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校體育教育是整個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和落實教育方針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對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和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學校體育 學生興趣 第二課堂
國家教育部2002年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教學指導綱要》中指出:“體育課程是大學生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通過合理的體育教育和科學的體育鍛煉過程,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和提高體育素質為主要目標的公共必修課程;體育課程是寓促進身心和諧發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學教育、生活與體育技能教育于身體活動并有機結合的教育過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途徑。”因此,每一位教師應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加強對學生正確的體育學習動機和體育價值觀的教育,正確引導學生的體育興趣和體育需要。要使學生認識到積極上好體育課和參加體育鍛煉,既是增進健康完成專業學習的需要,更是未來學習、就業、生活的需要,要把體育鍛煉的當前效益和長遠效益結合起來,讓學生親身體驗到體育學習和鍛煉對增進身心健康的好處,真正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
一、如何培養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高校體育課是學生在校期間接受體育教育的最后階段,是目前高校學生唯一能夠得到保證的運動時間,是其增強體質促進身體全面發展、調節生活的主要途徑之一。然而,當前高校體育課教學中存在部分學生對體育課興趣不大的現象,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是個體主觀能動性的體現,是學生從事體育學習和鍛煉的內在動力,也是學生在體育課中“最積極、最活躍的一個心理因素”。高校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到底如何,影響其原因又是什么,從以下對幾個方面調查研究,將有助于進一步深化高校體育課改革,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1.合理安排課堂教學
在高校體育課中課時較長,教師除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外,在教學過程中,應將課堂教學組織得科學嚴密、生動活潑,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在準備部分,采用變化多樣的動作及多種形式的練習,盡量避免千篇一律繞田徑場排成幾路縱隊的練習方式。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可安排與之相似的游戲。在制定目標時,應循序漸進,達到教學目的。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參與學生的練習,和學生一起做游戲,一起打比賽,縮短與學生的距離,平等地與學生相處,加深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在結束部分對有進步的學生提出來表揚,給予贊賞和肯定,動作失敗的要及時的幫助找原因,并給予積極的鼓勵,使學生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提高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2.改善體育設施條件
由于受體育場地設施的限制,正常的教學秩序常因運動場地的不足受到干擾,許多學生感興趣的體育課項目不能開設,學生體育課選項范圍小,上課班級多,人數多,如遇下雨天,體育場地就更加緊張了,從而使部分學生對上體育課失去了興趣。學校要按照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標準配置體育設施和器材,加大經費投入,加快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滿足體育教育教學和學生鍛煉的需求。同時,要充分利用現有的體育場地器材,挖掘潛力,加強管理。從而增強學生的體育課興趣。
3.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教學態度
體育教師要樹立愛崗敬業和育人為樂的精神,不斷加強學習,更新理念,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和業務水平,避免教學簡單化。要努力做到講解生動形象,示范優美正確,口令宏亮清晰,教學情境富有創意,形成和諧、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更有效地吸引和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
4.重視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使他們從中領悟到人生的真諦,把體育學習中的困難當作人生道路上的障礙,要有勇氣去面對它,要滿懷信心去跨越它、戰勝它。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循序漸進地逐步提出要求,對他們一點一滴的進步,都要及時、恰如其分地給予表揚和鼓勵,從而使他們樹立自信心,消除不良心理障礙,從而實現自我障礙的克服,產生濃厚的體育課興趣愛好。
二、改變上課的方法
1.打破按自然班級上課的模式
按自然班級上課,雖然便于管理,但最大的弊端在于人數不均。有的班級多達70余人,少的僅十幾人。可否以橫向統一定時上課,每個教師按單元30人為宜進行上課,無論是公共課還是活動課,都能保證質量。
2.男女生分班上課
因為在生理和心理上,男女都大有區別。很多體育項目男女具有很大不同性,而且要求標準也具有很大的差異。甚至有些項目或者是男生或者是女生不一定開展。
3.不宜按學生運動水平高低劃分
一定要關心和照顧體質較差的學生,不能棄之一邊不顧。可以把他們集中起來進行保健體育和康復體育方面的訓練,以達到迅速提高他們身體素質的目的。讓更多學生有實踐機會,并有意識訓練學生帶隊做準備活動的能力。此外,凡有教學比賽活動,盡量安排學生當裁判,由教師指導。在實施各種體育手段時,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努為提高體育教學水平。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
學生在校期間學習任務比較重,腦力勞動遠遠大于體力勞動。他們每天要進行至少6小時以上的理論學習,如果沒有相應的體育活動,那么他們的身體素質就得不到改善,大腦就得不到很好的休息,長期以往就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學校開展體育課的基礎上,開展體育第二課堂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得到充分的休息,達到勞逸結合的目的。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適應環境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針對這樣的院校來說,只靠每周兩節體育課來達到是遠遠不夠的。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第二課堂能更好的解除學生的疲勞,達到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體育課教學指導綱要[N],2002.
[2]莫琰.如何提高搞笑女生上體育課的興趣[J].六盤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6(18).
[3]劉曉林.高校學生體育課興趣的調查分析[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2).
[4]徐本福.淺議師范專科學校體育課的改革[J].貴陽師專學報,1991,(1).
[5]顧福穎,高青竹.學校開展體育第二課堂對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重要性[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