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卷滿分150分 答題時間150分鐘
第Ⅰ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3題。
電子垃圾已經成為困擾全球的大問題。在國外,尤其是在發達國家,電子產品十分普及,加之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加快,電子垃圾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全世界都面臨著電子垃圾帶來的壓力。據報道,世界上每小時有4000噸的電子垃圾產生,而這些電子垃圾主要產生于發達國家。如果將這些電子垃圾隨意丟棄或掩埋,會使大量有害物質滲入地下,造成地下水嚴重污染;如果進行焚燒,會釋放大量有毒氣體,造成空氣污染。同時,對人類健康造成極大威脅。
電子垃圾如果處理不當會對人和環境造成嚴重危害。特別是電視、電腦、手機、音響等產品,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廢舊家用電器中主要含有六種有害物質:鉛、鉻、汞、六價鉻、聚氯乙烯塑料、溴化阻燃劑。電視機陰極射線管、印刷電路板上的焊錫和塑料外殼等都是有毒物質。一臺電視機的陰極射線管中含有4至8磅鉛。制造一臺電腦需要700多種化學原料,其中含有300多種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鉛元素可破壞人的神經、血液系統和腎臟。電腦的電池和開關含有鉻化物和水銀,鉻化物透過皮膚,經細胞滲透,可引發哮喘;水銀則會破壞腦部神經;機箱和磁盤驅動器中的鉻、汞等元素對人體細胞的DNA和腦組織有巨大的破壞作用。
為解決電子垃圾污染問題,一些發達國家的企業把電子垃圾轉運到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這樣不僅可以緩解本國電子垃圾帶來的壓力,還可以帶來利潤。我國所受的危害則最為嚴重。據統計,全世界的電子垃圾中,80%被運到亞洲,而其中90%被運到我國,這就意味著全世界70%的電子垃圾涌入我國。并且這種洋電子垃圾進入我國的區域呈現日益擴大的趨勢,目前已經從廣東地區向浙江、上海、福建、山東、湖南等地區蔓延,給我國的環境帶來了巨大危害。
電子垃圾的污染問題關系到人類生存環境和子孫后代的安危,人類必須從源頭上杜絕它的產生。
簡單來說,歐盟之所以頒布ROHS指令正在于:一是設立技術壁壘,提高產品準入門檻;二是加強環境保護,確保可持續發展。ROHS指令的實施期限,相較WEEE指令盡管晚一年,但是此指令所涉及的技術,對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企業而言,難度將會更大。因而,“歐盟環保兩指令”被視為高門檻的“綠色壁壘”。
早在2003年2月,歐盟就頒布了《廢棄電子電氣設備指令》和《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指令規定:自2005年8月13日起,歐盟市場上流通的電氣電子設備的生產商(包括其進口商和經銷商),必須在法律意義上按其產品所占市場份額的比例,承擔支付自己報廢產品回收費用的責任。而ROHS指令規定了2006年7月1日以后投放歐盟市場的電氣和電子產品中鉛、汞、鉻、六價鉻、聚溴聯苯和聚溴二苯醚等6種有害物質的最大限值:鉛(Pb)、汞(Hg)、六價鉻(Cr6+)、聚溴聯苯(PBB)、聚溴二苯醚(PBDE)的最大允許含量為0.1%(1000PPm),鉻(Cr)為0.01%(100PPm),該限值是判斷產品是否符合ROHS指令的法定依據。
(選自《歐盟ROHS指令實施在即綠色電子產業蓄勢待發》)
1.下列不是說明“電子垃圾已經成為困擾全球的大問題”的一項是()
A.世界上每小時有4000噸的電子垃圾產生。
B.如果將電子垃圾隨意丟棄或掩埋,會使大量有害物質滲入地下,造成地下水嚴重污染。
C.如果將電子垃圾焚燒,會釋放大量有毒氣體,造成空氣污染。
D.電視、電腦、手機、音響等產品,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質。
2.根據文意,闡述“解決電子垃圾污染問題”的最佳辦法的一項是()
A.把電子垃圾轉運到發展中國家和地區。
B.設立技術壁壘,提高產品準入門檻。
C.執行“歐盟環保兩指令”。
D.人類必須從源頭上杜絕電子產品的產生。
3.根據選文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歐盟環保兩指令”將出口到歐盟的電氣電子類產品的綠色環保門檻再度提高。
B.如果在歐盟當地銷售自有品牌,中國企業就將承擔更多的責任。
C.無論從國內外行業發展趨勢還是從政府市場準入的要求來看,節能、環保都已成為家電企業無法回避的一個大問題。
D.普通筆記本電腦的液晶屏,大都采用CCFT(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Tube陰極熒光管)作為背光光源,CCFT亮度很高,雖需要高壓交流電驅動,但被稱為環保明星。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亦嘗觀于射乎?正鵠[注]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爾弓,直爾矢,養爾氣,畜爾力,正爾身,守爾法,而臨之。挽必圓,視必審,發必決,求中乎正鵠而已矣。正鵠之不立,則無專一之趣鄉,則雖有善器、強力,茫茫然將安所施哉。況乎弛焉以嬉,嫚焉以發,初無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絕之,不與為偶,以其無志也。
