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微觀角度分析了體驗式培訓這種行動導向式教學的優勢,明確了行動導向教學要通過創造教學條件、建立教學秩序、營造教學氛圍,研究了教育教學規律、引入管理學的概念,將涉及教學的各個要素協調好、規范好,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體驗式培訓 行動導向 高職教學
教學觀摩是重要的教研活動,是通過參與課堂,觀察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以及師生的互動,體會主講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設計、教學藝術,吸取教學經驗、學習教學技巧,并進行反思與感悟,提高聽課者的教學研究能力和授課能力。本著學習和借鑒的目的,我觀摩了一期體驗式培訓課。
課程的主題是改善心智模式,打造共贏團隊。教師設計了四個活動項目。通過學員完成項目的行為方式,體現其思維方式及潛意識,每個項目結束后,學員談想法,培訓師針對實際情況對每個項目進行點評,項目全部完成后再總評。總體感覺是,該次課創設了源于生活、工作實際而又高于兩者的,具有實踐意義的活動情境,實現了身體行動與心智行動的整合。過程邏輯性強,“師生、生生互動”場面靈活而不散亂,有序而不刻板;講評寓意深而不艱澀,蘊欲傳輸理念于個體和團體的活動,教化于無形,觸動于無意,是一堂好課。
一、捕捉的課堂信息
1.項目設計妙
精心設計了背摔、接龍、斷橋、過電網等四個項目組合,這些是拓展訓練的經典項目,看似各個獨立,但它們之間又有一定的邏輯關系。背摔項目讓學員相信自己、戰勝自己、信任他人、信任團隊;斷橋則是突破心理障礙,戰勝高臺,戰勝困難。過電網是在有限地時間內,學員群策群力,快速形成決策并協作實施,四個項目的組合,使參訓者認識自身潛能,克服心理惰性,避免思維慣性,增強自信,養成合作意識、提高有效溝通能力,既改善了自身形象,又能在團隊中發揮協同作用,提高團隊的凝聚力、創造力、戰斗力。
2.教師素質高
培訓師語言簡練、精準、易懂,教態很好,著裝也非常職業。對課堂把握有度,收放自如。培訓師在行動中的激勵、指導、應變、互動,對活動的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沒有用煽情的語言、動作去調動學員情緒,只用簡練清晰的語言宣布了活動規則。開始,學員有些“茫、亂”,沒有進入狀態,但很快就按規則自組織了團隊,選出了隊長,提出了團隊口號,設計了隊標、確定了隊歌。有條不紊地完成了任務的第一步——慢熱而有后勁。在項目進行中,培訓師不輕易說話,眼光卻不曾離開行動的學員,對整個團隊行動和每個成員的表現表情觀察細致入微,通過觀察對內隱的心理活動進行分析,項目結束后的點評就帶有對細節觀察后的分析。培訓師在整個活動中的身體語言很值得學習,即便是放松狀態亦很有師態師威。作為觀摩者,我不自覺地被感染,聽課過程中,一直以標準的教師講臺狀態聽課,思維高度集中,用心觀察、記錄和體會培訓課堂的教學生態。
培訓師點評非常有特色。基于一個項目點評中,引用案例恰到好處,最后的總評中使用了白板,將學員表達感受的關鍵詞寫在白板上,用精妙的語言引起學員對深層次意識的發覺,進而形成對未來行為的長期的動態反思,這大概是體驗式培訓課程的魅力所在,也是培訓師功力所在。
3.學員收獲大
與學校里的學生不同,培訓學員具有“體形思維”特點,在活動中他們的表現可以略見一斑。從以下兩方面解釋:一方面,閱歷廣使其對于情境有較強的自適應性,遇到問題會從多角度思考,另一方面豐富的經驗又使其有頑固的思維定勢。行業的特點決定了本次學員的一些“行業印記”,學員來自銀行,多數學員很認真地執行培訓師制定的規則,學員總體知識水平較高,理解力強,紀律性強、規范性強。當沒有明確指令需要創新思維時,又容易陷入思維定勢,但銀行職員的學習能力比較強,從最后的自我總結可以感覺到,他們體驗到了他人的友善和信任,體驗到以前不自知的能力,體驗到了團隊的力量,他們在體驗中獲得了做事的經驗、策略,收獲很大。學員中有一位主管業務的行長,他是作為普通員工參訓的,聽課之初,沒有發現他是領導。在這個過程中他的表現出色,比其他人更沉穩,反應快,但遇到問題不急于表達,考慮問題全面,闡述清楚,容易讓人接受。雖不是新組團隊的隊長,但后期做高空項目時,他對隊長的支持表現得適時、適宜、適度,體現了一個優秀領導者的綜合素質。他在活動中應該看到了他的團隊的戰斗力,他的員工的思想深度,看到員工對團隊的忠誠度、對工作的忠誠、對自身的忠誠。
二、對高職行動導向教學的啟示
第一,體驗式培訓與我們目前進行高職教學改革理論上同宗,都是基于行動導向教學理念,這類培訓和行動導向教學的價值可歸為四個方面:體驗、聯系、認識、實踐,這四個方面符合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基本規律,這次體驗式培訓課提示我,盡管我們一直提倡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但是,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對學生的學情分析、學力分析、心理分析做的都還不夠,對學習行為與學習心理間深層次關系的研究不夠,對真實工作情境下的師生關系研究不夠,對一體化課堂的教學生態研究不夠。
第二,行動導向教學和體驗式培訓一樣,對教師綜合素質要求較高。這次高職教學改革與以往不同,以往是因舊更新,這次是破舊立新,而教師就是創新的行為主體,是示范建設頂層設計后,微觀上執行方案的人,也是秉承頂層設計理念,設計和實施課堂教學方案的人,他的教學思想、教學態度、教學行為直接決定了教學改革的成敗,后示范建設期,鞏固和深化示范校課程建設成果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關注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教師因示范院校建設而轉變了思想,提高了職業教育教學能力。但是在教師專業化程度的問題上,我們的系統化設計還不夠、對教師培訓充分而培養不夠系統,教學科研導向性研究還不夠,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素養還不夠,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學方式、教學方法上的融通不夠、新的教學模式下,課堂組織與管理的研究不夠。
第三,與傳統課堂教學比,行動導向教學組織管理上還有許多細節需要研究。行動導向教學把課堂的意義泛化了,課堂可以在教室,可以在實訓室,可以在車間,我們在行動導向教學課堂特質的研究還待深入,教師課堂教學設計與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之間的關系還待研究,人才培養“批處理”與個性化培養之間的關系待理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角色和定位待進一步清晰,教學評價標準還不夠科學和完善。
三、結語
通過一次觀摩,梳理了上述問題,在行動導向教學改革中,我們一方面,要創造教學條件,建立教學秩序、營造教學氛圍;另一方面,要研究教育教學規律,引入管理學的概念,將涉及教學的各個要素協調好、規范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這個是教學管理者和教師,甚至可以說是教育工作參與者長期的任務。
參考文獻:
[1]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理論實踐與創新).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