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何小凡愛上網,也短不了在網上發個帖子什么的,表達一下自己對某個問題的看法。他的網名叫小凡。近來,網絡上忽然討論起某大明星脖子上的一塊黑痣,分兩派,一派說該除,一派說該留,互不相讓。何小凡覺得此事很無聊,因此未多加關注,可是,事情大有蔓延之勢,他不能再無動于衷了,畢竟他還是網絡上的活躍分子呢。于是,何小凡就很隨意地發了個帖子,大意是說黑痣長在人家的身上,該除該留那是人家的事,別人咸吃蘿卜淡操心是何苦來。如此一來,何小凡就與除留兩派接上了火,開始時,話語還不失溫和,可接下來,戰事不斷升級,有人甚至還爆了粗口。何小凡忽然覺得自己怎么就陷到這無聊的旋渦里來了,于是,他發了最后一道帖,說人人心中都有塊“黑痣”,還是關注一下自己這塊“黑痣”的除留問題吧。
兩天以后,何小凡又來到論壇,他本想來看看有關黑痣的情況,卻倏然看到了討伐他的帖子,用紅紅的大字寫道:我們倒要看看小凡先生心中那塊黑痣的模樣。看了這道帖子,何小凡心中雖然有些不太受用,但還是一笑置之。他決心不再到這個論壇上來了。
第二天下午,何小凡下班走出學校大門口,忽見一側停著一輛轎車,緊接著,車窗玻璃搖了下來,一臺照相機半藏半露地伸到車窗上,閃光燈接連閃了好幾下。與何小凡一同走出大門口的有好幾個人。他正納悶,如此拍照是什么意思,拍誰?正在他犯心思的時候,小車嗚地一聲竄走了。對此,何小凡并沒有當回事。
翌日早上,何小凡像往日一樣,吃過早飯,準備去上班。打開門,豁然看到門上貼著兩張長有黑痣的明星照,不過,一張照片上的黑痣被夸大了,黑痣像個巨大的黑色瘤子;另一張沒有黑痣,但長有黑痣的地方好像是抹了熒光粉,白得刺眼。聯想到昨天的拍照,何小凡明白了,他的一顆心不禁往下一墜,一種復雜又糟亂的情緒驟然涌上心頭。他覺得自己是自觸霉頭,悔不當初,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煩。
這天,正趕上校領導來聽他的課。因為受到心緒的影響,他的講課失去了慣常的生動和趣味,單調而生澀,毫無可圈可點之處。這不免使校領導側目,讓學生們竊竊私語。
可是,壞事情繼續在發酵中。第二天上午,他正常走進課堂上課,忽見學生們都齊刷刷地瞪向他,而且表情都怪怪的。他循著那異樣的目光望向黑板,只見在黑板的一角處,畫有一個長發飄飄的美女,脖頸處用粉筆夸張地涂抹了,一根劃線指向兩個字——黑痣。他怔在那里,有些尷尬。有的同學忍不住,嗤嗤笑出了聲。羞辱變成了惱怒,他下了臉,但依然壓制不住學生們那種隱隱透露出的興奮勁兒。何小凡再次感到了氣餒。
一夜之間,何小凡成了網絡上被關注的對象。他的情況,也在全校沸沸揚揚地傳開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何小凡失了分寸,不知如何應付才好。他在網上說的話被人剪輯引用,他那被丑化了的照片被廣泛傳播,而且,他還被漫畫成一只躺在搖椅上的猴子,讓人看后忍俊不禁。一時間,他成了網絡上的笑料,也成了學校師生的話題。
這天,他被校領導請到了辦公室。
領導問:“最近網絡上有關你的消息你都注意到了吧?”
“注意到一點。我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果,我只是談了我的不同看法。”何小凡答道。
“如果說網絡是虛擬的,那學校就是具體的。你在學校引起了轟動,以致影響到了教學。這個情況你應該清楚吧。”領導不緊不慢地說。
何小凡點點頭,無言以對。
領導又說:“作為教師,應該為人師表。你不該在網絡上信口開河,出言不當。”
何小凡煩躁地應道:“可當與不當也沒個是非標準啊。”
“難道這樣的結果還不是最好的標準?你還狡辯什么?”領導的話里也帶了火氣。
何小凡輕嘆了一口氣,不再爭辯。后來,領導讓他先回去,好好想一想,希望他能寫出一份深刻的檢查。
這一晚,何小凡確實深刻地思考了一番,思考的結果是,辭職,離去,到另一個城市謀生活,并且從此以后和網絡斷絕任何關系。
大早上,他一骨碌爬起來,打開電腦,準備最后一次對此次事件做一總結,并和他的論敵道一聲再見,但他并不想認輸。
可是,打開網頁,不禁讓他目瞪口呆,只見上面用鮮紅的大字寫道:小凡先生還想跑,他能跑到哪里去?即使他藏到地底下去,我們也要把他挖出來,因為他內心的“黑痣”還沒有充分展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