善為學者,茍如此說,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學者之欲至于圣賢,猶射者之求中夫正鵠也。不以圣賢為準的而學者,是不立正鵠而射者也。志無定向,則泛濫茫洋,無所底止。其不為妄人者幾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則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從師取友,讀書窮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無事之時,此志未嘗慢也;應事接物之際,此志未嘗亂也;安逸順適,志不為喪;患難憂戚,志不為懾,必求達吾之欲志而后已。此立志始終不可逾者也。
是故志茍立矣,雖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謂也。志茍不立,雖細微之事,猶無可成之理,況為學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縱之資,其始學也,猶必曰志,況吾黨小子之至愚極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為至要至急也,審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儀黃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嚴而不離。嘗遣濟也受業于予,濟也請題其齋居以自勵,因為書寫“尚志”二字以贈之。他日暫還其鄉,又來求說。援筆書所欲言,不覺其煩也。濟也,尚思立志乎哉!
(選自《古文鑒賞辭典》)
[注]正鵠:靶心。鵠,讀gǔ。
4.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挽必圓,視必審,發必決(果真)
B.有志者,事竟成(竟然)
C.因為書寫“尚志”二字以贈之(崇尚、重視)
D.其君子絕之,不與為偶,以其無志也(配偶、伴侶)
5.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不以圣賢為準的而學者/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B.嫚焉以發/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
C.猶射者之求中夫正鵠也/不知老之將至
D.尤非有志者不能也/何者?積威約之勢也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認為,要想實現自己的志向,就必須向老師學習,向朋友學習,向書本學習,弄清楚道理。
B.文章強調立志的重要性,只要立志了,就會擁有眾多的朋友。
C.一個人如果沒有志向,那么即使做再簡單的事情,他也是難以成功的。
D.本文運用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等論證方法,闡述了做學問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志無定向,則泛濫茫洋,無所底止。其不為妄人者幾希!(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不可不以尚志為至要至急也,審矣。(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題龍陽縣青草湖①
唐溫如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發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東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與洞庭湖一脈相連,所以,詩中又寫成“洞庭”了。②湘君:堯的女兒,舜的妃子,死后成為湘水女神。
8.后人評說這首詩極有“太白遺風”,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這首詩的前半部分寫景蕭瑟,后半部分記夢美好。這樣寫是否矛盾?為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青泥何盤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撫膺坐長嘆。(李白《蜀道難》)
(2)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3)_________,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賈誼《過秦論》)
乙選考題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4)題。
僧面佛面
沈祖連
一
小偉從幼兒園回來,一眼看見爸爸的書柜頂上有一匹馬,很光滑很好玩。那馬頭高昂著,蹄揚著,似在奔馳。小偉極想得到它。
書柜太高,夠不著,小偉便搭了三張椅子登上去——夠著了。他把馬抱了下來,很得意。不想那椅子歪了,哐啷一下,椅子翻了,人摔了,馬碎了。小偉嚇得哭了,連屁股腫痛也顧不上了。
小偉知道,打碎了爸爸的馬,一定要受到懲罰的。
怎么辦?怎么辦?
