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高專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幼兒戲劇表演與指導的特色教學模式進行探討,分析以項目驅動法為主的多種教學方法在幼兒戲劇表演與指導教學中運用的創(chuàng)新表現(xiàn),評價幼兒戲劇表演與指導課程在以項目驅動教學為主要模式的多種教學方法綜合應用下的特色教學效果。
[關鍵詞]:項目訓練 從教能力 零距離就業(yè) 特色策略
《幼兒戲劇表演與指導》是高專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必修課程,也是學校為本專業(yè)特設的特色專業(yè)課程。它融合了語言、歌舞、美術、編導等多項技能培養(yǎng),通過團結協(xié)作分劇組排演的訓練手段,在學習表演基礎、練習表演技巧、指導幼兒表演的過程中使學生掌握和鞏固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多項專業(yè)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對于培養(yǎng)高專學前專業(yè)學生的從教綜合能力意義非凡。
一、“項目驅動”與幼兒戲劇表演與指導教學的必然聯(lián)系
所謂項目驅動教學法,是指通過真實的或假設的情境,根據(jù)項目需求來擬定教學任務,并相應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方法。它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即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組織和指導的作用,利用情境、合作、交流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xiàn)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
幼兒戲劇表演與指導作為我校高專學前教育專業(yè)的特色課程,它和其他的專業(yè)學科相比,實踐性更強。對學生進行一系列的專業(yè)技能整合訓練,而項目驅動式教學方法對于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有著明顯優(yōu)勢。
第一,幼兒戲劇表演與指導課程的內容特殊性,決定了這門學科的教學手段和學習方法以及實踐方式的靈活性。
第二,它突破了將表演知識分解的方式,通過一個個有主題、有內容的項目以完整的專題項目為統(tǒng)籌,更能令學生體會幼兒戲劇表演技能的完整性。
第三,虛擬的或真實的項目情境訓練,更有利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學習要點,強化研究的問題意識。
第四,在項目任務驅動之下,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改為主動學習方法,教師由單方的知識傳授改為與學生一起關注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能更好地形成教師與學生、課內與課外、臺上與臺下的親切互動,改善教學效果。
二、“項目驅動”貫穿始終的特色教學策略
1.建構問題,授之以法。在教師的引導下與學生共同提出可研究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2.項目訓練,能力開發(fā)。這是項目驅動教學法的根本,由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設計相應的項目任務,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的活動,研究,得出結論。
3.設置坡度,拾級而上。是完成項目任務后,由教師提供的技能鞏固與延伸的擴展項目訓練。
4.崗前播種,崗后開花。是項目任務中所獲得技能的模擬運用,旨在考驗學生能否獨立應用所掌握技能于學前兒童教育教學中。是對學生從教技能的最終驗證和提升。
三、“項目驅動”貫穿始終的特色教學方法
1.項目教學貫穿始終
教學中每個單元都有項目任務的提出,研究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用在哪的問題,具體說項目教學有兩大特點:(1)橫看。項目任務先導,擴展訓練拔高,先易后難,先點后面,二者的遞進關系,體現(xiàn)了知識掌握,能力提升的循序漸進性。(2)縱觀。項目首尾呼應,層層深入,每項任務都并非孤立存在,他們是互為基礎,彼此控制。從幼兒戲劇理論的研究訓練到幼兒戲劇鑒賞的評分標準,最后到自評表演劇目,均以幼兒戲劇的特點為表現(xiàn)依據(jù)。
2.情境引入設置懸念
教學中,筆者設計了多種有趣的情境,挑戰(zhàn)主持人、超級模仿秀、師生大擂臺、單打獨斗等,在教師假設的情境中,學生大膽的嘗試,親自參與體會表演的性質、技巧,讓學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在彼此地配合競爭中學習本領。
3.案例分析對比研究
有優(yōu)秀劇目的賞析、表演片段的分析、成人戲劇與幼兒戲劇的對比分析,獨幕劇與多幕劇的對比分析,正反案例對比分析,使學生的幼兒戲劇鑒賞能力審美能力大大增強,主動成為一名教學和研究雙贏人才。
4.示范模擬直觀體驗
這是最有效的最有說服力的方法。通過教師的表演示范,讓學生親眼目睹什么是表演,看教師指導,自己總結怎樣指導,師生互動,互為觀眾,互相借鑒,共同提高。
四、“項目驅動”貫穿始終的特色學習方法
教法重要,學法也同樣重要,好的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質量的關鍵。高專學前專業(yè)的學生接受幼兒戲劇這種文體應該是非常輕松的,但在創(chuàng)造幼兒戲劇表演和指導幼兒表演上會有一定的難度,這與其學習生活經(jīng)歷有很大的關系。所以,筆者在教學中特別注重把空間留給學生,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加強有效地師生互動、群組協(xié)作,一對一指導,單獨展示力度,使學生在任務驅動中自由分小組研究學習,分劇組表演實踐,單獨展示。
五、“項目驅動”貫穿始終的特色評價考核
本課程的作業(yè)以延伸鞏固本節(jié)課內容和調動下一課學習興趣為主,所以考核形式多樣,評價有理有據(jù)。有理論研究、有片段表演、有表演需要的道具制作等。考核具體項目有:出勤情況——課堂參與——特色基本功訓練——主持人訓練——項目表演——作業(yè)檢查——匯報表演。其中匯報表演是本課程要完成的最后一個項目,占總成績的50%,而其余內容共占50%,作為階段性評價考核內容。要說明的是,最后的匯報表演并非簡單的找個角色扮演,而是要求同學分組表演戲劇,每個人在劇中至少承擔兩項以上的任務,如編劇和道具制作,導演和群眾演員等,這樣創(chuàng)新的目的之一是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展示,體現(xiàn)學科的專業(yè)特點;二是調動同學的積極性,促進其團結合作,同心同德的集體主義思想;三是因材施教,全體發(fā)展。這體現(xiàn)了教育面向全體的原則。
六、“項目驅動”貫穿始終的特色實踐方式
實踐證明,在幼兒戲劇表演與指導教學過程中采用“項目驅動”教學模式,并配合多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使本課程的特色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示,使本課程的教學成果得到了充分的展現(xiàn)。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目標明確,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保證了教學質量,而且鍛煉學生處理解決實際問題、快速適應實際工作的能力,為日后的就業(y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獻文,陳承歡.“項目驅動+案例教學”模式在高職教學的探索與應用.2007.
[2]周麗玲.項目驅動式教學法在廣告調查與分析課程中的應用.2008.
[3]梁伯龍,李月.幼兒戲劇表演基礎.文化藝術出版社,2002.
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廳高職高專院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155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