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衛生陶瓷的定義、產品的種類、特點及工藝技術;衛生陶瓷產業鏈及利潤變動原因;衛生陶瓷在國內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市場的需求分析以及衛生陶瓷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通過分析表明,我國衛生陶瓷行業未來的前景是光明的,經過努力,我們在技術裝備水平、企業管理水平、人員素質、產品質量、創新能力等方面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將會進一步縮小,使我國不僅是世界衛生陶瓷的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更將成為技術創新強國。
關鍵詞:衛生陶瓷;工藝技術;產業鏈;市場需求;發展現狀
1 衛生陶瓷的定義、產品種類、特點及工藝技術
1.1衛生陶瓷定義
衛生陶瓷是指在高溫條件下,以高嶺土、高塑性粘土、石英和鉀長石為主要坯用原料,以長石、石灰石、石英、白云石、滑石、菱鎂石和氧化鋅為釉用原料,生產衛生和清潔盥洗用的陶瓷制品。
1.2衛生陶瓷產品的種類
(1) 面盆類:可分為掛式、臺式和立柱式三種。
(2) 坐便器:按外形可分為連體和分體兩種;按排水方式可分為底排(底部出水)和墻排(橫向后排)兩種;按排污方式又分為直沖式、噴射吸式和靜音虹吸式3種。一般來說,直沖式沖水效果好,沖水推進速度快,但噪聲大、虹吸式噪聲小、用水量大。
(3) 浴缸:按材質大致分為壓克力浴缸、鋼板浴缸和鑄鐵浴缸三類;按洗浴方式分為坐浴、躺浴;按功能分為泡澡浴缸和按摩浴缸。
(4) 淋浴房:就是采用塑鋼、合金滑軌、銅或不銹鋼合頁,加上鋼化玻璃組成淋浴設備。它既能分割室內空間,劃分出干濕功能區域,又能以其通透美觀、占地少、耐潮濕、防水、防濺等優點裝飾衛浴間。
(5) 蹲便器:蹲式的排便裝置,有前排和后排兩種。
(6) 凈身器:俗稱婦洗器,屬于婦女專用。現在的高檔裝修或時尚前衛人士常常采用。
(7) 小便斗:男士專用,有的家庭甚至還選用了感應器。
(8) 五金小配件:款式品種繁雜,主要包括各種龍頭水嘴、花灑噴頭、各種毛巾架(環)、皂杯架(缸)、衣鉤、浴簾以及各種防霧鏡和地漏等。
1.3衛生陶瓷的特點
衛生陶瓷屬于全瓷化的制品,具有耐高溫、耐磨、不吸水等優點;進口特殊釉料配方,釉面光潔細膩,表面耐磨、耐污性好,易清潔。
1.4 衛生陶瓷的工藝技術
隨著衛生陶瓷制品走向國際消費軌道,其結構逐漸由單一方式向舒適、多功能、節能環保、安全時尚等方向轉變。衛生陶瓷行業技術發展的特點及主要產品生產工藝流程如下。
1.4.1衛生陶瓷行業技術發展的特點
(1) 產品設計開發技術
采用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工程及計算機輔助制造,取代傳統二維設計和手工模具制造及反復試制的開發流程,使產品設計更為精確,開發周期更短。
(2) 產品制造工藝
采用重力鑄造和低壓鑄造技術,使生產效率明顯提高,勞動強度大大降低,并可以完成復雜結構、高難度的產品。
(3) 新技術、新材料
陶瓷閥芯、恒壓恒溫等高新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產品性能可靠,而且更衛生、安全、節能和環保。
1.4.2衛生陶瓷主要產品生產工藝流程
目前衛生陶瓷行業采用的工藝主要有模具設計、陶瓷閥芯技術、節水技術、恒壓恒溫技術、重力鑄造技術、低壓鑄造技術、壓鑄成形件及沖壓成形件。成形后經過機加工、磨拋工序、電鍍后成為零配件,經過組裝后成為零組件銷售給客戶。衛生陶瓷制品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2 衛生陶瓷產業鏈及利潤變動原因
從整個產業鏈的角度進行分析,衛生陶瓷的上游主要是粘土、石灰石、石膏及其它土砂石開采,模具、陶瓷和搪瓷制品生產專用設備制造;天然氣、煤、重油和電力等。下游主要是建筑裝修裝飾業。其產業鏈結構如圖2所示。
由于陶瓷原料資源的日益枯竭,陶瓷原材料粘土、瓷砂、白泥、黑泥及色釉料的價格大幅上漲,有的原材料價格漲幅高達129%。此外,受近幾年物流運輸成本的上漲和人民幣升值的影響,衛生陶瓷行業生產企業的利潤大大降低。其原材料上漲及其波動原因見表1[4]。
3衛生陶瓷行業在國內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3.1衛生陶瓷行業的現狀
3.1.1國內衛生陶瓷產量龐大
據國家統計資料,2010年全國衛生陶瓷產量超過1.7億件,超過世界總產量的4成,衛生陶瓷產量“十一五”期間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2.6%。2010年衛生陶瓷出口5400多萬件,同比增長17.4%,出口金額近7.79億美元。
3.1.2以優勢企業擴張、企業聚集形成了新的產業布局
我國衛生陶瓷產業總體上呈點和塊狀分布。點是以優勢企業為核心形成的產業基地,塊是由眾多企業聚集而形成的產業集群。
優勢企業既有本土企業,也有跨國公司的合資企業,其生產規模大、創新能力強、擁有知名品牌,市場占有率高。在佛山、唐山、四川等國內名牌企業以及國外的著名衛生潔具生產企業,通過實施就地改、擴建或異地擴張的發展戰略,完善并建立起規模化生產基地,如新中源在清遠建設的衛生陶瓷生產線已投入生產;重慶四維通過國際合作形成規模化高檔衛生陶瓷生產,繼而形成重慶江津、重慶萬盛、湖南湘潭三大生產基地,配套化衛生陶瓷總生產能力達到300萬件;TOTO繼北京、南京之后在上海、廣東建立衛生陶瓷及配套生產線。
