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你聽說過“沒頭腦”和“不高興”的故事嗎?如果沒聽說過,不要緊,你可以問問爸爸、媽媽;如果爸爸、媽媽也沒聽說過,那也不要緊,你可以問問爺爺、奶奶,他們一定知道這對寶貝的故事。
內容介紹:
“沒頭腦”和“不高興”是書中兩個主人公的外號。“沒頭腦”不是不聰明,只是做事有點馬虎,常常丟(diū)三落(là)四;“不高興”不是不會笑,而是任性、固執(gù zhi),總是不愿意與他人協調(xié tiáo)配(pèi)合。“沒頭腦”當上工程(chéng)師以后,設計(shè jì)了一座300層的摩(mó)天大廈(shà)作少年宮,可是忘了設計電梯(tī),到225層樓上去看場戲,得背上干糧、被子,上下一次要一個月。“不高興”呢,他跟人搭檔(dā dàng)演“武松打虎”,他扮演(bàn yǎn)老虎,卻總不高興按照(àn zhào)劇情的要求被武松打死,結果急壞了臺下看戲的小朋友們。
精彩選讀:
我有個鄰居(lín jū),今年12歲,叫做“沒頭腦”。他名字叫沒頭腦,人可有頭有腦。頭還挺(tǐng)大的,眼耳口鼻,一樣不少。他讀書也聰明,絕(jué)不可能沒腦子。大家叫他沒頭腦,因為他記什么都打個折扣(zhé kòu),缺點零(línɡ)頭。
這孩子常上我家串(chuàn)門。玩了半天,走了。我剛把門關上,嘭(pēng)嘭嘭,外面又敲(qiāo)門了。我開門一看,原來又是沒頭腦。“對不起,我把書包給忘了。”他一邊脫(tuō)帽子手套(tào),一邊進屋找書包。他找到書包,走了。我剛把門關上,嘭嘭嘭,外面又敲門了。我開門一看,還是沒頭腦。“對不起,我帽子給忘了。”
他進屋找到帽子,走了。我剛把門關上,嘭嘭嘭,外面又敲門了。這回我把門打開,也不看是誰,就把一副(fù)手套塞(sāi)出去:“沒頭腦,你的,拿去!”我進屋子一看,那不是他的書包嗎?多半是他回來找帽子,又把書包給丟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