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探尋貴州“十二五”低碳經濟發展路徑

2011-12-31 00:00:00戴寧熙
經濟研究導刊 2011年36期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緊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人類正面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新變革,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減少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為特征的低碳經濟是未來貴州經濟發展方式的新選擇。在分析貴州發展低碳經濟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基礎上,提出了幾條適宜貴州省情的“十二五”時期低碳經濟發展路徑。

關鍵詞:貴州;低碳經濟;路徑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6-0136-05

引言

近年來,低碳經濟無論在立體或平面媒體上出現的頻率都較高并且還大有普及之勢,一些地方甚至還出現了“低碳達人”① 深究起來,當今能整體做到低碳經濟境況的國家還沒有出現,只不過全世界都努力地向這個方向靠攏。若要實現真正的低碳經濟即使在發達國家也是“知難行難”的一椿事情。值得慶幸的是對低碳經濟內涵的詮釋雖還有大同小異的差別,但在認識上已逐漸趨于一致。相對而言,以下解釋比較適宜:“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低碳經濟的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轉變。”[1]

低碳經濟提出的主導因素有兩點:一是氣候變化,二是資源能源約束。首先,氣候變化。據判斷,目前地球氣溫與1860年相比大約上升了0.8℃[2]。地球變暖引起了一系列的災難:旱災、洪澇、沙塵暴、颶風、酸雨、冰川凍土融化引起每年海平面上升……。這些災難,典型的有:美國2005年奧爾良卡特里娜颶風致1 500人死亡,78萬人流離失所,損壞房屋20萬所,該市當時基本癱瘓;也有孟加拉國1998年洪災使該國2/3國土被淹沒,1 000人罹難,3 000萬人無家可歸;還有中國2008年初南方十省市的冰凍雨雪天氣107人死亡、8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1 111億元[2]。全球氣候變暖的后果,觸及糧食、水資源、生態以及公共安全,甚至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據科學家測算,如果地球氣溫的升幅超過2℃,人類將遭受不可逆轉的巨大災難——著名的《斯特恩報告》指出,全球變暖帶來的災害堪比兩次世界大戰,屆時全球GDP的1/5將灰飛煙滅[3]。其次,談能源資源的約束。從國情角度看,中國能源資源的總量豐富,但人均能源資源擁有量(尤其是水、油、汽)不高。比如,中國的人均能源資源探明量只有135t標準煤,相當于世界人均量的51%,其中,煤、石油和天然氣分別為世界人均的70%、11%和4%。即使水能資源,按人均量計算也低于世界人均量 [4]。中國能源資源先天不足,“富煤少氣缺油”,煤已成為并還將是中國工業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產生二氧化碳的“元兇”,這就決定了中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難度,從中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對能源資源的需求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保持著增長的勢頭,這就決定了近階段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幅度。

中國面對能源資源的約束和氣候變化的雙重壓力,再加上中國積極參與并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京都議定書》、“巴厘路線圖”,所以中國政府已作出承諾:爭取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

綜上所述,中國的經濟發展必須也只能走低碳經濟之路,貴州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排在全國各省市區的后面,為了跨越式發展,迎頭趕上周邊的兄弟省市區,也必須走低碳經濟發展之路,爭取后發優勢,迎頭趕上。

一、貴州低碳經濟發展的必要性

貴州邁上低碳經濟發展之路,要涉及環境、能源、技術、生產、流通、消費等經濟、社會、人文等各個層面。因此要面臨許多的困難和挑戰。歸納起來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1.發展階段的約束。這有兩層意思:其一,經濟發展階段落后、經濟量小。預計2010年貴州地區生產總值4 594億元。據測算,貴州工業化整體水平已進入工業化后期前半階段,在各省市中仍處于工業化初期的僅有海南、貴州、西藏。2010年貴州工業化綜合指數為26.2,處在工業化初期后半階段;省內區域間工業化進程差距過大,很難在短期內快速縮小。其二,貴州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的攻堅階段。從工業化看,能源密集型的工業在經濟中比重不斷上升,貴州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也會增加(2007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超出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位。其中熱電廠排放量占中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84%n),貴州是西電東送的重要基地之一,仍以熱電為主,二氧化碳排放任務繁重。從城鎮化來看,“十二五”期間貴州城鎮化率要由31%提高到40%,導致城市住房、交通其他各種基礎設施的大量增加,能源資源消費也迅速增長,將造成二氧化碳、污水、垃圾排放大量增加,這一切給貴州帶來了發展階段的約束。