小偉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媽媽。他一瘸一拐地來到臥室,哭訴了情況,很快得到了媽媽的安慰——“哭什么,不就是一匹馬么?哭什么?乖乖,看摔著了沒有?”
媽媽把小偉拉過去,又是摸又是捏,又是搽腫痛靈,又是搽紫藥水。
小偉的害怕絲毫沒有減輕,因為媽媽并沒有說出怎樣為他補救的辦法。
“還哭?是不是摔骨折了?來,我看看。”
“不,我怕。”
“怕什么?不就是一匹泥馬么?”媽媽說,“等你爸爸回來,就說是我打的好了!”
(下轉第3版)
(上接第2版)
小偉破涕為笑了。
不過媽媽也知道那馬在丈夫心中的重量,說是自己打的,他能信?能不能為小偉開脫,那還說不準,媽媽感到心中沒數。媽媽一轉念,有了,找小偉的爺爺去。他們家的傳統都是兒子怕老子,能搬出這尊老佛爺就萬事大吉了……
二
大偉在機關混過幾年,出任了××有限公司的經理。
大偉的工作一直都挺順利,只是近來出了問題,在邊境貿易中參與了一起走私案件,上邊查得緊。
大偉慌了。他膽子大,以為開放搞活,見著什么做什么,誰知……
怎么辦?怎么辦?
大偉深知此事不同于摔碎唐三彩,媽媽及爺爺是幫不了忙的,必須……
大偉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他的局長,局長是一位慈善得像媽媽一樣的女人。他的晉升,便是女局長慧眼發現的。
女局長安慰他。
“可是,上頭查的!”
“上頭來人,不也是先到我這里么?問題是,你老實說,那些車款,有沒有落入你的腰包?”
“這點你放心,我大偉再窮也不至于貪公家一分!”大偉心虛地說。
“那就好,回去放心上班,天塌下來老娘頂住。”
大偉走了,女局長也感到心中沒底,查走私是上邊下的文件,她區區一個局長,能扛住什么?為了保險起見,她想起了老部長。倘能搬出這尊老佛爺,即使不能完全解脫,也能減輕一二……
(選自《小小說·大世界》2009年第6期,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5分)
A.小說開頭描寫唐三彩“光滑”的質地,“頭高昂著,蹄揚著,似在奔馳”的形態,表明“小偉極想得到它”是出于少年兒童的單純幼稚的好奇心。
B.小偉的爸爸是一個十分粗暴的家長,他用“處罰”的方式教育孩子,給小偉的心靈造成了創傷,從而導致小偉逐漸走上犯罪的道路。
C.小偉的媽媽是一個糊涂媽媽,她不能因勢利導,及時進行正面教育,而對孩子一味溺愛、庇護。這種教育方式貽害匪淺。
D.女局長問清了大偉沒有把車款放入自己的腰包的情況之后,才決定幫助他,可見女局長不僅“慈善”,而且是非分明,辦事講原則。
E.本文把小偉、大偉兩個人的相距較遠而且并不連貫的兩個故事組織在一起,構思奇特,含意深刻。
(2)這篇微型小說的題目是“僧面佛面”。文章中誰的面是“僧面”?誰的面是“佛面”?“僧面佛面”在文中比喻社會生活中的什么現象?(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偉”“大偉”惹禍以后尋求逃脫時的心態有什么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揭示的主旨是什么?一、二兩部分在選材、敘述上有“呼應與對比”的特點,這種藝術特點有什么作用?(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4)題。
經絡究竟是什么東西?
