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管理離不開文化,財務管理也是如此。優秀的財務文化是推進財務管理的關鍵因素。深入挖掘財務活動的文化內涵,在管理中注入“文化”因素,是中國財務管理的實踐方向和發展趨勢。隨著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高校涉及的資金量越來越大,財務管理日趨復雜。培育優質財務文化,改進和加強高校財務管理已成當務之急。擬從文化的視角,探討加強高校財務管理的路徑和方法。
關鍵詞:高校;財務文化;目標模式
中圖分類號:F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6-0081-02
引言
財務管理工作在高等學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承擔著學校資金的籌集、分配、使用、管理、核算、監督、效益考核等重要任務,直接影響著學校教學、科研和其他各項事業的建設和發展,同時關切師生員工和有關各方的切身利益。財務管理的科學和高效是一所大學應盡之責,也是樹立學校良好聲譽的重要標志。當前,隨著市場經濟和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中國高校規模不斷擴張,辦學層次日趨多樣,所涉及的資金量越來越大,財務活動日趨復雜,業務空間不斷拓展。如何管好、用好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是擺在高校各級管理者和財務人員面前的新課題。然而,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高校的管理者和財務人員長期習慣于依賴財政政策和行政指導,不善于與時俱進地調整財務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管理與文化脫節。使得目前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普遍不盡如人意,在一定條件下甚至成為學校各項工作矛盾的焦點,而且直接影響到高校的社會形象。因此,改進和加強高校財務管理已成當務之急。管理離不開文化,財務管理也離不開財務文化。著名思想家馬克斯·韋伯認為,任何一項事業的背后,必然存在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財務管理也不例外。財務管理的背后就是財務文化,財務誠信的建立、財務行為的慎獨、財務能力的發揮等,無一不打上財務文化的烙印。因此,把“文化”因素植入財務管理之中,深入挖掘財務活動的文化內涵,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本文擬從文化的視角,探討完善高校財務管理的路徑和方法。
一、財務文化的內涵及特征
財務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財務人員在長期的財務實踐活動中創造和形成的、最高層次的、非經濟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包括財務價值觀、財務精神(風氣)、財務道德觀、財務知識、財務形象和財務設施等構成要素。其中財務價值觀與財務道德觀是財務文化最重要的兩個方面(馮巧根,2003)。財務文化包括三個結構層次:第一層是物質層,即財務的物質文化,如財務管理手段、設備及環境條件等;第二層是制度層,即財務的制度文化,包括財務管理的體制以及財經法律、規章制度等;第三層是精神層,即財務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財務人員的群體意識、素質、信念及價值標準、道德規范等。三個層次互相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財務文化的整體。其中,精神文化是財務文化的靈魂 [1]。
二、財務文化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作用
財務文化與財務活動的結合,是推動財務管理的關鍵因素。可以說,財務管理的成敗取決于優良財務文化的構建 [2]。
1.有利于形成共同的認知,增強組織凝聚力。財務文化的實質在于通過財務組織各個成員深植于內心的、非理性的情感因素,在組織內相互結合、滲透來調整和控制財務人員的行為,具有強大的聚合功能。財務文化通過統一財務個體對組織財務目標、準則、觀念的認同感、使命感、自豪感、團結感和歸屬感,形成組織整體的凝聚力,發揮財務整體的功能。這既有利于財務個體的行為趨于和諧一致,實現團結協作,又能充分發揮財務個體的自主創新精神,齊心協力地實現組織財務目標。
2.有利于規范財務人員的行為,保障財務工作合規合法。財務文化對財務技術有很強的制約性,可以對財務人員的行為起導向作用,而且對學校整體的財務目標取向起導向作用,從而有效地規范學校各種財務活動。財務文化是組織成員為了實現財務目標而自覺遵循的財務價值標準、道德規范、工作態度、行為取向和生活觀念以及由這些因素融合、凝聚而形成的整體財務管理精神風貌。優良的財務文化也是一種財務道德規范,為每一個財務人員提供了一種行為準則,促進員工自覺地遵守財經紀律,規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保證財務準則的有效執行,減少違規、違法甚至腐敗的風險。沒有財務文化將無法保證財務準則的有效執行。
3.有利于激發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保持隊伍穩定。財務文化將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有機結合,在相信人、尊重人、鼓舞人的基礎上,調整財務人員的心理、動機和行為,增強財務人員的事業心和榮譽感。因而,能最大限度地激發財務人員的積極性。高等學校以教學和科研作為立身之本,財務部門處于從屬和服務地位,往往使得財務人員有“為他人做嫁衣”的心理,工作積極性不高,因此文化激勵對高等學校中的財務人員尤為重要。
4.有利于協調部門內外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高校財務部門是個綜合性很強的職能部門,工作涉及面廣。對內,要與各個二級學院、科研機構、教輔及機關部門、上級領導乃至每一位教職工發生關系;對外,又與財政、銀行、稅務、國土、環保、國資、地方政府以及上級主管部門等等具有密切聯系,因此,要求財務部門具有較強的協調和融合性。財務文化具有強大的協調和融合功能。它能有效地溝通信息,交流感情,協調關系,自我調節,減少內耗,促使財務管理和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高效化,從而推動學校財務事業和其他各項事業不斷發展[3]。
