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認真備課,預想傷害。備課時,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場地的布置和器材的運用,預想在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傷害及消除辦法;研究學情和學生年齡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手段、負荷,對其可能出現的傷害進行預測,并尋求最佳的解決辦法。
2.要檢查器材,消除隱患。體育教師要定期檢查學校運動場地和體育器材的安全性,發現問題及時上報,敦促盡快解決,杜絕場地和器材“帶病”工作;每次上課前,都要認真細致地檢查場地和器材,減少因其存在問題而造成的傷害。
3.要加強教育,提升意識。通過安全教育使學生明白安全的重要性,知道安全問題對自己健康帶來的危害;教師對安全工作要常講常新,時時提醒,常常督促,貫穿于整個學期,落實到每一節課,強調到每個可能出現傷害的動作;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適時加強學生良好的體育道德教育。
4.要準備充分,預防意外。教師要讓學生知道準備活動的重要性、意義、作用和方法,調動學生參與準備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據教學內容和學情,做好常規準備活動和專門準備活動,避免學生意外傷害;安排教學內容時,準備活動要充分考慮到季節、學生身體機能,設計適宜的運動負荷,預防運動傷害。
5.要保護幫助,防患未然。課前或室內課,教師要向學生介紹一些預防運動傷害、保護和幫助的方式方法以及如何急救等內容;教學中,教師應進行有針對性地保護和幫助,讓學生掌握其方法、技巧,防止學生因保護幫助不當而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