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在空軍航空大學開學典禮暨吉林長春首屆航空開放日活動中,中國空軍新成立的“天之翼”、“紅鷹”兩支“學院派”飛行表演隊和已成立半個世紀的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同場獻技、盡展風采,展示60年來人民空軍飛行員培養和飛行基礎教育取得的輝煌成就。
“天之翼”飛行表演隊,由空軍航空大學于今年3月組建,表演隊員都來自飛行教學一線,個個飛行經驗豐富、技藝超群,安全飛行時間都在2000小時以上。表演飛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單發活塞式、常規氣動布局,雙座初教-6型初級教練機。該機1962年定型交付使用,是我國生產、交付數量最多、出口數量最多、出口國家最多的飛機。初教-6飛機作為空軍主力初級教練機,50年來共培養—萬余名飛行員。
“紅鷹”飛行表演隊,由空軍第三飛行學院組建于2011年3月,隊員全部由飛行教員擔任,有特級飛行員3名,一級飛行員15名,個人飛行總時間都在1200小時以上。其中8名參加過2009年國慶閱兵。“紅鷹”飛行表演隊所使用的飛機,是目前我空軍飛行學院廣泛使用的教-8普通高級教練機。該機是我國洪都航空工業集團自行研制的新一代亞音速噴氣式教練機,最大時速800公里,實用升限12000米。
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成立于1962年1月25日,至今已走過49年光輝歷程。主要擔負禮儀迎賓和重大表演任務,先后接待146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代表團,執行過近400次迎賓表演和專機護航任務。在建國40周年、50周年、60周年首都國慶閱兵中第一梯隊飛過天安門,接接受檢閱,被譽為“藍天儀仗隊’。
“八一”飛行表演隊的6架新換裝的殲-10戰機,表演了六機三角隊形大坡度盤旋、六機三角隊形俯沖上升轉彎、雙機剪刀機動分開、四機箭隊斜斤斗五機水平向上開花、三機同步橫滾扇形解散等15個動作。“天之翼”表演隊分別進行了六機超低空通場、四機低空盤旋、三機空中開花、雙機螺旋、雙機剪刀機動、單機雙圈螺旋等20多個表演動作。“紅鷹”飛行表演隊進行了八機鷹隊、六機雙順風隊變六機箭隊、五機同步快滾、雙機斜斤斗、雙機同步定向橫滾和單機水平多次橫滾等25個表演動作。
據空軍司令部軍訓部領導介紹,國際上的飛行大國都有多支飛行表演隊,俄羅斯空軍有“勇士”、“雨燕”和“空中驃騎兵”三支飛行表演隊,美國不僅陸海軍有飛行表演隊,還有很多民間的飛行表演隊。“八一”飛行表演隊是世界四大第三代超音速飛行表演隊之一,它承載著更多的國際表演任務。“天之翼”和“紅鷹”未來的任務,更多的是國內表演以及與國際進行軍事交流,讓更多的國人親身感受到空天文化。“八一”飛行表演隊好比“國家隊”、“專業隊”,兩所飛行學院的表演隊是“省隊”、“業余隊”,三支表演隊形成互補,同時互相借鑒,共同提高飛行技術水平。
活動期間,空軍在長春大房身機場舉辦空軍武器裝備靜態展示。空軍參加60周年國慶首都閱兵的轟-6H、殲-11B、運-8C、殲-10、殲轟-7A、殲-8F、強-5、直-9、教-8,以及最新的雷達、導彈等武器裝備悉數亮相,全面展示中國空軍的武器裝備發展現狀、實戰能力和信息化建設水平。
殲-10戰斗機
殲-10戰斗機是我國第一架完全獨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戰斗機,2005年正式裝備部隊并在很短的時間內成建制,系統地形成了戰斗力。西方將殲-10劃分為典型的第三代戰斗機,認為它是中國第一種裝備部隊的國產第三代戰機,第一種真正兼有空優及對地雙重作戰能力的國產戰機,殲-10的后繼改進型正在逐步推出,在機身的一些局部細節上都作了改進。使得飛機的性能也大大提高。目前的改進型暫定為殲-10B。韓國國防部長官金寬鎮2011年7月16日參觀訪問中國空軍滄州飛行試驗訓練基地,這是殲-10基地首次對外公開。
殲-11B戰機
殲-11B重型戰機是中國在引進蘇-27SK后為提高航電系統效能而自行研制的第三代國產戰斗機。與國產殲-10輕型戰機相比,殲-11B戰機的航程更遠,載彈量更大;與蘇-27相比,殲-11B在隱身,火控、電子系統、雷達、機體壽命等方面都有大幅改進和創新。殲-11B最大的特點就是采用我國自行研制的綜合火控系統替代原來蘇-27SK的簡單的攻擊/導航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