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媽媽的嘮叨,我離不開媽媽的嘮叨。
星期一早晨,我還沒有起床,媽媽就開始嘮叨了:“起來,穿好衣服、鞋子,梳好頭發(fā),刷牙,吃飯。”
如果我動作稍微慢一點,她就會說:“磨蹭啥呀,你以為時間很多啊!怎么那么不懂得珍惜時間呢。”等我吃完飯,她又開始嘮叨了:“快點,快點,待會又要遲到了。快收拾書包!文具盒、課本、作業(yè)本都裝好了沒?好了?上學去吧!”
媽媽下班比我放學早,所以,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就猜想恐怕媽媽的嘮叨已經在家里準備好了。果然,剛到客廳放下書包,媽媽就開始了:“快去喂雞,喂了雞再煮飯,插好電再寫作業(yè)。”我照著做了,可沒來得及寫作業(yè),媽媽進來又說了:“寫字認真點,不得馬虎,多動點腦子。”
媽媽嘮叨了一天,我想她一定累了,倒了一杯開水給她送去。我把水遞到她手里,媽媽接了過去,說:“你快點休息吧,媽媽現(xiàn)在要到醫(yī)院去看外公,外公的腳疼,又住院了。明天我不能叫你起床去上學了,自己抓緊時間起床啊!”我暗暗慶幸,心想:明天終于能安安靜靜、舒舒服服地過上一天了。
第二天早晨,我迷迷糊糊地醒來。一看鬧鐘,糟了,要遲到了。我馬馬虎虎地穿好衣服,刷了牙就抓起書包往學校跑,幸好,沒有遲到。要上課了,我像往常一樣把課本、筆拿出來。可我把文具盒翻了個底朝天,就是不見平時上課用的筆。焦急中,想到可能是昨晚寫完作業(yè)沒有把筆裝進文具盒。我只好向同學借了一支筆,度過了手忙腳亂的一個上午。
中午放學回到家,媽媽打電話回來,說她兩天后才能回來,并囑咐我要記得吃飯,別餓壞了。我“嗯嗯”回答,到最后控制不住流下眼淚,傷心地說:“媽媽,我離不開你的嘮叨。你快回來吧,媽媽!”
(指導老師:梁文金)
點評:
媽媽的嘮叨,是我們在成長中習以為常的聲音。起初聽起來會有點煩,到后來卻離不開,因為這看似平常的嘮叨聲中,隱藏了媽媽不尋常的母愛的力量。小作者選取這樣的材料作文,以小喻大。文章前后照應,起到了突出主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