2.能源資源和環境的約束。貴州省能源資源的特點是“水能與煤炭優勢并存但缺油少氣”。貴州能源生產、消費結構仍要以煤為主,對煤的依賴性很強。據統計顯示,在產生同等熱量的條件下,煤、石油和天然氣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比例大致是5∶4∶3。據計算,每燃燒一噸煤炭會產生4.12噸的二氧化碳氣體,比石油和天然氣每噸多30%和70% [5]。貴州是西電東送的重要省份之一,電力來源主要還是靠火力發電,污染了省內、清潔了東部地區。能源消耗所帶來的結果除了增加溫室氣體之外,還帶來了水質污染、垃圾污染。據現有的研究證明貴州污染和生態破壞帶來的經濟損失是相當巨大的,按不完全的保守估計就相當于GDP的7%~20%。貴州需要在經濟發展和溫室氣體排放、排污之間尋找到一個更好的平衡點。

3.資源承載力的約束。貴州省自1990—2008年以來,人口始終處相對超載狀態;自然資源利用、實際人口與相對經濟資源承載力是不協調的,使貴州可持續發展存在問題。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9)和貴州統計年鑒(2009)的面板數據整理計算,貴州相對于周邊四省(四川、云南、廣西、湖南)的綜合承載能力對比,湖南省是最高的,貴州省是最低的,貴州省只占5省總和的8.73%。土地貢獻最大的是云南,貴州排在最后一位,占5省土地資源承載力總和的11.06%。經濟資源貢獻最大的是湖南,貴州排在倒數第一,占5省經濟資源承載力的6.8%。相對土地資源承載力超載指數最高的是貴州;相對經濟資源承載力超載指數貴州第一。貴州相對于5省的資源承載力處于超載狀態,土地的承載力是3 262.13萬人,經濟資源的承載力是2 514.19萬人;綜合承載力是2 888.16萬人,超載904.84萬人 [6]。以上數據是根據2008年貴州常住人口3 793萬參與計算的。若按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貴州常住人口34 746 468,貴州2010年比2008年貴州常住人口少3 183 532。貴州省2010年綜合承載力超載仍有5 864 868人(904.84萬~318.3532萬人)。從這些數字看貴州資源承載力的壓力雖輕了一些,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節能減排要求的升高,尋找這方面的平衡點,還將具有相當難度。

4.資金和技術的約束。貴州低碳經濟的發展,最欠缺最需要的是資金和技術。科技是經濟發展的內生變量之一,也影響著經濟增長的規模、速度和效益;資金又是推動科技發展的物質載體。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把眼光投向國際,雖有《公約》和《京都議定書》規定,發達國家對全球節能減排具有更多的補償資金和技術轉讓的責任,但實際落實的差距太大,甚至成為笑柄。在哥本哈根會議上,歐盟從原先表示從2012年開始每年提供1 000億歐元的補償資金,在談判中只愿從2010年前拿出100億歐元,若平均到全球,人均不到2美元,還不夠與會者在丹麥買杯咖啡,咖啡coffee和棺材板 coffin英語讀音相近,故說連買棺材板都不夠 [7]。可見發展低碳經濟的資金靠發達國家不可靠,只有靠招商引資、靠國家轉移支付、主要靠貴州自力更生。

再從技術轉讓來看,有學者指出在電力等六大部門減少碳排放的關鍵技術中,大部分中國都不掌握,不得不依賴商業渠道,但中國的經驗“以市場換技術”效果不盡如人意。貴州更是如此。從自主研發來看,國際上大公司的研發費用投入一般占銷售收入比重在5%左右,甚至達到10%~15%,從中國制造業五百強來看,2010年研發投入占2.03%。貴州科技研發資金也是不足的,這些給貴州在不長的時間內改變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增添了難度。可預料的影響是能源基礎設施在其生命周期內的資金和技術的鎖定效應,因而增添了“十二五”節能減排任務完成的難度。

5.發展低碳經濟的觀念未根植于人心和制度短板的約束。在貴州要發展低碳經濟,不是“速決戰”,而是“持久戰”。這不僅是觀念形態的改變,它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攸關者,如政府、事、企業、廣大城鄉居民和農民階層。政府要認識到不調整結構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不斷克服對固化的政府環境行政決策體制和政府環境管理機制對環境問題解決和抵制效率的影響,就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要讓事、企業單位和廣大城鄉居民和農民對低碳經濟從觀念到體制、從生產方式到生活方式在理性上予以接受,必須讓他們從目前和長遠利益的結合上認識到低碳經濟給人類社會、中國發展和他們自身帶來的益處,從而促成他們實實在在的行動。一種新觀念的形成、從接受到最后根植于人心,也是一項十分艱巨、細致的工作。

