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學習策略在語言學習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結合大學英語教學的特點,提出在教學實踐中,首先,教師要喚起學生的學習策略意識。其次,要把策略培訓貫穿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讓學生運用學習到的策略,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語言應用能力。
[關鍵詞]:非英語專業大學生 學習策略 策略意識
今天的外語教學改革如火如荼,教學理念層出不窮,外語研究者越來越注重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法國教育家盧梭認為,形成一種獨立的學習方法要比獲得知識更重要。促進和培養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外語教學界的一個重要話題。而學生如何學會自主學習,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內容進行監控管理,學生則需要形成有個人特色的學習策略體系。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進學習,提高學習的效果和質量,減輕學習負擔,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不僅是教會學生某個詞的用法,給學生灌輸更多更全的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語言學習策略和培養語言綜合運用的能力。學會學習是21世紀這個信息時代對每個人的要求。根據Oxford的定義:語言學習策略就是學習者為了使語言學習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而采取的行為和行動。國外研究者曾經從不同角度對外語學習策略進行了分類研究。Cohen(2000)根據語言學習目的將策略分為語言學習策略和語言運用策略。Oxford(1990)根據策略與目的語的關系將策略分為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其中直接策略分為記憶策略、認知策略和補償策略,間接策略分為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會策略。
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大學英語學習不再是以進行大量的單詞句型的操練,聽寫和語法練習為目的,而是注重聽說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諸如擴大詞匯量之類的工作則由學生自己去完成。大學英語教學通常每周4節(每節45分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親密接觸相對較少,這就需要學生自己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語。學生應養成自學的好習慣,在課后以幾倍于課堂學習的時間去自學。而自學的質量和效果是由學生自己掌握的學習策略來決定的。學生能不能適應大學英語學習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有策略意識并能主動地使用學習策略。那么,作為指導者、觀察者、評價者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意識,促進學生養成使用、評價和反思自己的學習策略的習慣,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教師要喚起學生使用學習策略的意識
所謂學習策略意識是指學習者對自身的認知學習策略過程的認識,學習策略的形成過程是一種復雜的心里加工過程,不是一種可以很容易觀察到的行為方式,而且策略的使用非常靈活多變,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據調查和了解,大部分非英語專業學生對語言學習策略沒有概念,對元認知策略,社交策略,情感策略更是聞所未聞,哪些學習策略對他們有用,哪些不適合,能否從同伴那里學習借鑒成功的學習策略來進行語言學習以及善學者和不善學者之間的區別,大部分同學承認他們沒有這方面的概念,他們已經習慣了老師上面講,他們坐在下面聽,除了課后背背單詞,復習功課是臨考前才去做,要么就一頭扎進各種“真題”中反復打鉤選擇。學習效果不理想、遇到困難時,就容易產生消極、憂慮、灰心失望甚至放棄英語的情緒。更不用說根據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個人特點選擇有效的策略。面對這種普遍缺乏學習策略意識的狀況,教師首先要喚起學生的策略意識,強調什么是學習策略,并為學生講授一些最基本的學習策略,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策略的重要性,告訴他們: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書本,同樣的學習時間在使用和不使用學習策略后學習效果有什么區別,在學生對學習策略有一個整體概念后,促使學生在自己的語言學習過程中學會慢慢地有意識地使用老師教授的一些學習策略,并逐步達到和同齡人交流學習過程及方法。
二、教師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培訓是必要的
大學英語課堂中的學生已不再喜歡機械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而趨向于喜歡思索分析和積極的認知學習方式,而且大學生有充足的時間由自己支配,自主學習的時間比較多,而自主學習能力恰恰是大學英語學習所不可缺少的一種能力,自主學習必須以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作為保障,學習策略促進自主學習。所以,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的能力。也就是策略的培訓,除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策略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策略觀念,教師更要注意學生學習策略的變化趨勢,向學生提供有關學習策略方面的信息,把學習策略培訓貫穿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向學生介紹什么是學習策略,學習策略包括哪些基本內容,如何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策略對學習成績以及今后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等等。比如大部分學生每天早上會背單詞,遇到新單詞可能會通過造句來增強記憶,晚上會復習白天學過的單詞,這種重視英語單詞詞組的積累,說明大學生通過中學的英語學習,已經掌握了部分記憶策略,但是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了解其他的記憶策略,比如:學英語時會不會把新舊知識結合起來,會不會通過上下文來記憶單詞,會不會把單詞的音形義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或者說為了記住某個單詞,經常考慮在什么場合或情境下可以使用這個單詞,或者用動作來記憶單詞,或把單詞寫在卡片上進行記憶,或通過課文來記憶單詞等等。教師創造機會讓學生盡可能多地試驗和使用這些新掌握的學習策略,讓學生自己在學習實踐中精選出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通過師生間的交流和同齡人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效果有一種成就感,這會促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的學習風格。教師還應該注意到這樣一部分學生,他們喜歡的學習策略與實際運用的學習策略之間存在著差異,教師要給予正確的引導與支持。提醒學生在學習中擯棄不正確的學習方法,而且能將好的學習策略付諸實施。總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判斷自己的學習方式、機智地調整學習的進度和計劃并創造性地利用反饋信息。
語言學習策略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一個課題,進行學習策略的培訓也是一項復雜而繁重的任務,但通過學習策略的培訓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特點、學習風格,并促使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找出適用于自己的學習策略,在語言學習上達到事半功倍的促進作用。從而提高大學英語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Cohen A D.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Beijing.2000.
[2]文秋芳,王立非.英語學習策略實證研究.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劉潤清,戴曼純.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4]張殿玉.英語學習策略與自主學習.外語教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