三、高校財務文化的目標模式及構建
1.構建節約型財務文化。建設節約型高校,就是要將節約的理念貫穿于學校工作的各個領域,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獲得盡可能大的辦學效益。因而,高校在財務管理過程中,應該逐步有意識地沉淀自身優良的財務管理文化。可以從節約的資源配置和資金使用、節約的財務報表分析、節約的財務賬目登記、節約的財務信息披露等方面著力營造節約型財務文化氛圍。通過節約型財務文化的影響,把節約的觀念傳輸到廣大師生員工的思想中,把節約型高校的各種文化信息和基本理念轉化為師生強大的節約內驅力量。
2.構建廉潔型財務文化。遵守職業道德、廉潔奉公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核心,也是廉潔型財務文化的核心。近年來,“財務管理”成為學校腐敗的高發區域。構建廉潔型財務文化可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反腐倡廉的財務機制。要改變高校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會計控制,加強財務審計和監督,建立財務信息公開制度,對學校資金的使用率、使用效益進行強有力的外部監督與內部控制。二是實行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形成一個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的廉潔型領導班子和職工隊伍,進一步增強對廉潔奉公的認同感和榮譽感。三是強化宣傳教育。宣傳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但要注重教育內容和教育對象的針對性,改革傳統教育形式,增強廉政文化的親和力、吸引力和滲透力,避免居高臨下、空洞說教,缺乏生動性和感染力。
3.構建誠信型財務文化。誠信文化是市場經濟文化的核心,也是財務文化的核心。誠信文化要求人們在財務活動中要誠實、守信、自覺約束自己的財務行為,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相反,如果財務關系人之間誠信缺乏,必然造成信用危機,進而引起財務沖突,甚至引發財務危機和經濟危機。誠信文化作為優質財務文化的核心內容,首先,要求財務人員嚴格自律,履行自己的道德責任和財務責任。其次,需要法律的嚴格約束,失去法律約束的誠信是脆弱的。最后,要營造良好的誠信文化氛圍,加大誠信的宣傳教育力度,提升整個社會人的基本素質。
4.構建和諧型財務文化。一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把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愛護人作為財務工作的基本方針,構建以人為本的和諧財務氛圍。樹立“人本位”的財務管理思想,抓住“管理的人”和“人的管理”兩個基本環節。“管理的人”方面要從增強財務組織的內聚力和外引力入手,提高財務人員的思想文化和業務素質,選拔德才兼備、具有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的財務負責人,實現財務隊伍群體結構的最優化;在“人的管理”方面,要貫徹“能位匹配”的原則,充分發揮每個財務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二是要構建和諧財務關系。財務關系是否和諧成為和諧財務的重要標志。在財務管理中,要特別注重各方關系的協調,在保障學校資金使用效益和維護師生員工利益的基礎上,原則性與靈活性有機結合,維系好校內外各方關系。三是要堅持財務活動的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歷來被視為社會的首要價值,也是構建和諧型財務的重要保障。缺乏正義的財務肯定不是和諧的財務。正義財務就是要平等對待各方財務關系人,使他們之間的利益達到均衡。財務實現了和諧,財務資源配置和激勵效果才能達到最佳境界。失去正義的財務活動必將使弱勢群體的財務利益受到傷害,財務處于不和諧狀態[4]。
5.構建創新型財務文化。優質財務文化應當體現創新的價值,將創新精神和競爭意識融入到財務管理工作中。學校要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和氛圍,構建學習型財務組織,塑造創新型的財務文化。在保證財務管理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基礎上,學校要倡導并鼓勵財務管理部門不斷創新,并對創新成果給予獎勵,鼓勵大家積極主動地開展創新理財活動。比如,爭取稅收優惠政策、改變核算方式減少人力投入、嚴格控制成本費用、改進內部管理工作方式方法等,從而營造出“嚴”、“節”字當頭的財務文化管理環境,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5]。
總之,財務文化對高校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和實現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融入文化的財務管理有利于優化配置高校的財務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進而提高高校辦學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構建和諧校園。優良的財務文化包括節約型、廉潔型、誠信型、和諧型和創新型等幾種目標模式。
參考文獻:
[1] 劉章勝.嵌入財務文化的財務理論重塑[J].會計之友,2010,(5):25.
[2] 常葉青.財務管理發展的文化分析[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45.
[3] 廖曉莉.淺談高校理財理念創新與理財文化建設[J].中國總會計師,2010,(2):125.
[4] 許定愛.高校和諧財務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學報,2010,(10):26.
[5] 薛亞琴,等.新形勢下高校財務管理創新研究[J].財會通訊:綜合,2011,(5):72.[責任編輯 陳丹丹]