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士忌的發源地蘇格蘭,氣溫嚴寒。古時蘇格蘭的男子漢們無不是全身肌肉與脂肪混合的壯士身材,既為了御寒,又為了有力氣干活。而他們在閑暇時手捧著單一麥芽威士忌,寓取樂于取暖,早已為威士忌奠定了“男人飲料”這一形象。
一部單一麥芽威士忌在蘇格蘭發展的歷史,就是私釀、私運與征稅官之間的斗爭史——1644年開始,英國政府出臺各種法律來對威士忌課以重稅,釀酒成本大幅提高。此舉令蘇格蘭人義憤填膺,他們認為自家釀造威士忌,與在家里煮麥片粥一樣,是政府管不著的家事。私釀和走私威士忌隨即興起,而征稅官的收入在當時又完全靠收稅和對走私者的罰款來保障,于是便有了兩者間無休止的斗法和周旋。私釀者們在蘇格蘭的民間傳說中被描繪為智勇雙全的英雄,他們時而假冒面包廠、時而躲進深山、時而武力反抗,不惜拋灑熱血,只為了對抗征稅官和彼時愚蠢的律法,把最好的威士忌以最便宜的價格賣給老百姓。有一則當時的真實故事足以反映兩股力量是如何斗智斗勇:一個征稅官把搜捕到的一桶私釀威士忌帶回旅館里。第二天清早發現桶竟然空了——原來是私釀者在旅館老板的幫助下,在夜里從天花板鉆了個洞直通酒桶,把酒一滴不漏地吸了回來。蘇格蘭18世紀偉大詩人彭斯有名言曰:“自由與威士忌同在。”
這場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百年對抗持續到19世紀初。隨著交通方式的日益發達,征稅官們已經沒有能力和動力為了維護惡法而與受民間歡迎的走私者作對,紛紛轉為通過收受賄賂來過日子。無奈的英國政府不得不修改稅法,大大降低對威士忌的課稅和酒廠執照費,私釀才紛紛回到地上。19世紀30年代開始出現較大規模的現代威士忌酒廠,大規模的威士忌釀造業就此蓬勃發展。
就憑著對單一麥芽威士忌的無比熱愛,蘇格蘭人竟然能抗戰百年,不經過大規模流血事件、也沒有改朝換代,就逼得政府修改惡法;而政府雖既吃虧又丟臉,也沒有引蛇出洞和秋后算賬,也不失為文明的典范。寫到這里,忍不住拋下筆,馬上去倒一杯單一麥芽威士忌,一邊細細品嘗,一邊回味這讓人心潮澎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