方舟子
中國傳統醫術之所以始終在臆想和經驗之間徘徊,未能跨進科學之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人體解剖學知識。中國古代醫生只熱衷于背熟經典著作的論斷,很少有人覺得還有去解剖尸體對人體器官做實際觀察的必要;即使有人有這樣的想法,也因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愚昧觀念,不敢真對尸體動刀子。
但是在上古時期,中國的醫生顯然是可以對尸體做解剖的,因為《內經》有“若夫八尺之士……其死可解剖而視之”的說法以及《難經》對一些人體器官的形態、尺寸和重量都有具體的描述,雖不甚準確,但顯然是解剖而得的。只要對尸體做過解剖,就不可能不注意到有一些線路遍布全身,即血管和神經干,為何中醫經典著作對此沒有任何描述?其實有的,只不過它用的是別的名稱——經絡。
現在有人說經絡是具有特異功能的古人“內視反觀”而發現的,其實《內經》說得明明白白:“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多血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也就是說,經絡是通過對活人外表的度量和尸體的解剖發現的,而且十二經脈中都含有血,只不過里面的血有的清有的濁有的多有的少,這就明白無誤地說明了所謂經脈就是指血管。《內經》還有“脈者,血之府也”的定義,此后的中醫經典著作也經常見到“血之隨氣,循環經絡”“血循經脈”等說法。
中醫號脈,號的是十二經脈中的“手太陰肺經”,并稱脈的跳動是氣的運行。但是他們號的地方,明明就是橈動脈,所謂氣的運行,也就是動脈的搏動。《內經》說“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這個數據雖然不準確(呼吸頻率和脈搏頻率的比大約是1∶4),但也證明了所謂經脈就是血管,脈動就是動脈的搏動。
那么,為什么中醫會認為經脈除了走血同時還走氣,有的經脈血多氣少,有的經脈血少氣多呢?這也是由粗糙的觀察所導致的:在人死后,動脈中的血迅速排空,在解剖尸體時會發現動脈是空的,只有靜脈中含有血,這讓研究者誤以為動脈不是運輸血而是運輸氣的。古希臘醫學也有這樣的誤會,認為動脈的作用是供“氣”,靜脈的作用才是供血。因此動脈的搏動,就被中醫當成是氣的搏動,號脈因此被中醫認為能探測出人體氣血、臟腑的狀況,能夠借以診斷出種種疾病,甚至連婦女的懷孕、絕經都號稱能號得出來,無限地夸大了脈搏的重要性。
在現代解剖學傳入中國,人們發現古人所描繪的經絡圖與現代解剖學所發現的血管、神經的分布都不符合之后,有人就認為古人所說的經絡是一個現代解剖學還沒有發現的系統,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驗證這一系統的物質基礎。但這些研究都是抱著先入為主的想法,進行“循經”測量的,實驗設計本來就有問題,實驗結果也就無法令人信服,無法獲得國際生物醫學界的認可。
有人認為針灸的有效性證明了經絡理論的正確性。這個推理是錯誤的。許多實驗已經證明針灸是通過刺激神經系統發揮其作用的,與“經絡”無關。
其實正如一位臨床醫生所指出的那樣,用簡單的推理就可以否定這個神秘的經絡系統的存在。外科醫生在做手術時必須清楚地知道每一個局部、每一個層次的神經解剖和血管解剖,如果誤傷了神經、血管,后果不堪設想。但是卻沒有一個外科醫生下刀時需要了解經絡,不必擔心他的刀會割斷經絡、會刺傷穴位。經絡據稱對一根小小的毫針都會有反應,為何會對粗魯的手術刀倒無動于衷?經絡為什么不怕手術刀?合理的答案是所謂的經絡并不存在。根據經絡理論,人的下肢分布了六條最重要的經脈,分別屬于脾、胃、腎、膀胱、肝、膽等最要害的臟腑。但是,雙下肢截肢的病例并不少見,病人除了不能行走外,其他生理功能與常人并無二致。這一簡單的事實也說明了經絡理論的荒謬。
(選自《經濟觀察報》2007年5月26日)
(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中國古代醫生只熱衷于背誦經典著作的論斷,沒有人敢解剖尸體,對人體器官做實際觀察。
B.本文作者將中醫一棍子打死,將其摒于科學大門之外是不公正的。
C.與西醫的科學和嚴謹相比,中醫的確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和非科學性,總讓人無法信賴。