與此同時,一些地區也以產業集群形式形成了一些主產區。目前潮州是國內企業數量最多、產量最大、品種最全的產區,該地區有衛生潔具生產企業約1000多家,年產量在3400~4000萬件,占全國總產量的50%。
3.1.3產品品種多,高、中、低檔產品共存
我國衛生陶瓷產業通過不斷的努力,在引進和消化國外先進技術和裝備及學習國外的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取得了重大的發展,國內市場上衛生陶瓷產品大致分三個層次。第一檔次為高檔產品,產品質量好,品牌效應明顯,約占市場的10%~20%左右。主要是國外著名品牌(如科勒、美標、東陶、樂家、伊奈、HCG等)在我國建立的合資企業,以其長久的品牌效應、高品質的產品、良好的服務,幾乎占據國內全部高端消費市場;第二檔次為中檔產品,包括唐山、重慶、廣東衛生陶瓷產品約占市場的30%~40%;第三為低檔產品,占市場的40%~50%。
3.1.4創新產品不斷涌現
企業加大力度創新產品,以適應市場需求,增加效益、增強競爭力。近年來,由于煤、電、油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產品的生產成本上升,利潤變薄。為此,企業應加大自主研發創新的力度,開發、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因此,出現了一些在外觀、實用、功能上的創新產品,包括美標新開發的世界頂尖衛浴節水技術產品、TOTO推出的全自動智能坐便器、HCG應用漩渦靜音技術的單體靜音節水馬桶以及各廠推出的納米技術、SMA記憶合金等制造的節水龍頭等。
3.1.5企業和消費者品牌意識增加,企業注重市場營銷。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品牌是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創建知名品牌成為企業提高競爭力的主要途徑,創新市場營銷模式成為開拓市場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目前國內企業在加強新產品開發同時,還通過標新立異、引導新的消費理念,通過各種活動大力進行品牌推介等方式來營銷產品、營銷企業的品牌。
3.2國內衛生陶瓷行業的發展趨勢
3.2.1大力發展清潔、節能環保的陶瓷生產工藝
降低能耗是建筑陶瓷與衛生潔具行業發展的首要問題,實現低耗和清潔生產是行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加大調整產品結構步伐,淘汰落后生產工藝和裝備,大力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推廣先進、節能、清潔的生產工藝及裝備是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發展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的新產品,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將是我國建筑衛生陶瓷工業今后的發展方向。從技術層面分析,推行陶瓷磚干法制粉與擠出成形,能夠大大縮短工藝流程,是實現建筑陶瓷低耗生產的重要技術途徑。
3.2.2節水型、智能化是產品未來的發展方向
節水已是衛生潔具的一個政策性指標,也是消費參考指標。水資源的緊張已嚴重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全國669座城市中有400余座供水不足,其中近110座嚴重缺水,在32個百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個城市長期受缺水困擾。據了解,全國城市生活居民用水幾乎相當于工業用水量,其中生活用水的75%左右消耗在衛生間的坐便器及附屬配套設施上。因此,加強節水型衛生潔具的研制和推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推廣應用節水型衛生陶瓷、水嘴、淋浴房、浴缸等衛生潔具產品對于建立節水型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除了生產研發節水型產品外,還應實現產品的輕量化,減少生產豪華型、超重型的大件產品,如果衛生陶瓷在現有重量基礎上減輕10%,每年將節約30萬噸以上的優質原料和約2億m3的天然氣,如果水嘴等五金潔具在現有重量基礎上減輕10%,每年將節數萬噸黃銅原料,經濟效益達數十億元。此外,還應大力推廣衛生陶瓷壓力注漿等工藝,進一步實現生產機械化、智能化,以技術進步推動行業發展。
3.2.3 行業集中度加強,行業競爭將面臨國內和國外競爭的雙重壓力。
隨著陶瓷企業經濟的發展,企業所擁有的資源差別會越來越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由原來以機械設備、資源為主的競爭轉向創新、品牌、管理、服務等綜合實力的競爭,品牌競爭將成為市場競爭的聚焦點。這樣一些實力弱的企業將面臨生存的危機,行業的集中度逐漸加強。
由于我國市場潛力巨大,投資環境改善,吸引國外著名的衛生陶瓷企業紛紛在我國投資建廠。在國內市場,民族品牌之間、民族品牌與國際品牌、國際品牌間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在國際市場我國企業將面臨來自于一些發展中國家競爭的壓力,同時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間也會展開激烈的競爭。
4 國內衛生陶瓷行業的市場需求分析
