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隱隱于市。走在香港繁華而古老街道上,常常會發現路一棟居民樓二樓的窗上,有著一塊小到幾乎看不見的書店招牌。登上樓去,你會發現一個個窄小而倔強的文化寶藏,那是另一個香港的存在。
香港書店是內地人淘金的地方。更多的英文著作,更全的西方作品,更潮的日本漫畫和雜志,還有拜出版自由所賜的各抒己見的書籍。可是,探訪香港書店后,發現自己無法像介紹香港名牌店鋪一樣,歡欣雀躍地介紹每一處華麗的驚喜。
如同內地一樣,在香港,文化也被打掃到一個角落。香港書店,或者說獨立書店的生存環境同樣窘迫。藝鵠書店窄小零落,全因業主支持文化事業——只需支付廉價租金才得以維持;書得起寬敞明亮,但多年來固守二樓小店未能落地也能窺知其盈利情況;而經營了10年的Kubrick書店,因有咖啡店相佐而最顯“商業”,可卻也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所幸老板主業是經營百老匯電影中心,書店只是配套的服務。
讓我們感謝那幫依然懷抱理想與信仰的文化人,他們仍然保有一份自信,將書店立于香港繁華地,雖然隱蔽難找,卻固執的等待著愛書的“有心人”。
藝鵠
藏寶地: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1樓
給『非主流思想』一個存在空間
在香港灣仔軒尼詩道上,有一座名叫富德樓的舊大廈。為了本地文化藝術的傳承,大廈業主鐵肩擔道義,將大部分單位都以低價出租給藝術家、文化及社會組織使用,而位于一樓的就是藝鵠(ACO)書店。
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白色小門,若不是中間的透明玻璃能夠窺見里面的書籍擺放,你也許會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而門上還未能免俗地貼上了“出入平安”、“生意興隆”的小對子。
平時愛用“書海”來形容書店,可這里頂多就是一條飄著書香的小溪流。狹小的空間,擺放著政治、哲學、文藝等等“非主流”書籍,而且大部分以英文書籍為主。據介紹,藝鵠接收了已結業的曙光圖書余下的近3000本英文書籍,廉價出售。因此,讀書人喜歡前來或緬懷感觸或尋寶,以低廉的價錢把心儀已久的曙光圖書捧回家。另外,由本地學者所組成的顧問團,也會定期為藝鵠挑選一些新書。店員說,這里的書都不是主流暢銷書,但是我們希望以我們的努力,給這些“非主流”書籍一個存在的空間。
除了賣書,藝鵠也善用空間舉行各種活動。例如張愛玲讀書會、帕索里尼電影放映會、本地畫家李香蘭的原稿展等等……同時書店里也寄賣不少藝術家的手作、香港的獨立音樂唱片及電影DVD,甚至內地的一些獨立設計師、音樂人的作品也能在這里找到。除此之外,藝鵠還不時會辦些興趣活動,比如最近,就辦起了手鼓班,請手鼓老師教愛好者打手鼓。
在藝鵠,聽著悅耳的獨立音樂,感覺便與樓下的喧嘩塵世忽然隔開。在書室靠窗的部分,設立了一個叫“好地地體驗”的小Café室,可以提前預訂由本地種植食材煮成的簡單食物,便可以在這小小書室耗上一天的時間。部分食材其實就在富德樓的天臺上專人種植,有機健康。
此前藝鵠還向業主租下另一個單位,為海外藝術家來香港提供便宜住宿。可是如今因為租賃涉及太多繁復手續和牌照申請,只能作罷。
書得起
藏寶地:香港島銅鑼灣軒尼詩道429-441號香島大廈1樓A座
電影愛好者的樂土
從未想過,離廟街這個香港煙火味最濃的地方大約兩條街的距離,就有一處陽春白雪的香港“最藝術”電影院——百老匯電影中心,還有最陽春白雪的附屬書店KUBRICK。
KUBRICK的名字來自電影大師Stanley Kubrick,內部空間由咖啡館和書店組成,木地板,昏黃燈光、黑色書架以及淡淡咖啡香,已經接近人們對優雅書店的幻想。KUBRICK除了販賣電影文化精神之外,還會策劃活動,如邀請陳慧、歐陽應霽、當地獨立漫畫人來主持小型書展、講座及工作坊等等。來過這兒的朋友還透露,有時候這里還會有迷你音樂會,把一些沙發挪開,就是一個小小的舞臺。Café提供的不僅是文化,還有交流,因為有它的存在,不少人即使不買書,也會來這里閑坐與朋友聊天。
