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本書,是為了得到共鳴而讀,不夠有意思。
往往某些優秀作品,貌似光怪陸離,怪力亂神,讓人產生一分“疏離感”,甚至是隔閡感。而正因為這種你從來沒有得到過的異樣感受,會讓你覺得,哎呀,原來可以用一種這樣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和周邊的一切,甚至是觀察你摸過很多次的一塊肥皂。對。就是肥皂。
她叫許舜英。一個觀察家,生活家,挑剔家,生活用品精選師,并且,她絕對是個執行家。她把很多心得一一結集成書了,你沒聽說,我卻在分享。
這本書的腰封該死地寫著:如果你不認識許舜英,但是認識川久保玲、Martin Margiela、Philo Phobe、Suzy Menkes、Miuccia Prada、高橋盾、Consuelo Castiglionli,快買本書惡補。虛榮如我,馬上買下。
我知道,我真的知道,就看你是不是這種人了:如果你是不會在意自己用什么高檔手機而會投入一定金錢買很高檔的杯子,甚至是紙杯……不在意開車開多久多遠,也為了要吃一碗最地道的熱乎乎的面條而前行……不在意飛機的座位如何安排而很在乎飛行過程中你搞點兒什么的,不在意你的牛仔褲穿了多久多爛而襪子又常常換最舒服最講究材質的……那,OK了,這書是圣經。
我說:現時的雜志真難看。沒有味道,或者難得有味道的。
說來說去,就是在這個追追追的商業社會中,人人都忘了自己觀點和內核。讓人一看就知作者在追追追某一狀態而非真心想表達,而非肚子有墨水。而許舜英小姐,表達很精準,用生活最微細事物作為談資,成為科目,讓人猛然回神,活著除了活著其實還有生活。這樣拿捏讀者群,比點穴還準。
突然共鳴突然陌生的結果導向是:大家都產生震動而開始思考。
“我認為最失敗的專業人,只有專業的素養而沒有自己的素養,沒有自己的敏感度是最可怕的一件事?!保黠@就是在工作中受過傷思考過的人。)
“我最痛恨別人用剛洗好的、濕淋淋的杯子,直接倒一杯水或茶給我,我會覺得好像喝到了自來水。”(一杯子仿佛是一輩子的事。)
“這些最古老最好用的東西,我覺得它們不應該是另類,而應該是主流?!保ㄒ粔K肥皂也有自己的話語權。)
“LIFESTYLE的'STYLE'這個詞,不是僅指一種外觀設計?!保ㄎ矣X得字字珠璣啊。)
——心浮氣躁。廣州空氣真是讓人覺得沒準抽煙才是潤肺的。其他都是扯談。
心在變化,覺得生活壓力高了,覺得工資就這樣低了。每天晚上漂著回到家里,書,翻開到第二頁,就睡了。只有這一本《我不是一本型錄》,我抱著睡。
因為我是那種人。
《我不是一本型錄》
出版社*漫游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許舜英
出版時間*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