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帶著兒子回到農村爺爺家。爺爺養有一些蜜蜂,一到家,兒子便迫(pò)不及待(jí dài)地跑到后院去看蜜蜂了。他玩了好一會兒,突然跑到我跟前,問:“爸爸,我發現了蜜蜂的蜂窩構造十分精巧。蜂房由無數個大小相同的房孔組成,每個房孔都被其他房孔包圍著,兩個房孔之間只隔(gé)著一堵(dǔ)墻,但是每個房孔都是正六邊形,這是為什么呢?”我告訴他四個答案,要他選擇。小朋友,你認為哪個是對的呢?
A.方便蜜蜂進進出出。
B.其實,蜜蜂是想建一個圓柱形的巢,但總是建不好。
C.節省材料。
D.因為蜜蜂有六條腿,所以建的每個房孔都是六邊形的。
答案:C.
小知識: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從物理、數學、行為學等角度對蜂巢進行研究,都認為蜜蜂是有意識地建造了完美的六角形巢房,是“天才的建筑師”,但蜜蜂如何測量得那么精確卻是誰也猜不出。
蜜蜂的身體基本上是圓柱體,而蜂窩的房孔是六邊形,蜜蜂在房孔內既不會有多余的空間又不感到擁擠(yōng jǐ)。由此可見,如果蜂巢呈圓形或八角形,會出現空隙(xì);如果是三角形或四角形,則面積會減小;而六角形的利用效率(xiào lǜ)是最高的。另外,從剖(pōu)面圖可知,兩面的巢房方向都是朝上的,工蜂在巢房中哺育幼蟲、貯(zhù)藏蜂蜜和花粉,蜂巢形成9—14度左右的角度,可以防止(fáng zhǐ)蜂蜜流出。蜜蜂的生態和蜂巢的結構真是讓人吃驚,可以說是自然界的鬼斧(fǔ)神工。
受蜂巢結構的啟(qǐ)發,人們發明了許多結構穩定、用料省、覆蓋(fù gài)面廣、強度高、重量輕的產品。以蜂巢結構為基礎的蜂窩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通信、建筑等領域,并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