經理Amanda隨著這家書店走過了10年,才有了今天的成熟模樣。可是,她卻坦承,書店至今仍然未能盈利,但老板看重書店的影響力與其他效應,所以一直支持與投資。這家最初以電影書籍為賣點的書店,如今其實售賣的書本早已不僅限于電影,文化藝術的很多書籍都能淘到。因為,電影人也不是只看電影書的。KUBRICK同樣會有藝術家的手工作品售賣,也有LOMO相機的專柜吸引光影愛好者。除了賣書,這里還有百老匯會員的專區,可以租借影碟和電影相關書籍。KUBRICK即將裝修,裝修后將會直接與一旁的影院打通,相信會有更多的客源。
KUBRICK書店
藏寶地:油麻地眾坊街3號駿發花園H2地鋪
(百老匯電影中心側)
藝術不只是設計還有堅持
香港的媒體人、設計人,推薦書店時,都會提到“書得起”。這家同樣是“二樓書店”的獨立書店,在奢華的霓虹燈中立不起一個寒酸的招牌。可是向樓下的保安問一聲“書得起”,他就會往狹窄的樓梯一指,說,上一層就到了。到了一樓推開門,豁然開朗,卻是一家書店模樣。
這里是設計人的天堂。同為建筑設計師出身的老板何宗憲是新加坡人,熱愛設計與創意,希望自己的創意書店能夠影響“閱讀風氣不夠濃厚”的香港。書得起販賣的,不僅僅是書,更是書籍雜志的設計精神。所以,即使設計書成本昂貴,即使盜版書猖獗,“書得起”依然堅持在香港最繁華的街道上,以最體面的裝飾,最全面的建筑、設計、攝影藝術類書籍,堅持著創意人的驕傲。
問經理,是否提供網購?經理搖搖頭,說,暫時不考慮。我們只有Facebook,會告訴讀者最新圖書。說起自己的書,經理也是一臉自豪:“在香港,我們賣的建筑書可以算是最好最多的。而且價格也是最便宜的。”他又指著一條長條形桌子說:“你看,這里擺放的,是其他藝術文化團體的活動傳單,你在其他書店找不到這么大的空間為其他組織做免費宣傳的。”
“書”,在粵語中也與“輸”同音。為什么要讓自己的書店以“輸”為名?那是因為書得起開店時恰逢SARS,經濟低迷,開書店更是風險巨大。所以他們決定以“輸得起”的倔強態度表達自己的堅持。設計類書店的珍貴,除了藝術創意的匯聚,更是一分“書得起”的驕傲。
港人心水
占咪香港人愛潮流愛漫畫
《Milk》雜志是香港著名的潮流雜志,深受年輕人追捧。而在《Milk》整整待了10年的占咪,自然也是潮人中的一員。
既是興趣,也是工作需要,占咪每月僅僅購買雜志都會花費上千元。香港潮流深受日本影響,因此占咪所買的雜志基本也都是最潮的日本雜志,如《Men's Non-no》、《Huge》、《Sense》、《Popeye》等,幾乎每期都會入貨。Animate宇宙船書店,是他覺得能買到最新最全日本雜志的地方,幾乎與日本當地上架速度同步。
而他最常光顧的書店,還是大型連鎖書店Page One。市面上找不到的書,還能讓書店代購。至于樓上書店,占咪則愛逛“書得起”。同樣的書,總能在書得起買到比Page One便宜的價格,而且這里的書沒有包裝紙阻隔,可以隨意預覽。和書店經理混熟了之后,經理甚至會向他推薦適合他們工作參考的其他書籍,人情味十足。
愛看潮流雜志,占咪認為并不是少數人的興趣,而是整個香港年輕階層的趨勢。作為亞洲除了日本以外的潮流之都,香港的年輕男女都愛從潮流時裝雜志中學習穿著打扮,唯恐落伍。除此之外,日本漫畫也對香港人影響深遠,至今仍占據著香港書籍市場的頗大份額。每年暑假火爆的動漫節,絲毫不比綜合性的書展遜色。
上世紀90年代,以漫畫為主的租書店也在香港風行一時。每天放學后,占咪就會和同學一起去租書店,以大概三元的價格租得原價二十幾塊的漫畫書,租個兩天一夜,一口氣看完。當然,還是學生的時候,他也會去三聯書局、商務印書局這樣的綜合書局,購買知識類、教輔類的書籍。
如今,無論是小本經營的租書店,還是樓上書店,都因為大型連鎖經營書店的迅猛發展,漸漸沒落。大型書店財大氣粗,幾乎壟斷了市場,租書店越來越少,樓上書店也越搬越高。
占咪理想中的書店,很難在香港尋得。“它首先一定要種類齊全,地方寬敞,最好能夠24小時營業。一邊是Café,一邊是書店,人們能夠坐著一邊喝咖啡一邊看書。”
不過,他想,可能這樣的書店尚未出現,書籍卻已經因為電子書的沖擊而逐漸消亡了。
港人推薦
書得起
香港島銅鑼灣軒尼詩道
429-441號香島大廈1樓A座
電話: 00852 - 21267533
ANIMATE宇宙船
太子聯合廣場地庫G33
電話: 00852 - 2882 8482
Page One(葉一堂)
九龍塘達之路80號又一城LG1 30號鋪;
中環德己立街1-13號世紀廣場2樓;
銅鑼灣勿地臣街1號時代廣場地庫1樓;
尖沙咀廣東道海港城30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