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
Highlands and Islands
高地和島嶼區
這是蘇格蘭著名的威士忌產區。擁有豐沛的純凈水源和隨處可得的泥煤,讓人們釀造出濃郁醇厚的威士忌,在苦寒的長冬中仍能擁有溫暖的慰藉。高地曾上演私釀者躲避稅務官員的戲碼。許多人為了逃避麥芽稅,帶著小型蒸餾器遁走偏遠山區,因此現今許多蒸餾廠都在交通不便的窮鄉僻壤。
此區知名的酒廠包括高原騎士(Highland Park)、泰斯卡(Talisker)、 皇家藍勛(Royal Lochnagar)、云頂(Springbank)等。
Royal Lochnagar12-year-old
皇家藍勛
12年單一麥芽威士忌
受到英國王室青睞的蒸餾廠,1848年獲維多利亞女王頒發王室許可證,為王室供酒,并在廠名前冠上皇家稱號。當時的廠主約翰布朗與女王過從甚密,引發外界許多遐想。
酒精度40%,成熟的、雪莉酒一般的香氣,并帶有水果蛋糕和香料風味,以及一絲皮革味。
Speyside
斯貝賽區
位于高地區的斯貝河(Spey)流域,因為此區是聚集了最多蒸餾廠的精華地帶,特別被歸類為一個獨立的產區。雖說蒸餾廠鱗次櫛比,但各酒廠之間的風格十分多樣化,有的典雅,有的華麗,有的厚實……。此區共有大約五十家威士忌蒸餾廠,許多是國人也耳熟能詳的品牌,例如格蘭利威(Glenlivet),格蘭菲迪(Glenfiddich)和麥卡倫(Macallan)等。
Macallan 18-year-old
麥卡倫18年單一麥芽威士忌
麥卡倫酒廠坐落在靠近Graigella-chie的小山丘上,自18世紀末開始釀制威士忌,逐漸發展成上市公司。麥卡倫一再在國際大賽中奪標,因而贏得“純麥威士忌酒中的勞斯萊斯”的美譽。該公司使用與眾不同的小型蒸餾器,堅持用雪莉酒桶陳釀,保留傳統釀造方法,成為雪莉酒香威士忌代表之作。
酒精度40%,有成熟的雪莉酒香氣和煙草、煙熏氣息。
愛爾蘭
從史料上來看,威士忌起源于愛爾蘭應該是比較可信的。有趣的是,威士忌在蘇格蘭拼作“Whisky”,但在愛爾蘭則是拼作“Whiskey”。目前愛爾蘭共有三家蒸餾廠:布許米爾斯(Bushmills)、庫里(Cooley)以及米多頓(Middleton)。
Islay
艾雷島
這是蘇格蘭西南側的一個離島,也是風格最強烈的產區。此區共七家蒸餾廠,除了一家布納哈班酒廠(Bunnahabhan)刻意不使用泥煤來烘烤麥芽,其余的廠都出產具有強烈泥煤味的威士忌,因此伴隨著泥煤而來的海草、海水和碘味便造就了此區威士忌最令行家們魂牽夢縈的美味。
此區知名的酒廠包括雅柏(Ardbeg)、波摩(Bowmore)、布魯萊迪(Bruichladdich)、卡爾里拉(Caol Ila)等。
Caol Ila 12-year-old
卡爾里拉酒廠于1846年由亥克特漢德森(Hector Henderson)建立。Caol Ila在蓋爾語中就是“艾雷海峽”的意思,附近的瀑布提供了輸送大麥的動力來源,在這里工作的都是世代相傳的員工。這里的產品比起其它艾雷威士忌來得輕盈而纖細,帶上一絲麥芽煙熏受到品飲家們高度的贊賞。這支酒在2004與2005年的葡萄酒與烈酒大賽(IWSC)中獲得金牌。
酒精度40%,有溫順,檸檬酸般的水果味;清新而開胃,酒體堅實,平順;輕淡而芳香的煙熏味,平順,愉悅的口感;尾韻是繚繞而甜的煙熏。
Lowlands
低地區
此區的威士忌風格清淡柔和,常帶有檸檬柑橘和青草味。全盛時期曾有二十多家蒸餾廠,但后來萎縮到僅剩兩家運作中的酒廠,歐肯特軒(Auchentoshan)和格蘭昆奇(Glenkinchie),以及最近才重整復興的布萊德諾克(Bladnoch)和達夫特米爾(Daftmill)酒廠。
Glenkinchie 12-year-old
格蘭昆奇的舊廠建立于1825年,這里有綿延不斷的農場鄉間,非常適合種植大麥。格蘭昆奇一般都被視為代表愛丁堡的麥芽威士忌,適合上流社會的淡雅開胃的風格,也是長久以來最受威士忌調和師歡迎的低地麥芽威士忌。過去的10年酒款曾在IWSC中多度獲獎。
酒精度40%,整體來說充滿了迷人濃郁的花香,逐漸轉為甜而帶奶油的味道,并且有一絲芬芳的香氣與清新的檸檬酸味。尾韻是香草味,稍稍轉干澀,宛如干燥花香。
日本
日本的威士忌釀造始于上世紀20年代,第一家蒸餾廠是三得利公司創辦人鳥井信治郎所投產建造。目前在日本生產單一麥芽威士忌的蒸餾廠共六家,山崎(Yamazaki)、白州(Hakushu)、余市(Yoichi)、宮城峽(MIyagikyou)、御殿場(Fiji-Gotemba)和輕井澤(karuizawa)。
山崎18-year-old
1923年,日本第一座威士忌蒸餾廠——山崎蒸餾廠誕生,它位于京都西南郊天王山麓的山崎峽谷,四周環繞廣袤的群山與茂密的竹林。這里溫暖而潮濕的氣候形成了最適合威士忌釀制的風土環境。2006年,“山崎18年”在第37屆IWSC中獲得“優勝金獎”。2007年,“山崎18年”再獲國際烈酒挑戰賽(ISC)的金牌獎。
酒精度43%,濃厚的熟成感,源自雪莉酒桶的甘美,以及豪爽強勁的木香,豐富多彩的清香融和成深長的回味。
白州12-year-old
三得利公司第二代總調配師佐治敬三在山崎蒸餾廠建廠50年后,建起了三得利第二個蒸餾廠——“白州蒸餾廠”。這座“森林中的威士忌蒸餾廠”有著全然不同的蒸餾機,使之成為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復合式蒸餾廠。2006年,“白州18年”獲得ISC的金牌獎。
酒精度43%,淡雅的煙熏香氣,使“白州12年”的口感更具生氣,如置身森林般的純凈風味,余味盎然。
其他國家產區
還有一些比較不那么為人所知單一麥芽威士忌產區,如英國、法國、荷蘭、奧地利、瑞士、澳洲和印度等。這些國家有很多蒸餾廠原本是以蒸餾白蘭地等其它烈酒為主,在這些烈酒市場逐漸衰退、而威士忌市場卻逐漸上揚的誘因下,也開始生產威士忌。因為歷史尚短,很多酒廠的威士忌才剛過了法定必須陳年的年數,是否能有杰出的表現仍有待觀察。
Uberach Alsace Single Malt Whisky
法國阿爾薩斯地區的單一麥芽威士忌,酒精度42.2%,有非常香甜的水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