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考試時,她同時報考“中央戲劇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5所國內(nèi)著名藝術院校,并全部通過專業(yè)課考試,拿到5所院校的文化課考試通知,隨后又在高考中考出了571分的好成績。她就是6年前在熱播的電視劇《守望幸福》中有著出色表現(xiàn)的童星鐘藝。中央戲劇學院招生老師得知鐘藝的文化課分數(shù)時曾驚嘆:“這個成績恐怕是我院歷年來表演系學生的最高分數(shù)了!”從昔日熒屏上天真活潑的小姑娘,到以歷屆最高分進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的大學生,鐘藝走過了一條怎樣的成長之路,背后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5歲時開始學舞,初綻藝術天賦
1991年,鐘藝出生于大連。母親孔波能歌善舞,酷愛文藝,一直夢想著能成為一名活躍在舞臺上的演員,但最終沒能如愿。于是,鐘藝出生后,孔波便把希望寄托在了她身上。或許是遺傳了媽媽的稟賦,鐘藝從小對藝術非常感興趣,剛咿呀學語,一聽到音樂便會手舞足蹈地跟著比畫,不僅舞姿很有范兒,動作也很協(xié)調。5歲那年,鐘藝看到幼兒園一些小朋友到少年宮學習舞蹈,便嚷嚷著也要學跳舞。孔波欣然答應她的要求,把她送進了少年宮舞蹈班。
學跳舞是一件很苦的差事,特別是初練基本功時,劈腿、下腰、拿大頂,那種疼痛和難受,常常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一些年齡大的孩子對此都怵得很,時常偷懶耍滑。時間一長,年幼的鐘藝也偶爾會撒嬌、找借口不練功。孔波發(fā)現(xiàn)后,并沒有訓斥她。一天,鐘藝從少年宮回來,孔波把她叫到身邊,拉著她的小手說:“做任何事情都是要吃苦的,學跳舞也不例外,一個人如果連自己喜歡的事情做起來都怕吃苦,那她一輩子都將一事無成,媽媽不希望你成為這樣的孩子。”這些話大大地刺激了鐘藝,雖然她對媽媽的話還不能完全理解,但卻記住了不吃苦就不會成功,記住了媽媽不喜歡怕吃苦的孩子。從此,鐘藝不論是學習還是練功,都非常認真刻苦。
一次,鐘藝感冒發(fā)燒,孔波帶她到醫(yī)院后,醫(yī)生就給她打上了點滴,并囑咐一定要注意休息。那天正巧是舞蹈班上課的日子,打完點滴,鐘藝堅持要去上課。孔波趕緊勸道:“你還在發(fā)燒,醫(yī)生讓你好好休息,我們請個假,今天就不去上課了。”鐘藝鼓起小嘴堅決地說:“不行!”不管孔波怎么勸,鐘藝都不答應,就一句話:“我要去少年宮上課!”孔波見她如此堅決,只能依她。就是憑著這股不怕吃苦的勁頭,鐘藝很快成了同期學員中的佼佼者。老師們也很喜歡她,經(jīng)常夸她是塊搞藝術的料。
7歲的時候,鐘藝開始上學。上學后,她學舞蹈的熱情依然不減,業(yè)余時間仍繼續(xù)到少年宮學習。不久鐘藝的藝術才能被老師發(fā)現(xiàn),她成為學校的文藝骨干,經(jīng)常代表學校參加各類文藝演出。隨著外出演出機會的增多,鐘藝的視野也越來越開闊。漸漸地,她萌生了涉獵多種藝術門類的想法。一天,她把自己的這個想法告訴了孔波,孔波當即表示支持:“藝術是貫通的,多學點對提高你的藝術修養(yǎng)大有好處,媽媽支持你!”隨后,孔波根據(jù)鐘藝的興趣為她找來了良師,教她學表演,學聲樂,學吹笛子、葫蘆絲,學打架子鼓。鐘藝像學習舞蹈那樣認真對待每一門藝術課程,每一個教她的老師都說:“這孩子不但悟性好,還很勤奮。”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下來,鐘藝不僅歌唱得悠揚動聽,笛子、葫蘆絲、架子鼓也吹打得有模有樣,成為一個多才多藝的女孩。
頻頻現(xiàn)身熒屏,立志做有文化底蘊的演員
2005年春,電視劇《守望幸福》即將在大連開拍,導演對劇中一個飾演十三四歲女孩的小演員人選一直不滿意。一天導演外出踩點,路過大連奧林匹克廣場的一家照相館時,在櫥窗中發(fā)現(xiàn)了一張中學生們演出的藝術照,其中一個長著瓜子臉的女孩吸引了他的眼球。仔細端詳了一陣后,他對身邊的副導演說:“這個女孩氣質很好,趕緊想辦法找來試鏡。”副導演經(jīng)過一番打探,很快在大連第六中學找到了鐘藝。副導演立即帶鐘藝來到劇組,導演經(jīng)過一番考核,當即拍板:“劇中笑笑一角就是你了!”在劇中飾演主要角色的如萍、劉之冰等著名演員見過鐘藝后,也都很喜歡她。
幾天后,鐘藝正式進入劇組。來劇組那天,鐘藝背了一個很沉的背包,如萍、劉之冰看見了以為她和這個年齡段的其他小女孩一樣,帶的是零食一類的東西,便逗她:“包里裝的都是好吃的吧?我們來你家鄉(xiāng)拍戲,還不趕快分給我們嘗嘗。”當鐘藝打開背包時,如萍、劉之冰一下傻眼了,原來包里裝的全是課本和學習用品。一次聊天時,鐘藝告訴如萍:“我很喜歡表演,也有向表演方面發(fā)展的想法,但我覺得,即便以后真能從事表演,現(xiàn)在也要把學習搞好,沒有足夠的文化底蘊,即便將來做了演員,也不會有大出息。”如萍聽了心頭一震,馬上鼓勵她說:“你的想法很正確。”后來,如萍和劇組其他人談起鐘藝時,不無感慨地說:“一個14歲的小女孩,在充滿誘惑的今天,能有這樣的想法,實在難能可貴。”
鐘藝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電視劇開拍后,每天不管多累,只要一完成自己的拍攝任務,她就埋頭做功課。年近八旬的老演員魯園看到鐘藝這么刻苦,就勸她要注意休息。鐘藝卻說:“奶奶,不行啊,我還是學生,不能耽誤學習。”后來,魯園一回憶起這事就說:“我在很多劇組遇到過不少像鐘藝這么大的女孩兒,像她這樣拍戲不誤學習的,還真沒見著過!”
