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中國人來說,威士忌只不過是洋酒的一種,每個人喝威士忌的原因也有所不同。有的人喝威士忌,只是為了它的酒精度,除了多點麥味和木桶味,其實跟白蘭地或伏特加沒什么差別。有的人喝威士忌,則是為了凸顯自己的品位。“到底單一麥芽威士忌和調和式威士忌哪個比較好?”這個問題常有人問,但只要反問一句:“你覺得混血兒比較漂亮還是純種的比較漂亮?”就能讓對方啞口無言,見仁見智嘛!
調和式威士忌講究的是將來自不同蒸餾廠,年份、風味迥異的許多原酒(包括麥芽威士忌和用其他麥類、馬鈴薯、玉米等原料制成的谷物威士忌)以高超的混調技術調出具有品牌風格,而口感、氣味豐富均衡的作品。至于單一麥芽威士忌,則來自單一蒸餾廠,能反映當地特有的水質、原料、燃料,以及蒸餾廠本身制作工藝所形成的獨特個性。這兩種威士忌基本上欣賞的角度不一樣,硬要比出個高下,其實沒什么意義。
據史料推測,單一麥芽威士忌起源于15世紀的愛爾蘭,之后經由艾雷島(Islay)傳進蘇格蘭。如今已是蘇格蘭象征的威士忌,在18世紀時曾經因為英國政府對酒廠課以很重的麥芽稅,而掀起了私釀的風潮。為了躲避查緝,釀酒廠都設在偏遠山中,還得假冒成其它種類的工廠,使用小型蒸餾器以便隨時收拾細軟出逃。巧合的是,偏遠的深山正好也多半擁有未經污染的優良水源和空氣,這些清澈冷洌的水源,是影響威士忌風味的重要原料,而潔凈的空氣則有利于長期陳釀過程中酒香的發展。1823年公布的威士忌法律,正式結束了秘密釀造的時代。
除了愛爾蘭和蘇格蘭,美國、加拿大和日本也都是重要的威士忌生產國。不只使用大麥作原料,美國和加拿大也使用裸麥和玉米等谷物來釀造威士忌。愛爾蘭的單一麥芽威士忌多半經過三次蒸餾,除了使用小批量的銅制蒸餾鍋,也使用高效率的連續式蒸餾器,不使用泥煤烘烤麥芽,使得愛爾蘭威士忌的風格比蘇格蘭來得干凈清淡。
僅有90多年歷史的日本單一麥芽威士忌,多半是從蘇格蘭進口大麥芽來釀造,生產流程走的是蘇格蘭風格。由于偏好將酒漿處理得更清澈再蒸餾,口感中常帶著相當澄清的透明感,加上善用各種不同規格的蒸餾器而使它產生多層次的立體感風味,近年來屢屢獲得國際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