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車削雙線梯形螺紋絲桿為例,從學習目標、學習過程和學習評價三方面出發,并給出相應的操作步驟和設計目的,探討如何實施適合實際教學需要的一體化教學,從而使學生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解決真實的工作情境中出現的問題,使其具備從事一個(或若干相近)職業所必需的本領,實現了個人職業成長和個性發展,促進了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 雙線梯形螺紋絲桿 綜合職業能力
近年來,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高標準需求。全國各職業院校都在進行著一體化教學改革,大部分是將專業理論課與實訓課簡單的拼湊在一起,缺乏自己的內涵和創新。本文以車削雙線梯形螺紋絲桿為例,從學習目標、學習過程和學習評價等三方面探討如何實施一體化教學改革。
一、學習目標的一體化
學習目標實例:閱讀生產任務單,按照加工數量等要求,明確工時,領取生產任務;能列舉多個多線梯形螺紋絲桿的應用場合;根據實物測繪圖樣,查閱相關資料并進行計算,制定零件的加工工藝(繪制工藝草圖);能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更深入的市場調查,填寫市場調查表,并能進行簡單的成本核算,填寫成本核算對比表(如購買成品與加工制造的成本對比、采用不同加工方法的成本對比等),選擇合理方案;能根據加工要求正確刃磨多線外梯形螺紋車刀;能根據線數的不同正確選擇多線螺紋分線方法;能測量外梯形螺紋并進行數據記錄處理;能深入了解不同作用、不同材料絲桿的一些特殊熱處理方法;能按車間5S管理和產品工藝流程的要求,正確放置絲桿零件并進行質量檢驗和確認;能按車間要求,規范填寫交接班記錄表;能主動獲取有效信息,展示工作成果,對學習與工作進行反思總結,并能與他人開展良好合作,進行有效的溝通。
設計目的:現階段各學校的一體化教學改革,都局限于將理論課與實習課進行簡單的合并,為了一體化而“一體化”,沒有考慮到一體化的真正目的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即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為目標。在實訓課堂上,除了要培養學生車削雙線梯形螺紋絲桿的專業能力以外,還將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也作為學習的重點(如資料的查閱、工藝的制定、工作中與他人的合作等)。
二、教學過程的一體化
工作情境描述實例:本校醫務室的一批醫療床絲桿出現損壞,為節約成本,學院決定利用現有生產條件自行加工一批醫療床絲桿,數量為30件,工期為2周,包工包料,零件尺寸見圖樣,由本班承擔完成加工任務。
設計目的: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盡量要根據學校現有條件確定學習任務,這里以學校醫療床的絲桿損壞這個可以真實模擬的任務為情境,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在做的事(學習車削雙線梯形螺紋絲桿)是件有意義的事,而不是那種無聊的重復的操作練習。
學習過程描述實例: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學院設備資產處領取醫療床絲桿制作任務書及資金,簽字確認;根據實物進行測繪,制定適合本校現有條件的工藝規程文件,并結合交接班記錄,制定各崗位加工計劃;各小組通過市場調查,進行成本核算,確定購買材料的種類以及三家以上商家的產品價格對照,確定并購買材料;準備工量夾具及車床,按車床安全操作規程,裝夾刀具和工件;合理選擇切削用量和切削液,按工藝和圖樣要求切削加工工件及對工件進行熱處理等,加工過程中要適時檢測并進行質量分析確保產品質量;加工完畢后規范存放零件,送檢并簽字確認;按照規范清理場地、歸置物品、保養設備并填寫保養記錄,下班前填寫交接班記錄;制作PPT或VCR展示產品制作學習過程,小組互評、成果匯報,教師總結點評。
設計目的:學者加芬科爾曾說過:“每一種職業歸根結底都只能在實踐中才能學會,這與職業的種類無關,數學家如此,卡車司機也是如此。”因此,在設計學習過程的時候,要將大的任務分成若干個小的工作載體,在工作情境中遵循“收集資料——計劃——決策——實施——檢測——評估“的工作步驟,從學習伊始就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計劃、實施和檢查的能力,并學會用這些方法獨立解決學習中(乃至今后的職業生涯中)遇到的問題。
另外,在學習雙線梯形螺紋絲桿加工的過程中,還涉及到很多的相關專業知識,在這里也需進行一體化的處理,要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的,將涉及到的知識都進行教學處理,例如,在以前的學習中沒能完全掌握理解的,可以在這里重點講解或引導;這次的車削雙線梯形螺紋絲桿沒能掌握或理解的知識,也可以在下一個任務中繼續通過實際應用去掌握,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以夠用、學以能用”。
三、評價的一體化
評價要求實例:任務書及資金的領取,資金是否規范;測繪方法是否正確,有無不規范操作,圖樣繪制的正確性,有無原則性錯誤;能否根據本校現有條件制定合適的雙線螺紋絲桿工藝規程文件;市場調查、成本核算過程中與人溝通的能力、與小組合作的能力及節約資源能力;車床操作的熟練程度,準備是否充分,加工過程中應對產品質量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5S的執行情況,交接班記錄是否規范;自我總結能力,批評與自我批評、贊揚與自我贊揚是否能做到實事求是;成果匯報與展示能力。
設計目的:對學習效果的評價是反饋教學效果的最直接方式,是促進學生不斷提高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有效措施,主要通過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來實現。形成性評價包括學習過程、資料收集等,終結性評價包括綜合知識、專業能力等。在車削雙線梯形螺紋絲桿的教學中,不能等到零件結束了才進行簡單的尺寸測量,要在每一個小的工作載體結束時評價,如有必要在過程中就可有針對性的進行評價,做到按時和切實評價。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也可進行評價,在增進師生間的感情與信任的同時,也可就實訓時遇到的共同問題進行探討。
本文以車削雙線梯形螺紋絲桿為例,推薦了一個大方向上的一體化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在現階段還存在著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其優點是使學生具備了較高的綜合素質,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解決真實的工作情境中出現的問題,使其具備從事一個(或若干相近)職業所必需的本領,實現了個人職業成長和個性發展,促進了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
參考文獻:
[1]Allan C.Ornstein.Teaching and Schooling in America.Pearson Education,2003.
[2]戚明,胡蘇寧.車工生產實習教學法.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3]張大均.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