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漢字中,“傻”是個奇特的字,既能往壞的方面解釋,也能往好的方面闡說,既可以使人傻得可愛,也可以傻得使人跳,有人避傻不及,有人愛傻心切。
這樣講,可能有些虛,舉例吧。譬如說你“傻瓜”,你肯定不高興,認為這是貶你、損你。但如果此話出自你心愛的那位口里,她很嬌嗔地說一句:“傻瓜”,或“我的小傻瓜”,你會生氣嗎,你會覺得她在罵你嗎?或許你還覺得很親昵、很受用呢。
傻瓜原來是指糊里糊涂,不明事理,或死心眼,不知變通等等,但自從傻瓜照相機的問世,“傻瓜”的定義又有了變異,或者說有了新解。有過拍照經驗的都知道,所謂傻瓜照相機就是自動半自動照相機的一種俗稱。因為這種照相機只要裝上膠卷后,就可逢景拍景,見人攝人了。其最大的好處與便利是無需調焦測距對光線,一切都是自動的,是電腦代替人腦的一種好東西。這種自動當然不可能十分精確,但取中間值,拍攝效果能使大部分人滿意,特別是可讓那些不懂焦距、光線、測距的拍照者省卻了諸多麻煩,故傻瓜照相機的出現,深受消費者的歡迎。我可以肯定,在數碼相機風行前,全世界的照相機銷售中,傻瓜機的銷售量一定遠遠超過非傻瓜照相機。
傻瓜照相機的出現,是一種預告,它告訴世人:一個傻瓜時代正在悄悄來臨。
譬如像洗衣機,幾次更新換代后,現在的洗衣機稍高檔點的都是全自動的,這不是傻瓜洗衣機又是什么,只是沒這么叫罷了。
還有電視機,以前換一個頻道要按一下開關,特別是大冬天,若坐在被窩里看,要換個臺得爬進爬出熱被窩,真麻煩。后來遙控器出現了,真是方便,至少達到半傻瓜水平了吧。
近年,電腦在世界范圍內普及,但由于擺弄電腦得有點文化基礎知識,不是人人都能學會學精的,因此,呼喚傻瓜電腦的聲音越來越強烈。據說不少科學家正在開發這種市場急需的產品,也有報道說傻瓜電腦已試制出來了,只是我們還未見到而已。我相信傻瓜電腦的普及只是個時間問題,而且不會太久了。因為市場需要,就是科研的重大動力。
寫到這兒,我忽然想起了著名劇作家吳祖光的兒子吳歡發表在香港《鏡報》上一篇文章中的一個觀點,即“好逸惡勞,貪圖享樂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之一”(大意)。乍聽,誰都會大吃一驚的,把它視之為奇談怪論,但細細想之,不能不佩服他言之有理。科學的許多發明不就是為了讓人越來越省力,越來越舒服,越來越享受嗎?如果不“好逸惡勞”,拖拉機、插秧機、收割機、脫粒機等等發明了干什么?如果不“貪圖享樂”,空調、彩電、洗衣機、洗碗機、汽車發明了干什么?
據說國外有些企業已在使用機器人從事有毒有害或較為危險的某些作業,有些富裕的家庭已使用機器人當傭人了。這種機器人稱他為“傻瓜人”也未嘗不可。
近年,轎車進入了家庭,這有駕駛技術問題,如果能發明傻瓜汽車,我想全世界的汽車業必會迎來一個更為輝煌的黃金時代——我想這不會太遙遠了,因為自動檔汽車的大受歡迎,表明已經向傻瓜汽車走近了一步。而導航儀的問世,電子狗的出現,使開車一族又輕松了許多,用調侃的話說:開車人不因此又“傻瓜”了幾分?
我唯一擔心的是,將來隨著傻瓜電腦、傻瓜汽車,種種傻瓜電器進入日常生活后,會不會因用進廢退,人類的四肢加速退化,人腦也逐漸被電腦取代,當然,但愿這僅僅是我的杞人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