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峽江縣審計局在縣委、縣政府和市審計局的正確領導下,根據中辦、國辦關于印發《縣級以下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規定》和《國有企業及國有控股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規定》的通知精神,認真做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努力提高審計質量。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上取得了可喜成績。三年來,受縣委組織部委托,我局對29位領導干部進行了經濟責任審計,其中:離任審計項目15個,任中審計項目14個。審計查出違紀違規金額146.97萬元,管理不規范資金863.05萬元。審計處理處罰金額334.78萬元,其中:應收繳財政金額56.09萬元,應自行糾正278.69萬元,為財政增收節支300多萬元。向有關部門提交審計結果報告29篇,審計要情6篇,提出合理化建議83條。依據審計結果,在審計的29位領導干部中,有3位干部得到提拔重用,9位干部平調。通過審計監督,有效地維護了經濟秩序和財經紀律,為考核和使用領導干部提供了可靠依據??h委、縣政府領導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十分重視,對每份審計報告都認真審閱;2009年省審計廳經責處王處長、市審計局胡局長專門到峽江調研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并對峽江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梢哉f近年來峽江審計工作在全市能排名中上,經責審計功不可沒?;仡檸啄陙淼墓ぷ?,我們對進一步做好經責審計工作有以下體會:
一、領導重視是做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關鍵
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是一項時效性強、涉及內容廣、時間跨度大,質量要求高的經濟監督和經濟責任評價工作,對此,我縣領導給予了高度重視。一是2001年首次成立了縣經濟責任審計領導小組,由縣委副書記任審計組長,縣紀委書記、常務副縣長、組織部長3人任副組長,以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縣委組織部、審計局、財政局、監察局五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自領導小組成立以來每年都召開一至兩次聯席會議和領導小組會議??h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規范性文件,要求“逢離必審”,原則上堅持“先審后離”;同時還制定了審計結果利用暫行辦法。二是針對審計任務重與審計力量薄弱的矛盾,經縣委、縣政府領導批準,我局增加6個全額撥款事業編,選調了年輕有專業特長的人員充實審計隊伍。2007年、2010年又相繼兩次招考、選調了多名年輕審計人員。三是縣財政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每年安排經濟責任審計專項經費。由于領導的重視,各部門的大力支持,為我局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增強了做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信心。
二、規范制度是做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重要手段
自兩個《暫行規定》及贛審經發[2003]01號文發布以來,我局嚴格按照規定,凡有縣級以下黨政領導及企業的法人代表在任期屆滿或任期辦理調離、輪崗、免職等企業改制、改組、兼并、出售、拍賣、破產時,根據縣委組織部委托,均依法對其實施審計,做到了“逢離必審”,審計覆蓋面達到100%。前幾年我局制定了《峽江縣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實施辦法(試行)》,并首次將基層人民法庭庭長、基層公安分局局長、派出所所長納入審計范圍。為全面推進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及時為當地黨委及組織部門把好任中“警示關”,制定了滾動式任中經濟責任審計項目計劃,即:以三年為一滾動期,將全縣所有納入任中經濟責任審計范圍的領導干部每三年輪審一遍,使之形成一項經常性的制度監督。對重點單位和部門領導干部以及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領導人員,盡量做到“先審后離”。對任職時間長、資金量大,群眾反映強烈的部門、單位的主要領導做到每年或兩年審計一次。由于工作有計劃,管理有規范,我縣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逐步由以“離任審計”為主向以“任中審計”為主的轉變。
三、勇于開拓是做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動力