4.1 行業下游的房地產市場對衛生陶瓷產品的需求
4.1.1國內房地產市場蓬勃發展加速衛生陶瓷行業的發展
2011年1~7月,全國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額31873億元,同比增長33.6%,增幅比1~6月略高0.7%,繼續高位運行。同期住宅開發投資22789億元,同比增長36.4%,增幅比1~6月提高0.3%[5]。整體看來,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繼續保持2007年以來較高水平。2007~2011年房地產累計開發投資及其同比增速見圖3。
2011年1~7月,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達11.5億m2,同比增長24.9%,增速比1~6月上升1.3%,其中住宅開工面積為8.9億m2,同比增長21.6%,增速比1~6月提高0.9%。
2011年1~7月,全國房屋施工面積為42.4億m2,超過2010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長30.8%,其中住宅施工面積為32.5億m2,同比增速29.2%。同期全國房屋竣工面積為3.2億m2,同比增長13.4% [5]。2007~2011年全國累計房屋新開工和施工面積及其增速如圖4。
2011年1~7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5.2億m2,同比增長13.6%,增速比1~6月擴大0.7%,比去年全年增速提高3.5%,連續三個月提高。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同比增長12.9%,增速比1~6月擴大0.8%,比去年全年增速提高4.9%,增速擴大幅度略大于商品房;1~7月辦公樓和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分別同比增長9.9%和19.3%[5]。2007~2011年全國住宅和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增速見圖5。
未來,我國的房地產開發投資額仍將保持較高的速度增長,新房開發面積和銷售面積也將持續增長。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繁榮為我國衛生陶瓷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4.1.2國內城鎮化進程的加速為衛生陶瓷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根據我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經濟藍皮書春季號:中國經濟前景分析——2009年春季報告》:“我國2009年城市化率為46.59%,城鎮化進程正處于高速階段,到2016年將會達到53.37%左右”。預計城鎮將新增3億多人口,屆時將有大規模的住宅、公用設施及工業建筑物的建設,裝飾裝修業也將呈現高速增長態勢,預計未來十幾年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會直接推動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將為我國衛生陶瓷行業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4.1.3“十二五”確定的保障性住房將直接推動衛生陶瓷行業的發展
十二五規劃中,國家將保障性住房列為保民生重點建設項目。未來五年,我國計劃要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萬套。具體來看,2011年新建1000萬套,相比2010年的580萬套,已增長了72.4%。專家預計,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資或將達1.4萬億元人民幣;2012年新建1000萬套,2012~2015年新建1600萬套,最終使保障性住房的覆蓋率達到20%[6]。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國家對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規模和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步伐加快,直接推動了衛生陶瓷行業的發展。
4.1.4全國城市升級,舊城改造項目逐年遞增。
近些年來,我國許多大中城市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大潮和經濟規律的作用下,舊城改造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綜上所述,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國國內衛生陶瓷的市場需求巨大,受下游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等因素影響較大。
4.2出口市場逐漸擴大
近年來,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衛生陶瓷生產國,日益增長的海外需求將刺激我國衛生陶瓷制品的生產。2010年我國衛生陶瓷出口5400多萬件,同比增長17.4%,出口金額近7.79億美元[2];2011年上半年,我國衛生陶瓷出口3.83億美元,同比增長10.24%[7],出口平均單價基本保持穩定。
