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于2006年3月公布了“常規三叉戟改裝”(CTM)計劃,旨在將美海軍現役的“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的核彈頭改裝為常規彈頭。CTM計劃要求:改裝后的常規“三叉戟Ⅱ”導彈將在接到作戰命令后的一小時內,對全球任何地方的目標實施快速打擊。
基本型“三叉戟Ⅱ”D5導彈為三級固體彈道導彈,彈長13.4米,彈徑2.11米,發射重量59噸,射程11000千米,采用星光慣性制導,可搭載MK4和MK5再入飛行器,裝配W76和W88兩種彈頭,命中精度90~120米。根據“常規三叉戟改裝”計劃,美海軍將對每艘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上24個導彈發射筒中的2枚“三叉戟.”導彈進行改裝。未來,每艘“俄亥俄”級潛艇將攜帶2枚“三叉戟Ⅱ”常規導彈和22枚“三叉戟Ⅱ”核導彈。每枚改裝導彈將攜帶4個改型MK4再入飛行器,再入飛行器上搭載的動能射彈彈頭為一種面殺傷武器,能夠打擊以數米級精度定位的軟目標。彈頭包括許多鎢桿,由爆炸裝藥炸開,形成相對均勻布撒的單個小鎢桿。CTM計劃的主要改進包括:①將“三叉戟”導彈的核彈頭改裝為常規彈頭,每枚常規彈頭上裝有可布撒的動能侵徹彈。②為MK4再入體加裝襟翼操控系統(該系統包括一套氣動控制系統、GPS系統接收器和慣性導航裝置),使其接近目標時可進行調整,從而提高打擊精度并增大穿透角度。③為導彈安裝一個三軸擺動系統以控制其飛向目標的過程。④采用新的MK-6LE制導系統和電子設備。⑤更新三級固體發動機。⑥改裝發射器控制系統以及該系統與導彈的接口,以更好控制混合裝載的核與常規彈頭。
改進后的常規“三叉戟Ⅱ”D5洲際導彈的外形與核洲際導彈基本相同,主要區別在于常規“三叉戟Ⅱ”D5洲際導彈采用一種新的常規彈頭,其構型與現役的MK4再入飛行器相同,但采用新型尾端、新型的再入飛行器、慣性測量裝置和GPS接收器,具備終端導航和控制能力。經過改裝的導彈精度可以從目前的90~120米提高到10米以內,射程約7500千米,在接到作戰命令后的一小時內,對全球任何地方的目標實施快速打擊。
但是,由于擔心“常規三叉戟改裝”計劃可能會造成核誤判,即將攜帶常規彈頭的“三叉戟”導彈誤認為核導彈,美國國會一直沒有批準為該計劃撥款,奧巴馬政府已決定終止該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