在經濟責任審計實施過程中,我們不斷借鑒外地經驗,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改進審計方法,提高審計質量,規避審計風險,逐步以任中經濟責任審計代替離任審計。我們了解到有的領導對審計報告過長,數字太多,不便比較的信息后,我局及時進行研究,采用六張表格反應領導干部任期內經濟責任情況的方法,即收入明細、支出明細、債權債務、固定資產、興辦實事和違紀違規六張表。通過量化的經濟指標,使審計結果報告變得簡潔、精練,任期內的經濟責任讓人一目了然。2007年我局針對離任審計中遇到的離任與接任領導相互推卸責任等問題,我局首次實行財務交接制度,主要內容有兩張表,一是資產負債及凈資產表,二是未入賬的資產、負債情況、使用的物品移交情況、未歸檔的財務資料及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通過實行財務交接手續,使離任領導離得明白,接任領導接得清楚;同時,注重對離任時與接任時考核指標對比,細化經濟指標,考核其在任期內的經濟效益。審計報告都附一張違紀違規問題表,使問題條理化表現出來,讓離任領導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任期內的違紀違規數。由于不斷改進審計方法,經濟責任審計報告變成了“內行看得懂,外行看得清”的報告,得到了領導的好評,也為組織部門考察、任用干部提供更好的參考依據。
同時,在審計中我們還做到審計項目巧安排。一是將經濟責任審計與常規審計、鄉鎮財政決算審計相結合,根據制定的三年期經濟責任審計項目計劃,即三年內對縣副科級以上獨立核算的行政、企事業單位負責人至少進行一次經濟責任審計,再結合自選常規審計項目和鄉鎮財政決算審計來確定經濟責任審計項目計劃,報組織部門批準;二是實行任中審計與離任審計相結合,將監督關口前移,任中審計每年安排十個以上。這樣既掃除了經濟責任審計盲區,化解了人事大變動時經濟責任審計過于集中的矛盾,又避免了重復審計,減少了審計成本,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
四、成果運用是做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三年來,我局經濟責任審計共查出違紀違規金額146.97萬元,與以前年度相比發現,通過審計監督,一些違紀違規問題得到有效的整改和控制,如鄉鎮墊稅、引稅現象正逐漸淡出鄉鎮財政;個人費用擠占公用經費的問題得到改進,擠占挪用專項資金、漏交稅、費、政府基金等現象也同樣明顯好轉,財務核算逐步規范。我局在認真審計項目的同時,十分注重審計成果的宣傳利用,發揮審計為宏觀決策服務的作用。幾年來,我局將經濟責任審計中發現的重大問題在審計結果報告或以《審計要情》的形式向縣委、縣政府及有關部門披露反映,引起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被領導批示批轉的《審計要情》有6篇,要求各部門、各單位針對問題自查自糾,并切實整改。在2008年的縣教體局局長經濟責任審計中,首次向縣委政府披露了教育系統教師在編不在崗、吃財政“空餉”的問題,引起縣領導高度重視紛紛批示對全縣教育系統進行全面清理,當年就清理出在編不在崗三類人員共46人,多年的弊端得到根除,整治了行風,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010年我局將今年的經濟責任審計情況向縣委組織部做了專題匯報。報告中一是反映了領導干部任中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分析,二是反映了一些屢查屢犯的違紀違規問題,通過審計部門多年的“一審、二幫、三促進”,現已得到有效控制和改進。匯報材料得到縣委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要批示:“感謝審計部門全體同志的辛勤勞動!①建議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告知有關單位及時糾正并請跟蹤落實。②領導干部的任中審計制度必須長期堅持,可以避免干部少犯錯誤或已犯錯誤,對領導干部的教育管理有利。”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為領導提供了較好的決策依據,根據審計反映的情況,縣委、縣政府相繼出臺了《峽江縣行政事業單位開展內部審計的實施意見》、《關于規范財務開支管理的意見》、《關于項目前期費用提取、使用和管理意見》等規范性文件。
五、進一步做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思考
1.逐步以任中經濟責任審計代替離任審計。近幾年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表明,任中審計在被審計單位及領導的重視程度、審計查錯糾弊的時效性和“審、幫、促”作用的發揮以及審計成果轉化等方面均體現出不同于離任審計的特點和力度,因此每年任中審計項目在不斷增加,我們今后要多與組織部門協調好,爭取以任中審計代替離任審計。
2.擴大AO審計在經濟責任審計中的廣泛運用。目前AO審計在財務收支審計、預算執行及其他財政收支審計、經濟責任審計中運用的比例已達40%以上,運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審計質量,我們力爭兩年內實現經責審計AO運用比例達80%以上。
3.進一步抓好審計質量整改落實,拓展審計內容,多搞實地調查,多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反映,更加客觀公正地評價領導干部;多向縣委政府及上級審計機關提供有價值的審計要情和綜合報告,促進縣域經濟健康有序快速發展。(作者單位:峽江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