鐘藝拍完戲回來后,成了學校和街坊鄰里中的小名人,贊揚之聲、羨慕之情時時包圍著她,但鐘藝從來不為其所動,馬上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雖然拍了3個月戲,不但功課一點沒落下,期末考試時還考了全年級第一。
《守望幸福》播出后,鐘藝很快引起業(yè)內(nèi)人士的關注,一些專業(yè)藝術團體紛紛找到孔波,表示要收鐘藝入團,將她作為后備人才培養(yǎng)。當孔波滿懷喜悅地把消息告訴鐘藝時,卻遭到了堅決反對。鐘藝認真地說:“媽媽,我喜歡文藝、喜歡表演,但我也看重文化知識,我不想急功近利,不想現(xiàn)在就放棄文化課的學習。做演員,我也要做個有文化底蘊的演員。”
就這樣,盡管此后鐘藝接連參加了幾部戲的拍攝,但每次她都像拍攝《守望幸福》時那樣,對學習毫不放松。最終,中考時,鐘藝憑著優(yōu)異的成績,考進了大連市重點高中。
以平和心態(tài)應考,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2009年,鐘藝參加高考,迎來了決定人生命運的時刻。
讀中央戲劇學院是鐘藝多年來的愿望,藝術類高考一開始報名,她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她理想中的學校。后來,父母為慎重起見,和她商量后,又讓她報了“解放軍藝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4所學校。
每年的藝術類高考競爭都非常激烈,尤其“軍藝”、“北影”、“上戲”這些被稱為“明星搖籃”的著名院校,錄取比例大都是二三百分之一,競爭的殘酷程度不言而喻。想要通過考試,不但專業(yè)知識和水平要過硬,心理素質也很重要。鐘藝最先參加的是上海戲劇學院的考試。考試那天,考題是小品“戲院門口”,準備時間為兩分鐘,到時每組由15名考生一起出場表演。
與鐘藝同組的考生除了她以外,都參加過考前輔導班,彼此之間認識。準備階段,大家就各自找好了合作伙伴,一起構思。只有鐘藝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還沒想好要怎么表演,考試時間就到了,她不免有些緊張。考試開始后, 15個人陸續(xù)上場,每個上場的考生都使出渾身解數(shù),恨不得喊破喉嚨來突顯自己。看著前面考生上場后的表現(xiàn),鐘藝在心中暗暗告誡自己:千萬別緊張,別胡思亂想,這就是一次平常的考試,不管有沒有搭檔,發(fā)揮出自己的水平就好。想到此,鐘藝心態(tài)很快平和了許多,靈感也來了。她深吸一口氣,冷靜地決定:既然我是一個人,那就演一場等人的戲吧。于是她拿起一根棍子做道具上了場。上場后,鐘藝找好位置,便靜靜地站在那里開始表演。她把手中的棍子想象成一枝花,一面做著數(shù)花瓣的動作,一面輕聲說著:“來!不來!來!不來……”周圍的人都是動的,只有她異常安靜,用表情、肢體語言和喃喃細語認真表達著自己設計的意境。這時,有幾個人可能為了他們的劇情,過來和鐘藝搭話,她也不理,繼續(xù)表演。在數(shù)完最后一片花瓣時,見要等的人還沒來,不免悲傷落淚。結果擦完眼淚一抬頭,發(fā)現(xiàn)要等的人竟向自己走來,于是立即由悲轉喜。學表演的人都知道,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這樣由哭到笑的轉換,難度是很大的。鐘藝憑借扎實的功底,在幾秒鐘之內(nèi)一氣呵成,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評委們看了頻頻點頭。
其他幾所院校的考試也是這樣,需要臨時處理的小插曲很多,每次鐘藝都不急不躁,以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應對,盡力發(fā)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人們常說:“心態(tài)決定成敗。”正是有了平和的心態(tài),鐘藝一路過關斬將,脫穎而出,相繼收到了5所院校發(fā)來的文化課考試通知。文化課考試時,鐘藝再創(chuàng)奇跡,一舉取得571分的好成績,大大超出了5所院校的文化課錄取分數(shù)線。經(jīng)過反復考慮,鐘藝最終選擇了自己心儀的中央戲劇學院。讓我們一起期待鐘藝早日學業(yè)有成,成為一名有文化底蘊的優(yōu)秀演員,為廣大觀眾演繹更多的精彩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