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女人能延長感情保質期在咖啡館,無意中聽到兩位女子的對話。一個說,他絲毫不懂我要什么,一點都不能讓我開心。另一個接著說,如今的男人都自私得很,他們才不關心你想什么。
類似的抱怨,我聽到過許多。很多女性認為自己在感情生活中得到的快樂太少,甚至越來越不快樂,原因是對方不夠體貼、不懂愛、不關心自己等。她們想當然地以為,如果對方能夠做得更好一點,自己一定會幸福一些。
而事實卻是,當對方做得更好一點的時候,她們的要求也會更多一點,于是依然因為對方的不夠體貼、不懂愛、不關心自己等等原因而煩惱。一個人究竟會不會幸福,與他遇到什么樣的人有關,但更為重要的是他自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人們常說一段好的感情是女人的美容佳品,那么顯而易見的是,再好的美容品也有保質期,倘若所謂“好的感情”是指幾十年如一日,舉案共齊眉,相看兩不厭,那所謂的好與壞,其實已經(jīng)與感情無關,而與修養(yǎng)有關了。
感情是一種必會有起伏甚至生變異的心理活動,絕不會有固體物質的穩(wěn)定性,即使人們抱著美好的愿望,試圖以一紙婚書將其固化,卻也不可能令其始終不變。現(xiàn)實生活中,《山楂樹之戀》中的老三與《神雕俠侶》里的楊過同樣稀少,我們所遇到的不過是平常資質的男人與普通路徑的愛情。初相愛時,彼此就是對方的世界,憂郁的人被照亮,不懂愛的人忽然成了愛情專家,刁蠻的另一個名字叫撒嬌,呆板還有一種說法叫酷斃。可惜繁花迷眼的日子總是那么短暫,后來……究竟還有沒有后來?后來的故事其實千人一面,不過是白布上繡紅花兒,陽春面里找油花兒。
愛情與個人的辯證法,往往并不是一段好的愛情改變了一個人,而是一個有快樂能力的女人,延長了感情的
保質期。
什么樣的婚姻才閃亮有一位絕色美女,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夫妻婚后不久便分房而睡。外人只見她日益憔悴,卻鮮聽到她的抱怨。終于某一天,她的身份由演員變成了作家,開始出書、搞簽售、做演講,眉眼間的憔悴一掃而光,人人皆嘆她終于戰(zhàn)勝了歲月,挑戰(zhàn)了美人遲暮的悲涼。
你當然知道我說的是誰。是的,如今的林青霞,已經(jīng)沒有人再猜測她的婚姻幸或者不幸,對于一個能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光鮮閃亮的女人來說,她對愛情的依賴或者說要求會降到很低,那么,重利的商人或者平淡的感
情,便不再是個問題。
對于那些抱怨另一半沒能給自己更多快樂與幸福的人,最應該搞清楚的并不是對方還愛不愛自己,而是,在情感生活中,婚姻是你的底色,還是你是婚姻的底色。如果婚姻是你的底色,事情很簡單,只要你努力做一個快
樂、知足,有幸福感染力的女人,你的婚姻就是亮色的。
倘若你是婚姻的底色,事情就會變得復雜。你的情緒走向將不得不依托于婚姻中的另外一半,這會讓你過度關注對方的一舉一動,依賴于對方情緒以及他對你的態(tài)度,因他喜而喜,因他悲而悲,甚至因為極度缺乏安全感而變得敏感脆弱,糾結難纏。或許你覺得依賴是個美好的詞,卻忽略了依賴與要求是成正比的。對對方的依賴越多,要求也就越高。
婚姻課堂永不過時的內容即使身邊暫時沒有一個好男人,我們也要做一個好女人,只有這樣,才可能遇到一個好男人。一個眾人眼里的壞男人是顯而易見的,一個婚姻中的男人,他好或者不好,不僅看太太以什么樣的標準來要求他,更要看太太有沒有強大的正面氣場,能夠讓他快樂而放松地承擔婚姻中的義務。
“如果沒有男人,我一樣可以快樂,那要男人干什么?”有人也許要這樣問。如果你認為戀愛或者結婚是一個索取的過程,對方有義務讓你快樂,讓你幸福,你不僅會失望,甚至可能發(fā)現(xiàn)結婚基本是一個給自己生活添亂的過程。
婚姻本身,其實是一個背包袱的過程。完美的婚姻,可能在最開始的時候,彼此之間有極其濃烈的吸引與深厚的情感,但那只是一個短暫的過程或者說微小的起因。之后漫長的歲月中,更好地接納、包容對方,并以此為樂,才是婚姻課堂永不過時的內容。將人生的快感建立在對婚姻的要求與索取之上,與將人生的快感建立于自身之上,然后去接納、包容婚姻中的另一半,前者看上去似乎更幸福。但我們必須明白,要求與索取永遠需要對方的配合,如果他不給,你要求得越多,婚姻質量便越差。而接納與包容則掌握在你自己手里,你
要做的只是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換個角度看問題。
總有人爭論《紅樓夢》中,寶釵與黛玉誰更適合做妻子,在我看來,其實倒是史湘云最適合,因為只有她具備
在逆境中讓自己快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