二、貴州“十二五”時期低碳經濟發展的可行性——四大優勢

1.資源豐富,減排空間大。貴州省位于中國西南地區,是資源優勢突出的能源大省。貴州省煤、水能、森林等資源豐富,具有發展低碳經濟的巨大優勢。據統計,貴州省煤炭資源儲量527.98億噸,位居全國第五;全省水資源年徑流總量為1 039億立方米,全省水能蘊藏1 874.5萬千瓦,居全國第六位,森林面積為7 033 936公頃,森林覆蓋率40%,活立木總蓄積量310 010 350立方米。發現礦產125種,其中有28種礦產位居全國前五位。貴州省旅游資源豐富,除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民俗風情外,以喀斯特洞景觀、森林風光等為特點的自然景觀眾多。豐富資源和較為良好生態,使貴州省發展低碳經濟在新能源開發、工業技術改造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同時,由于貴州長期欠發達、欠開發,經濟發展相對比較落后,農業仍以傳統耕作為主,工業化進程尚處初期階段,工業企業總量和密集度不大,環境污染總體程度較輕,這也成為貴州發展低碳經濟的有利條件。

2.產業結構層次低,減排的成本低。貴州省產業結構層次較低,高耗能產業所占比重很大,能源結構以煤為主,能源消耗強度高,工業能耗占全省能源消耗的70%左右,能源資源利用效率較低,經濟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增長方式以粗放型為主。貴州長期欠發達、欠開發,還處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初期階段,消除貧困、發展經濟的任務仍然較重,在目前的發展階段,能源需求還將繼續增長,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面臨巨大壓力和特殊困難。但從國際上看,《公約》規定的每噸減排成本超過30美元,而中國的成本大體在15美元,貴州的減排成本應該更低。

3.發展低碳經濟有“十一五”的基礎。“十一五”期間,貴州經濟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注重調整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綜合經濟實力邁上了新的臺階。預計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 594億元,比上年增長12.8%,五年年均增長12.6%;財政總收入969.7億元,一般預算收入533.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4.4%和28.2%,年均增長21.6%和24%,固定資產投資3 186.3億元,比上年增長30%,年均增長24.1%;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 482.1億元,比上年增長18.8%,年均增長19.2%;2010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分別為7 363.9億元和5 747.5億元,是2005年末的2.7倍和2.5倍 [8]。這些為貴州低碳經濟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和一定的技術儲備。

4.貴州省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有迫切要求調整結構、改變經濟發展方式、全力以赴奔全面小康的愿望,在國家“十二五”規劃的指導下,結合貴州的實際,在實現“十一五”規劃的基礎上制定了“十二五”規劃的主要目標,貴州人民具備了機遇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增強了危機感、緊迫感和壓力感;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和敢拼敢闖的勇氣,背水一戰和決心,一定讓貴州“十二五”規劃主要目標變為現實。

三、探索貴州“十二五”低碳經濟發展的路徑

1.跳出“怪圈”,是貴州低碳經濟發展路徑之一。有專家從中國1995—2007年的經濟發展中,概括出:經濟社會發展、人均GDP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是正向驅動相關 [9]。這是一個“怪圈”。 一句話,陷入怪圈一切皆“死”,跳出怪圈一切皆“活”。貴州的“十二五”規劃規定完成國家下達節能減排的預期目標,就一定要跳出這個魔咒似的怪圈。以下的主張是應該推崇的:“結構調整是節能減排的根本途徑,科技進步是節能減排的關鍵所在,生態控制是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環境治理是節能減排的必由之路,深化改革是節能減排的內在動力。”這就是走貴州低碳經濟發展路徑的總的指導思想[10]。

2.以“煤炭”為主要能源,又能節能減排是貴州低碳經濟發展路徑之二。其實這是一條“邊發展、邊減排”、“以發展促減排,以減排促發展”的道路。在“十二五”期間,貴州能源資源仍只能以“煤炭”為主,因此政府和企業要加大科技資金投入,推動技術進步,降低生產部門的能源強度,實現節能減排。

在煤炭開采企業內部要實施系統改造,優化生產工序,具體做到綜合利用廢水、固廢;對煤層氣(瓦斯)用于發電、液化產業,LNG、交通工具;對煤矸石進行治理;粉煤灰用于建材、回填、充填塌陷區、筑路、提取多種化工原料、生產磁性復混化肥;水煤漿技術的應用與推廣;CBF潔凈煤生產的應用。

在電力和鋼鐵等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企業,可采用燃燒前的凈化技術,燃燒過程中脫硫技術,燃燒后的凈化技術;煤炭氣、液化技術。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創造條件多采用煤炭多聯產技術以煤炭氣化為龍頭的技術,可以同時生產電力、熱力蒸氣、液體燃料和化工產品。