D.外科醫生做手術時對經絡有了了解,就不必擔心他的刀會割斷經絡,傷及患者。
E.經絡是現代解剖學尚未發現的系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索,以此充實和完善醫學理論。
(2)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基本觀點。(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為什么先從中國傳統醫學的基本特點說起?(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文意,簡要回答下面的問題。(8分)
①第三自然段中引用中醫經典著作《內經》中的話,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五自然段中為什么要提到“古希臘醫學也有這樣的誤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黑體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他雖然短小精悍,但始終奮戰在抗震救災工作的最前線。
B.曾幾何時,“神七”問天,讓國人振奮不已;而今,“嫦娥二號”發射成功,讓華夏兒女再次振臂歡呼!
C.上海世博會開幕的當晚,黃浦江畔火樹銀花,燈紅酒綠,人們沉浸在節日的喜慶之中。
D.李廠長一貫危言危行,不徇私情,嚴格按勞計酬,深受大家的愛戴。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A.如今,雖然一般美國人收入在上漲,可是已經遠遠趕不上住房價格、醫療保險和教育費用的上漲速度。
B.數學是個奇妙的王國,那個哥德巴赫猜想對陳景潤簡直到了著迷的程度。
C.他的抓舉成績可以提高到180至190公斤,從而成為世界一流的選手。
D.在現有的條件下,在災區中開展互幫互助,是解決部分婦女問題的好辦法。
15.下列句子的排列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3分)
①文學即人學②解讀這些藝術形象的豐富內涵③就是領悟文學大師們對社會獨特而深沉的思考④就是解讀紛繁而復雜的人間世相⑤阿Q、堂吉訶德、別里科夫、格里高爾……⑥古今中外許多文學作品因為塑造了個性鮮明而又意蘊無窮的人物,深刻而又準確地表現了生活,成為百讀不厭的經典⑦眾多的典型構成了文學史上不朽的人物畫廊
A.⑥⑤⑦②④③①B.①⑥⑤⑦②③④
C.①⑥⑤⑦②④③D.①⑥⑦⑤②④③
1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橫線處填入適當的語句,使語意前后呼應,句式一致,比喻恰當。(5分)
人有生理的青春,那是用年齡來衡量的;也有心理的青春,__________。有的人正當年少卻胸無大志而暮氣沉沉,年輕時就已經衰老了;有的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理的青春是可貴的,如春蘭秋菊,但它不能永開不敗;心理的青春也許更可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7.請參照下面材料中畫橫線的部分,另選我國古代詩人的名句,仿寫三組句子。要求結構一致。
(6分)
生活是什么?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陶淵明說,生活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靜;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18.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兩只陌生的蝸牛在某個路口相遇了,它們彼此碰了碰觸角,互致問候,然后繼續向前爬去。但不幸的是它們擁有了相同的想法:對方這么著急朝著我過來的路爬去,肯定有什么事,一定是那路上有許多寶貝我沒發現。這樣想著,兩只蝸牛便同時折轉頭,朝來路爬去。在同一個路口,兩只蝸牛又相遇了,它們又彼此友好地碰了碰觸角,各自繼續往前爬去。忙碌了一輩子的蝸牛不知不覺又爬回了起點。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