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賞識教育必須堅持是非標準
評選“好孩子”的標準要改變,不能把聽話、不亂動、遵守紀律作為評選“好孩子”的重要標準。而對那些聰明的、好奇心強、表現欲旺盛的幼兒卻強加抑制。 教師應該恰到時機地運用賞識表揚手段,正確引導他們健康發展。不能因噎廢食,因為一些小錯就全盤否定這些幼兒的優點,而應正面引導,揚長避短。
2.必須讓幼兒知道賞識的原因
表揚的目的在于為幼兒將來的行為指明方向,使幼兒得到鼓舞而更加進步。對幼兒表現的令人滿意的具體行為,教師在表揚時要指明,指明得越具體,幼兒對一些好的行為就越清楚。如籠統地說:“你今天真乖!”幼兒往往不明白“乖”是指什么。這時如果這樣說:“你今天幫助大家收拾玩具,看到掉在地上的積木也能主動地收拾好,你做得很好,老師真為你高興。”這樣既肯定了幼兒的行為,又培養了幼兒關心集體、愛護公物的良好行為。
3.賞識教育必須和養成教育相結合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教育者為了讓幼兒聽話,往往采用事先許諾的表揚來獎勵幼兒,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如在課間活動時,為了不讓幼兒亂走,避免發生安全事故,就對幼兒說:“今天下課了,誰不跟別人亂打鬧,老師就獎勵他一顆五角星!”但如果老師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這種表揚的方式用多了,會滋長幼兒的一些不良行為,做什么事帶有明確的功利性,沒有好處就不做。長此下去,對培養幼兒做事的責任心和利他行為很不利。因此,我們在賞識表揚時,不可濫用事先許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