3.廣開來源,突破資金瓶頸,是貴州低碳經濟發展的路徑之三。貴州省全方位招商引資,把招商引資作為政府的重要工作,落實招商引資責任制,領導干部帶頭招商引資。搭建招商引資平臺,2011年在貴陽舉辦一次全國性的招商引資活動。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方法,建立省直機關與地、縣聯合招商機制,提高招商引資工作的效率和成功率。加強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抓好招商引資簽約項目的落實。堅持招商與選商相結合,嚴禁引進落后產能和高污染項目(趙克志,2010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爭取中央的項目投入和轉移支付。在貴州地區廣泛吸納社會資金。最根本的辦法是自力更生,靠貴州人民自己救自己。

4.大力發展服務業,促成產業結構調整,是貴州低碳經濟發展路徑之四。在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的過程中,著手抓好服務業的發展。根據經濟發展和增長的邏輯,產業結構經過“一、二、三”到“三、二、一”的轉換過程,產業結構就漸趨合理,貴州正在這一轉變過程中。“十二五”期間貴州要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全面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在2010年第三產業增長13.5%。服務型產業、能源消耗、碳排放比第二產業低很多。所以第三產業比重越大,低碳經濟發展的狀態越好。特別值得提出的是,貴州要加快旅游大省建設。爽爽貴陽避暑旅游;自然風景、人文景觀旅游;紅色旅游。旅游產值每年都在遞增。因此要把旅游業做大做強。

5.擴大森林面積,增加碳匯是貴州低碳經濟發展路徑之五。“十一五”期間貴州森林覆蓋已達到40%,預計到2015年“十二五”完成,貴州森林覆蓋面將達到45%,僅2010年貴州要營造森林面積達350萬畝。眾所周知,森林是碳匯的一種良好形態,它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在貴州省的節能減排中,起到了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是惠國利民的事業。加拿大森林面積占全球森林總面積的7%,氣候變暖蟲害泛濫,天氣干燥,森林火災頻繁,樹木老化,碳吸收基本飽和等原因,使曾被人類稱為“地球之肺”的森林,已失去昔日碳匯的光輝。所以貴州對森林要精心保護,細心管理,悉心經營,避免加拿大森林問題的重現。

6.按照現代水力的要求,加強水源建設,建成黔中水力樞紐和“滋黔”一期等工程是貴州低碳經濟發展路徑之六。此項工程要求新建一批重點水力樞紐,基本建成城鄉供水體系,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基本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農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積達到0.9畝、人均基本口糧田達到0.5畝,解決1 299.8萬農村人口引水安全問題。從而提高貴州省的綜合承載能力,將超載人口大大減少,縮小貴州和周邊四省在這方面的差距,促進貴州的經濟可持續發展。

7.技術的后發優勢是貴州低碳經濟發展的路徑之七。貴州“十二五”時期,單位生產總能耗和二氧化碳、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控制在國家下達的指標范圍內。因此要突出抓好工業、交通運輸、公共機構等領域的節能。發展綠色建筑、推動建筑節能。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生態敏感區、中心城市環境管理、控制重點污染源。推進火電、冶金、水泥等行業污染治理設施改造。加快推進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完善污水收集管網,全面建成縣城垃圾處理工程;強化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運營管理,提高污水收集率、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上述所有項目,都需要我省以低碳為契機,以改善傳統技術為基礎;引進先進的技術,不斷加強貴州省環保技術的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大力發展循環技術、低碳技術、綠色技術,必要時尋求國際合作,這一系列的技術配套后發優勢將走出一條自己低碳經濟技術的跨越之路。

