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發展的根本任務,因而從面向少數優生的應試教育到面向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是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通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本人覺得如果能切實有效地做到以下幾點,對后進生的轉化將有很大的幫助。
一 從學生入手
1.培養后進生的自信心
一般來說,后進生存在一種自卑心理,平時很少受表揚,對批評較為敏感。若物理教師在課堂上動輒諷刺、挖苦或濫加訓斥,必定會增強其逆反心理,人為地把他們推向教者的對立面,而他們卻非常需要教師的悉心教導和熱情鼓勵。所以平日在課堂上應該實施微笑教學,經常鼓勵這些后進生,使其感到有一種親切和諧的氣氛,幫助他們樹立“我能學好物理,我一定能成功”的信念。對他們作業中出現的疑難點要注意個別輔導,多面批、多激勵,每次考試盡量當面講評,每個實驗逐步地進行指導。
2.激發后進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第一,融洽師生關系,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學生對學科的好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個人魅力。如果學生喜歡某位老師,他一定會喜歡這門學科。因此,教師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經常深入學生中和學生談心,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關心他們的思想動態,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經常與學生一起參加課外體育或文藝活動,在娛樂和游戲中改善師生關系。努力使學生從內心感到自己在幫他、為他好,從而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如從一開始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可以減少學生在物理學科中變為后進生的機率。
第二,多變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的心留在課堂。如果課堂上是干巴巴的語言、千篇一律的灌輸填鴨式教學,學生學習必定索然無味。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采取多種方法、手段,引導學生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同時保持課堂氣氛輕松活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肢體語言來強調問題,也可以穿插一些典故、笑話、順口溜、歇后語、物理學史、科學家生平事跡等,還可以采用問題討論、分組競賽等手段,隨時變換教法,抓住學生思維,讓其緊跟教師完成每一堂課的教學和學習任務。
第三,使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由好奇心向求知欲的過渡中,成功引發的滿足感是必要的催化劑。只有學生獲得成功后的滿足,才會激發學生對進一步成功的渴望,逐步培養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后進生,他們在其他學科中極少受到表揚,他們需要教師的肯定,而這時我們便可以“乘虛而入”。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后進生獲得的哪怕是很微小的成功,及時加以肯定,使他們獲得被認可的感覺,因而緊緊抓住他們的心。此外,教師所選的題目不應過難,使后進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獲得答案,否則會適得其反。
第四,挖掘教材內涵,增加學習興趣。任何人對新鮮事物都有好奇心,在物理教學中若能經常保持新穎和變化,就能不斷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樂于學習。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課本中有許多實驗。充分利用好課本中的實驗,使學生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途徑感知事物,避免空洞的說教,把枯燥的理論知識形象化、具體化。
二 從教師入手
1.教師的教學方法
第一,提問的藝術。(1)聯系學生的知識,層層深入,提出問題,但要根據后進生的實際情況,適可而止,盡量不要超出他們的能力范圍,否則他們可能會因為答不出問題而覺得在同學面前丟了臉,又得不到老師的表揚而對物理失去興趣甚至產生逆反心理;(2)針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提出引起爭論、激發思考的問題。由于與生活實際相關,這樣一來可以引起后進生的注意,二來由于大家生活經驗相當,所以后進生也能“插上嘴”,久而久之,后進生在物理課上不再一言不發,漸漸地融入到物理課堂中。由于爭論時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通過爭論解決的問題,理解深刻。
第二,實驗的安排。(1)盡量不要將后進生與優秀生放在一組,否則他們會變成“觀眾”;(2)在實驗時,多留意后進生,悉心指導他們完成實驗,并及時給予鼓勵與表揚;(3)盡可能地安排一些家庭小實驗,將簡單而又趣味性強的實驗交由后進生負責。
2.教師的管理方法
很多教師都有感受,他們從心里喜歡品學兼優的學生,感覺“優生”教起來是那么的輕松,管起來是那么的省心,而后進生呢?一無是處,看見就煩。漸漸地在態度上明顯地表現了出來。其實,這些教師在不知不覺中犯了一個最不該犯的錯誤,他們傷了后進生的自尊,而后進生的自尊心卻是很強的,他們對老師的態度也很敏感。這就要求老師無論在什么時候都要“一碗水端平”,給后進生同樣的機會、同樣的笑臉,不要將他們排斥在外。
三 從“減負”入手
對于作業題,后進生大多不會做,于是他們要么干脆不做,要么去抄,起不到鞏固的作用。我的方法是:給后進生“開小灶”,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給他們布置難度適當的作業,并隨著他們程度的提高,作業也逐漸與其他學生的作業難度相似,最后完全統一。
總之,做好后進生的轉化是一項艱巨的工作,除了以上所陳述的之外,教師本人是否熱愛物理、對物理學教學是否投入、教師對科學的價值體系是否信仰、教師教學觀念、教師是否能從物理知識及教學過程中感受到美等,這些對后進生學好物理課程、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都十分重要。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