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語文學科是數學學科的基礎,那么數學學科就是所有自然學科的基礎。數學這門學科越來越被許多教育專家所重視。馬克思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任何學科只有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能走上頂峰。”然而許多初中生感到學習數學有些困難,下面本人介紹在教學中的一點體會。
一 重視預習,學會預習
預習是聽課的前提和基礎。預習時,必須要先掌握課本的知識結構。數學知識的結構一般分為四個層次:直觀內容;數學概念;結論(包括公式、定理、性質、法則);應用方面。預習過程中須把重點放在數學概念的理解和一些公式、定理、性質、法則的掌握上。數學知識結構嚴謹、邏輯性強,數學語言精練且抽象,預習過程中應重視理解。如何做到理解知識呢?我認為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瀏覽。從整體上搞清楚課本在講些什么;細讀。針對知識的重難點弄清原理,聯系已有的相關知識內容,適當運用遷移;適當練習。針對知識的概念、法則進行相關練習。
二 課堂學習要講究方法
課堂教學是學習數學知識的關鍵。要想提高課堂聽課效率,必須始終跟隨老師的思維走,同時注意以下一些方法:
1.要把聽、看、想、做、記較好地結合起來
第一,聽。主要是聽老師講課的思路。數學知識連貫性較強,容不得有脫節,這就需要學生一定要緊跟老師的思路。聽老師是如何引入數學概念的;聽老師是怎樣歸納數學知識的;聽老師是怎樣推導公式證明定理的;同時也要聽其他同學課堂的回答,有的同學答對了,就想想他是怎么思考的,自己為什么沒有這樣去思考,有的同學答錯了,也應仔細聽聽他錯在哪兒,為什么出現這樣的錯誤,及時分析出現這樣錯誤的原因。
第二,看。就是觀察。(1)看老師的板演,老師的板演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看看老師的板演過程對自己記筆記有什么幫助,對數學解題格式有什么要求;(2)看老師講題時所畫的輔助圖形,是如何分析題目的;(3)看老師出示的教具與知識之間的聯系和演示教具的過程。
第三,想。就是自己思考問題。數學概念是如何由實際問題和在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抽象出來的。對于性質要想一想它的條件和結論是什么,這些性質對于解決問題有什么樣的作用,同時要注意一些解題技巧。
第四,做。就是練習。對于所學的知識而言,練習既是檢驗又是鞏固。要認真對待課堂練習,及時發現存在的、自己還未解決的問題,進行鞏固和補充。
第五,記。就是課堂上做筆記。要做到堅持記。但數學課還是以聽、看、想為主,要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不能主次不分,更不能什么都記,而應記一些主要的內容和預習未發現的問題。課堂上學的一些性質應盡可能的當堂記牢,只有這樣課后才能靈活運用。
2.課堂上要積極大膽的發言
利用課堂上一切可能的機會大膽的發言。這對于聽好一節課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如果發言對了,可增強自己學習的信心。同時對自己所學的知識作了一次檢驗。如果發言錯了,也沒關系,經過老師同學的指點、改正,也會加深印象,對課后復習有幫助。同時積極發言也培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 注意課后復習鞏固
1.復習一定要及時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及時復習比經過一段時間復習效果好得多。根據艾氏遺忘曲線分析:復習的越及時,效果越好。課后的及時復習也可補充課堂上的不足。
2.復習要注重將所學加以整理、綜合
突出其內在聯系,使自己通過復習對所學過的知識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認識,可采取列提綱、畫表格、簡單的圖形表示等方法有助于掌握知識的內容。
3.要學會小結
把學過的數學知識重新整理歸納,列出所學知識的重點及關鍵詞,便于記憶。復習時,還應對一些解題規律和數學問題的解題思路進行總結。
4.要攻克難點
在平時學習中,總會碰到一些比較難懂的和一些自己未能掌握熟練的內容,在復習時,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重點復習,彌補這方面內容和解題技能的不足。
四 認真對待作業
作業能反映自己學習的效果,鞏固課堂知識,積累復習資料。數學作業質量的高低往往可以衡量一個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因此要認真對待作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要掌握正確的解題過程
做到審題要仔細,分析要合理,解題要清晰,檢查要細心,答題要工整。
2.書寫格式要準確
格式規范是數學作業的基本要求。
3.要及時糾正錯誤
做數學作業時,總會有一些錯誤,錯誤反映了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對于作業中的錯誤,一定要認真分析,找出原因,及時糾正。
4.要學會小結
當解完數學題后,應考慮能否從這些題目中獲得一些有益的啟示和一些規律性的東西。
五 必不可少的考試技巧
1.總覽全卷,區別難易
拿到數學試卷后,看看哪些題目是平時做過的,哪些題目是需要考慮的,哪些題目是自己難分析的,分出難易,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確定解題順序。
2.認真審題
審題時,應搞清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同時在較短的時間內想想以往學過的知識,運用分析法和綜合法尋求解題方法。
3.解題過程要清楚
做到在正確的基礎上提高解題速度。
4.認真檢驗
檢驗是作為考試的一種補救方法,在數學考試中尤為重要。這一點,所有學生必須引以重視。
總之,初中生要想學好數學這門學科,必須要下一番工夫,對每一個知識點要吃透,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靈活運用,長此以往,數學就不再難學了。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