8.政策的后發優勢是貴州低碳經濟發展路徑之八。新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是經濟發展的內生變量,它會隨著一國的經濟發展對資源配制、市場機制等制度安排產生不同的重要影響。此理對于貴州的低碳經濟發展同樣適用。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國際上《公約》、《京都議定書》、“巴厘路線圖”的出現,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2010年坎昆會議的召開,在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框架下必將有新的具有法律約束力和非法律約束力的調整,碳交易、碳關稅等將會成為關注的焦點,因此,為適應國際國內政策的變化,并結合貴州省情,也要做出相關的政策調整;不論在廢除舊政策對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企業的鎖定效應上,還是在開啟新的有利于低碳經濟發展的新政策上都將顯現后發優勢。還有以下需要預案的新事物:(1)CDM機制(即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規定:允許附件Ⅰ國家出資支持無減排義務的國家、通過工業技術改造、造林等活動,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并沖抵附件Ⅰ國家的減排指標,即為附件Ⅰ國家的投資者可以從其在發展中國家實施的、并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減排項目中獲取,“經核證的減排量”(CER)。CDM項目貴州省已經引進,并開始小規模運行。(2)碳關稅:2009年6月26日《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規定,以2005年排放標準為基數,202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減少17%,到2050年減少83%。法案同時規定,美國有權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不實施碳減排限額國家進口產品增收碳關稅。這是“綠色壁壘”和貿易保護主義的變形。無論是國家或是貴州省都要做好預案采取應對的政策。(3)碳交易:其機制有三種,除了上面講過的CDM;還有聯合履行JI;排放交易叫EF。這些將成為貴州省相關政策考慮的內容。(4)碳補償:貴州是西部欠發達地區,是將電力送往東部發達地區的省份,怎樣合理制定電價(應包含碳排放的補償),又要體現經濟發達地區對貧困地區的扶助,貴州制定政策應包含著雙贏的內容。

9.倡導低碳經濟生活方式是貴州低碳經濟發展路徑之九。貴州省常住人口3 400多萬。他們是溫室氣體排放的重大源頭。人們的日常衣、食、住、行、用六個方面都直接或間接留下了“碳足跡”,于是就產生了相應的“碳責任”。首先在消費階段節能減排,其次在后消費階段的碳抵消,都不可不重視。

貴州所有的城鄉居民和農民,要逐漸具備低碳意識,做個“低碳達人”,時時處處心目中有一臺碳計算器。衣:少買不必要的衣服;吃:多吃素食;住:選擇小戶型,不過度裝修;行:少開車,選小排量,或多乘公共交通,如輕軌、BRT等;用:節電,把白熾燈換成節能燈,節水,循環利用水,使用“中水”等。這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并且能爭取做到的。人們的生活方式實現了轉變,貴州的CO2排放量將大大減少,世界上從來都沒有什么神仙和皇帝拯救人類,全靠貴州人民自己救自己。

結語

低碳經濟出現的原因是氣候變化和能源資源約束。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災難,貴州只有走低碳經濟發展的路徑,貴州“十二五”低碳經濟發展面臨五大約束和四大優勢。最后結合貴州省情探尋了“十二五”低碳經濟發展的九大路徑。

參考文獻:

[1] 唐方方,宗計川.低碳新規劃下的世界與中國[J].時事報告,2009,(12):24-32.

[2] 熊焰.低碳之路[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

[3] 秦楚.氣候變暖誰是罪魁[J].中國社會導刊,2008,(1).

[4] 張坤民,等.低碳經濟論[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

[5] 洪大用.中國低碳社會建設初論[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0,(2).

[6] 吳建軍.貴州省相對資源承載力與可持續發展研究[J].當代經濟,2010,(1).

[7] 莊貴陽,張磊.氣候博弈與低碳發展[J].時事報告:大學生版,2010,(64).

[8] 趙克志.貴州省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全文)[N].貴州日報,2011-01-19.

[9] 王鋒,吳麗華,楊超.中國經濟發展中碳排放增長的驅動因素研究[J].經濟研究,2010,(2).

[10] 陳詩一.節能減排與中國工業的雙贏發展(2009—2049)[J].經濟研究,2010,(3).

[11]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課題組.中國2050年低碳發展之路[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Seeking for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Low-carbon Economy in Guizhou

DAI Ning-xi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api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 shortage of natural resources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nspicuous,mankind is faced with new opportuniti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 new ways for investigating actuality of their innovations in technology,system and new energy sources,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reducing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such as carbon dioxide,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lconsumption,emissions,and pollution,low-carbon economy is characterized by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uizhou’s new choice.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nd requirement of low cost surface to air missile,and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for achieving low-carbon economy,put forth several plans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of Guizhou Province.

Key words:Guizhou;low-carbon economy;path

[責任編輯 陳鳳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网综合| 深爱婷婷激情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伊人无码视屏|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91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午夜|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成人欧美日韩| 高清无码不卡视频| 亚洲天堂伊人| 91亚洲国产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无码AV动漫| 99热免费在线| 久久亚洲黄色视频|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香蕉在线|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久草视频中文| 色综合天天综合|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一级夜夜爽www|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伊人91在线|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亚洲最黄视频| 久草中文网|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波多野结| 国产黄色视频综合| 亚洲无码37.|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成人网|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另类一区|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 天天综合网色| 日本免费一级视频| 91原创视频在线|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性色一区| 在线看片国产|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综合久久五月天|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日本午夜三级| 毛片一级在线|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