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問卷和訪談的形式對于醫學英語課程目前的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查了解,并根據問卷和訪談結果進行總結分析,旨在發現問題,探索并提出一些嘗試性的建議和反思,從而推動和促進醫學英語課程的改革和發展。
[關鍵詞]:醫學英語 教學現狀 問題分析
一、引言
隨著現代社會對于人才的不斷需求,許多醫學院校開始設置醫學英語專業及課程。醫學英語這種說法很顯然不能獲得專家學者的認同,本質上它仍然屬于科技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的一種。但為了簡明扼要起見,人們還是傾向于采用這種說法。在英語學習熱的大環境下,醫學英語課程的開設顯然為部分學生提供了很好的提升自己的機會和可能性,因而學校和學生為此都投入了很大精力和熱情。
根據《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規定,大學英語教育的前兩年為基礎教育,后兩年為高級教育,主要設置專業英語課程,即專門用途英語。教育部下發的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教學方法影響教學效果,專門用途英語應采取多樣、靈活和實用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受益。但根據束定芳教授2004年在同濟大學做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現狀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的教師和學生對該項課程并沒有很大的期望和要求,而且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如教學計劃混亂、上課時間不定、教師素質有待提高、教學效果太差等。
醫學英語,作為特殊用途英語的一個分支,在發展創新的道路上也肯定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困難。鑒于此,筆者以所在學校學生為研究對象來調查醫學英語課程開展現狀以及開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期對本校以及相關院校的管理部門、教師和學生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以供參考。
二、調查對象
本次調研的對象來自于全校三年級開設醫學英語課程的6個系部的184人,其中男生87人、女生97人,主要采用調查問卷和面對面訪談的形式。問卷涵蓋教學的六個方面:課程定位、教材現狀、教師認可度、教學方法和側重點、課時數量安排以及課堂氣氛。問卷數據經過整理分析得出結論。
三、問卷數據分析
問卷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排除無效數據和其他數據,53.63%的學生認為ESP課程是一門英語課,24.77%的學生仍然把它定位為一門專業課,由此可見,部分學生對于該門課程的定位存在誤解,或許從一開始大部分教師就沒有給學生解釋清楚這到底是一門什么樣的課程,從而導致學生對于該門課程的理解出現了偏差。
教材分析顯示:60.47%的學生認為教材比較容易,大部分的內容都可以理解,只有2.33%和4.05%的同學認為非常容易和非常難。對于教材的認可度方面的調查結果卻差強人意,50.1%的學生認為教材雖然都是近年出版,但內容時代性不強,且部分學生認為教材內容重復性比較高。而對于教材的編排方面,30.23%的學生認為比較合理,43.68%的學生認為文章編排不合理,內容層次不清,相關題目設置存在缺陷,同一單元文章之間關聯性有待加強。
對于教師認可度方面的調查顯示:73.2%的學生都比較認可教師的授課,僅有個別學生對于老師有強烈的不滿或抵觸情緒。但學生表示他們對于不同教師在授課內容的選取方面存在的差異存在困惑,認為這樣不利于考試。另外,部分學生提出應讓本專業英語基礎較好的的教師授課,因為這些教師的專業基礎比較扎實,能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
對于課堂教學的調查顯示44%的教師講解時主要使用英語,但有時也使用漢語;32%的教師解釋知識點時用漢語;只有個別老師基本使用英語授課。75.35%的學生認為教師如果能采用多媒體教學會有更好的效果。另外對于授課內容的調查顯示:30.67%的教師講解全部的知識點,54.2%的教師講解主要內容,并讓學生參與課堂討論,表明課堂大部分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的接收知識而已。47.6%的學生希望老師在課堂中講解重點和難點,其余部分可以讓學生自學。這個現象表明學生們期待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學習方式而并非傳統地被動地接受老師的講解。
該門課程基本安排為每周兩課時或四課時,對此,大部分學生都認為比較合理或可以接受,但部分學生表示在醫學專業課和實驗任務繁重的情況下,該門課程的設置以每周兩個課時為好。至于課堂氣氛方面,14.92%的學生認為課堂氣氛比較活躍,而絕大部分同學認為課堂氣氛一般甚至沉悶,有待改善。
四、訪談結果分析總結
在面對面的訪談中,學生們也提出了他們對于該門課程的意見和建議。首先,他們認為很有必要在完成了兩年大學英語學習的基礎上學習掌握專業英語方面的知識,因為這門課程無論是對他們畢業之后從事相關行業或者是將來繼續深造都會會非常有用。這就要求學校和相關教師應該更加努力提高該門課程的含金量,從而更好地為廣大學生服務。
說到教學內容,學生們普遍有五種觀點。第一,教師除了教授專業詞匯和翻譯外,還應幫助指導他們寫專業論文;第二,科技文獻的講授和寫作應該占一定比重;第三,講授內容應緊貼時代脈搏,新穎有可讀性;第四,英語技能的訓練和專業知識的學習應并駕齊驅;第五,聽說比重應逐步加大。
課堂氣氛方面,學生們普遍認為應該改變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方式,應該多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教師應吸收多種教學方法從而加強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和熱情。
五、結論
以上的調查結果和分析顯示學生對于目前醫學英語課程有著諸多不滿。要改善這種情況,首先學校應努力貫徹執行教育部規定的教學目標和方法,逐漸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多考慮學生的需求,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作為教師,我們應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做起,變被動為主動,從而使學生更加有效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另外,逐步提高專業教師的整體素質。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學校有關部門和教師之間很好的溝通和協作。盡管部分教師已經注意到教課時出現的問題,但限于種種約束,他們無法開展更多的嘗試,因此,學校應該給予教師更多的鼓勵和支持,如加強教師間的交流,給予他們教材的自由選擇權,提供更高層次的培訓和深造機會,組織觀摩教學等。
除此之外,學生整體水平也有待提高。大部分學生需要大量學習和努力才能完成CET-4的要求,因此只有少量學生有能力完成醫學英語課程的要求。因此,學校和教師都應著手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從而更好地學習并且掌握醫學英語知識。
參考文獻:
[1]Tom,H. Alan W.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董亞芬等.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1.
[3]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