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筆者認為農村中學英語教學要做到:遵循英語規律、利用身邊資源、加強聽說訓練;把握課程特點、倡導廣泛閱讀、培養良好習慣;發揮資源優勢、鼓勵自主探究、進行綜合學習。
【關鍵詞】農村中學 英語課程資源 開發與利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09-0125-01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長期以來,農村中學英語教師們為了提高升學率把教材視為唯一的課程資源,枯燥、繁瑣、機械地反復訓練教材上羅列的知識點,導致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下降,阻礙了農村中學生英語素質的發展,甚至導致產生厭學情緒。筆者認為:應開發和利用英語課程資源,摒棄教材“專制”。開發和利用英語課程資源已成為廣大農村中學英語教師面臨的重大課題。
一 創設英語氛圍,加強聽說訓練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各級各類學校“英語課程應該致力于學生英語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應拓寬英語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給學生創設英語實踐的環境,開展各種形式的英語學習活動”。英語課的首要任務在于引導學生學習語言運用。
英語語言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兩種形式。教師的任務是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設施,加強學生的聽說訓練,給學生創造濃郁的學習氛圍。例如我們可以把學生每日從早到晚在校時間作一定的安排。早自習利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在班上播放簡短易懂的名著名篇的錄音;課間活動和午休時間播放一些生動有趣的英語小故事、經典詩文的朗誦、富有哲理的童話和寓言;堅持每節英語課前要求學生不拘形式和內容用幾分鐘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口語訓練;還可對學生的口語進行評定打分,并作為單元測試分數的組成部分予以記錄。
這些能給農村中學生創造濃郁的英語聽說訓練的學習氛圍,使英語知識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中,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詞匯和內容,定將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 倡導廣泛閱讀,培養良好習慣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在農村圖書相對匱乏的情況下,教師要利用好手頭的閱讀材料,幫助他們形成穩定的閱讀能力,要想方設法盡可能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組織學生廣泛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使學生在廣泛閱讀文本過程中從字里行間提取信息,并將自己對語言的感悟、體驗內化為富有個性色彩的語言過程。同時,鼓勵他們積極利用其他學習資源,通過討論、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完成閱讀任務,解決學習中的困難。筆者一般會鼓勵他們利用《英語周報》、《二十一世紀報》等自覺進行課外閱讀,盡可能閱讀簡短的英美原著或體現英美文化特點的材料,不斷擴大對英語國家文化的了解。
在閱讀一篇文章后,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探索、發現、討論等,還要引導學生就自己的思維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總結好的方法,探尋有價值的、帶規律性的東西,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自主閱讀學習策略。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通過自我反思和集體反思,進行自我完善,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三 因地制宜,整合資源,綜合學習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要求英語課程應該植根于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英語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上能相互滲透和整合,從而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獲得現代社會所需的英語實踐能力。所以,農村中學英語教學應該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把閱讀和口語交際定位于提高、充實、豐富學生整體英語知識之上。
筆者在教學中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墻報、黑板報、學習專欄等優勢資源,把學生寫得好的、哪怕只是有所進步的文章或言論在學校或班級展示;創辦英文校報、鼓勵學生積極投稿;指導學生參加校、市、省、國家級英語作文競賽;開展英語作文寫作評優活動;鼓勵學生動手寫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指導學生向英文報刊投稿。為農村中學英語教學搭建一個開放、自主的獨具農村特色的課程資源平臺。促進農村中學生英語素養全面提高和協調發展,培養農村中學生自主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強大的資源優勢,搜索、了解英美文化,包括民俗民情、民間文化等,使他們的英語素質擁有自身特點,打上時代烙印,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既不脫離英語教材,又不是為生硬地學習課本知識而學習課本知識。例如筆者在教學牛津英語8A《Birdwatchers》一文后,讓學生去網上搜索一下還有哪些珍稀鳥類需要我們保護,調查一下我們的家鄉有哪些野生鳥類需要我們保護?它們的生長狀況如何?要求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參觀訪問且認真作好記錄,并用相機拍下這些野生鳥類的照片供大家認識和了解,寫出調查報告。這樣既發揮資源優勢培養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又拓寬了農村中學英語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獲得現代社會所需的自主學習的英語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朱慕菊主編、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走進新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5
[2]吳剛平.課程資源的理想構想[J].教育研究,2001(9)
[3]范兆維.課程資源概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4]白文華.充分挖掘學校資源,創設英語環境[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4(4)
〔責任編輯: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