《“十二五”規劃的建議》提出的總體發展目標為:衛生陶瓷產量達到2.2億件,其中出口達7000萬件。
5 國內衛生陶瓷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
5.1國內衛生陶瓷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
5.1.1出口退稅
我國衛生陶瓷制品產量逐年增大,國內需求雖增長迅速,但國內衛生陶瓷制品的品牌較雜,技術水平較低,競爭力不強。一方面,我國政府通過較高的進口關稅限制國外衛生陶瓷制品的進入,瓷制固定衛生設備和陶制固定衛生設備的進口關稅均為100%;另一方面,我國政府對衛生陶瓷制品給予出口退稅優惠政策,以刺激該行業產品的出口。2009年6月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將衛生陶瓷制品的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3%,出口退稅率的提高將緩解衛生陶瓷制品出口企業的資金壓力,有利于該行業的平穩發展。
5.1.2政府補貼
近年來,隨著資源的日益緊張,國家不斷加大對節約型產業的支持和保護力度。為此,國家將選擇重點節約型產品龍頭企業予以扶持,推動“節能減排”的商業化進程。政府通過向衛生陶瓷產品生產和銷售的龍頭企業提供直接補貼,鼓勵其節能型衛生陶瓷產品,如節水型坐便器、節水型水箱等的生產和銷售。
5.1.3產業政策支持
2009年《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出臺,其規劃期為2009~2011年。衛生陶瓷制品制造業作為輕工業之一,與居民生活休戚相關。規劃明確指出,衛生陶瓷制品制造加強質量管理,完善標準和檢測體系,這將極大地規范了該行業的發展,提高我國衛生陶瓷制品的質量。規劃還提出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輕工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加快技術進步,淘汰落后產能。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重點推進裝備自主化和關鍵技術產業化。這些調整和振興規劃將建立和完善行業質量監督體系,加快行業技術進步,促進行業發展。
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建材下鄉”的政策,將衛浴等陶瓷產品納入建材下鄉補貼范圍,對企業拓展農村市場具有明顯推動作用。
5.2國內衛生陶瓷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5.2.1原材料的上漲對生產成本的加大,降低主營業務收入
近年來,由于煤、電、油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導致產品的生產成本上升,利潤變薄,降低主營業務收入。
5.2.2人民幣升值的影響
國際衛浴是我國衛生陶瓷制品出口的主要市場,美元是我國衛生陶瓷制品出口的主要結算貨幣,近年來人民幣對美元的持續升值對我國衛生陶瓷生產企業的產品出口帶來了較大的不利影響,人們幣對美元的持續升值,一方面增加了出口企業匯兌損失;另一方面降低了國內衛生陶瓷制品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6 結 語
我國衛生陶瓷行業雖然在向好的趨勢發展,但是還面臨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等發展瓶頸。“十二五”期間建筑陶瓷與衛生潔具產業結構必須調整,這種產業結構如果不進行調整,將會造成我國建筑陶瓷與衛生潔具產品的附加值進一步壓縮,依靠科技進步改變建筑陶瓷與衛生潔具行業發展模式迫在眉睫。當前我國正處在城鎮化加速階段,蘊含著巨大的內需市場空間,據2010年《中小城市綠皮書》預測,到2030年,城鎮化率將達到65%左右。從長遠看城鎮化的推進、房地產開發、保障住房和城市升級舊城改造的大規模建設將持續十年,乃至二十年,這將為我國建筑陶瓷與衛生潔具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強大、持久的動力。
我國衛生陶瓷行業未來的前景光明,經過努力,我們在技術裝備水平、企業管理水平、人員素質、產品質量、創新能力等方面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將會進一步縮小,使我國不僅成為世界衛生陶瓷的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更將成為技術創新強國。
參考文獻
[1] 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0-d1016044914.html.
[2] 國家統計局和中國陶瓷網.
[3] http://www.fstcb.com/news/20110802/22874.html.
[4] 衛浴生產企業統計.
[5] 國家統計局.
[6] http://finance.eastday.com/economic/m1/20110307/u1a5764228.html.
[7] http://www.askci.com/news/2011-08/05/652155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