管在生活還是學習中音樂是無處不在的,在音樂教育過程中我們可以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比如有些孩子喜歡踢足球,那么我們可以將足球比喻成一個音符、傳球可以比喻成延音線、進球比喻成休止符等,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愛好參與到音樂教學中;再如有些孩子喜歡騎馬,那么我們同樣可以使他的愛好轉化到音樂上,將馬蹄聲比喻成鼓聲等。我們可以通過了解音樂與生活的關系,通過教學過程的轉化使學生熱愛音樂、熱愛生活,進而讓音樂伴隨終生,提高生活質量,感受音樂藝術的魅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具體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從生活體驗入手,從自身音樂經驗出發,緊密聯系社會生活及音樂現象,主動去探索、思考音樂與人生的關系,使音樂學習成為一項生動、具體、藝術化的生活體驗。
音樂家冼星海曾說:“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但在現有的音樂教育現狀中,教師常常忽視孩子的感受:在歌唱活動中,教師讓孩子反復練習演唱得多,興趣激發、情感抒發的少,孩子感到乏味;在欣賞活動中,教師講得多,留給學生去思考、感悟的少,學生感到木然;在韻律活動中,教師對動作到位要求得多,情感抒發與體驗的少,學生感到緊張;在器樂演奏活動中,機械練習得多,激發引導興趣的少,學生感到枯燥。在這樣的活動中,音樂的教育功能未得到有效發揮,孩子在音樂活動中只是被動的參與者,根本談不上享受音樂的愉悅和主動參與到音樂學習中去。在小學階段學生們活潑好動、好跳、好唱,是智力開發的最佳時期,那么音樂教育者就要抓住這有利的學習機會讓孩子喜歡音樂并主動學習音樂,實施快樂音樂教學。轉變學生學習的目的“要我學”到“我要學”,以創設愉快的課堂教學環境為手段,開放教材、學習過程,通過學生的興趣愛好轉化為感受音樂、感受藝術,體驗快樂。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達到學習音樂的目的。
作為音樂教育者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平等相處,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并讓音樂去觸動他們的心弦,讓每一個喜歡音樂和不喜歡音樂的孩子都參與進來,主動學習音樂、感受音樂。
〔責任編輯: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